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逆水行周 > 第二十三章 两不误

第二十三章 两不误(2 / 2)

周国若灭了高句丽,接下来若是想要把半岛吞并,必然对百济和新罗动手,到时候,即便倭国这边不愿意,也得出兵帮助百济,免得对方灭国。

因为若是百济、新罗灭亡,接下来就该轮到倭国了。

这种危机感,苏我马子当然有,所以他一直密切关注周国在海东的动向,想办法了解周国国内的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问题的关键在于,那个年轻的周国皇帝宇文温,是否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海东这边来。

苏我马子认为好像不太可能,因为听留学生反应,据说周国的西北边境,有强大的突厥国时不时骚扰,周国又刚刚平定西南边疆的蛮夷,似乎在大力经营边疆,这样也要消耗许多国力。

这都是留学生们在黄州听到的消息,不需要冒险刺探,只需通过倾听南来北往的客商详谈,以及购买公开发售的“报纸”,就能从中获得许多有用的消息。

苏我马子之所以关注考试选拔,不是为了在国内推行这一制度,这种制度是挖他自己和贵族们的根基,傻瓜才会推广。

他是从这件事里,看出周国的皇帝和贵族们似乎正在暗地里较劲。

考试选拔,明摆着是皇帝和贵族们争权,皇帝引入新的势力来平衡旧贵族。

这一切,就如同历代倭王所打算的一样,不甘心被旧贵族掣肘,引入苏我氏等新贵族来分权,而苏我氏需要帮手,于是大力扶持渡来人势力,和旧贵族们抗衡。

倭国国情和周国国情大不相同,但权力斗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苏我马子认为,即便宇文温身为皇帝,也不可能和贵族们撕破脸,所以明争暗斗之下,肯定会消耗许多精力。

考虑到周国大兴海贸,不断地开辟贸易据点,苏我马子觉得这是周国皇帝的手段,要对国内贵族们软硬兼施,用海贸所得丰厚利润,来收买贵族们,平息他们的怒火。

这是基本的权术,苏我马子精于此道,他不认为那位周国皇帝想不到,所以现在做出了判断,觉得周国即便再厉害,要灭掉高句丽并站稳脚跟,总得花上不短时间。

高句丽国力强盛,大量城池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周军一座座啃过去,没几年时间哪里能灭掉高句丽,更别说控制高句丽故地也得花时间。

这时间是多少?最快也至少要二十年吧!

二十年时间,苏我马子觉得这对于倭国来说,足够了。

用买来的大量铁制农具开辟更多的田地,用优良稻种、先进的耕作方式提升粮食产量,养更多的兵,不说保住百济,也足够自保了。

想想未来,苏我马子放心了些,觉得未来虽然有变数,但不至于恶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相反,机会还是有的。

宇文温把岳父一家送到筑紫避难,此举对外保密,但对于得知真相的苏我马子来说,这就是难得的机会。

虽然他的侄女是给宇文温的小舅子尉迟嘉德做妾,但有了这层关系,苏我氏在国内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苏我马子的打算,是时不时拿周国来恐吓那些政敌,效果必然不错,谁要敢搞宫变对付苏我氏,首先得掂量一下后果。

这就是苏我马子的盘算,公私两不误,不管周国是基于何种目的,慷慨帮助倭国推广农耕技术及工具,他全盘接受,为增强国力而努力。

和周国加强往来,利国利民,对得起王族,也对的起家族,两不误。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