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逆水行周 >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2 / 2)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限制每次殿试中选的进士人数,做到有多少空缺,就有多少进士。

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行,因为官职缺额肯定不会多,但想当官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若是每次科举中选的进士人数过少,会导致考试难度过大,这样一来,不利于朝廷收买人心。

人心的“人”,当然指的是寒族(中小地主),这是朝廷的统治基础阶级,不收买是不行的。

即便会造成冗官,也得尽可能让跟多的人进入体制内,所以进士的人数限制不能太严。

然而收买人心得花钱,钱花多了,财政撑不住,到时候想“裁员”或者停科举,根本不可能。

所以,如何在收买人心、冗官情况严重导致财政破产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是宇文温必须考虑的事情。

因为即便没有科举,如今的周国,官多缺少的问题就已经有了。

自大象二年以来,历经十余年动荡和战乱,周国终于统一中原,却因为这十几年间的动荡和战乱,造就大量的勋臣旧人,空有散秩,却没有合适的职事官官位安排。

平定杨逆、尉迟逆,一征陈国(尉迟主政)、二征陈国(宇文明主政),都产生了大量的有功之臣,得封爵,有散秩。

不仅如此,梁国撤藩、陈国灭亡,大量故梁和故陈的官员入周国为官,加上宇文温登基后,平南中、复辽东、击突厥,同样涌现出大量有功之臣和将士。

这些人同样有爵位、散秩,却因为空缺不足,许多人还在等着任用。

如此一来,周国官场官多缺少的情况开始凸显,许多官员空有散秩却无实际任用,成了散官。

即便宇文温之前设市舶司、诸道织造司、诸转运司等新官署,以及在南中、辽东设州郡,吸纳了许多官员“就业”,但这些“就业岗位”,依旧满足不了庞大的“就业需求”。

如今朝廷又开科举,大量“新人”冲进官场“抢工作”,可想而知等着任用的“老人”们会是如何的怨声载道。

本来,官员的俸禄是和职务(职事官位)挂钩的,没有任用当然就没有俸禄,散官们只能靠封爵食邑(虚封)的收入,但为了稳定人心,朝廷还是给这些散官适当发放禄米。

人家不缺这点禄米,就是要荣誉、要安慰、要说法,不给?

行,万一某日有老杞王故旧闹出哭太庙的事情来,那场面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说白了就是花钱“维稳”,然而花钱养闲人这种事情,让宇文温心疼得不行,冗官的问题虽然现在还不是很严重,但他若不解决,到了儿子、孙子就更加没办法解决。

所以要未雨绸缪,即便无法根治,也得想办法缓解。

办法当然要政事堂诸公来想,大家吵了数年,如今总算是吵出个方案,然后根据这个方案,各自拟定草案,上呈御览。

宇文温此时看的奏章,其上就是相关内容,然而他看着看着,觉得哪里不对劲。

随后想起一首诗。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