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最遥远的南边 > 第92章 非凡的隧道

第92章 非凡的隧道(2 / 2)

“会的,不过没那么快,还要好几天后的事呢。”

停车处的路边有一些牌子,众人走过去一看才知道上面都是些介绍荷马隧道当年的施工情况,相比只能说却看不太懂的袁毅父子,张晨的外语水平还是要更为过硬,也就当仁不让的做起了翻译。

这座马鞍形的山体由英国人威廉h荷马 illiae barber于1889年1月27日勘察此处,并被后人命名为荷马鞍 hor saddle,荷马建议在此处修建隧道贯通米尔福德峡湾,可当年的新西兰政府未加考虑,一直到1930年才摆上议事日程。

直到1935年的冬天,世界经济大萧条影响下的新西兰,由于失业大军的增加和受美国罗斯福总统所推行的“广泛开展公共工程的建设新政”的启发,荷马隧道工程终于启动。

说来令人诧异和搞笑,这样一个所谓要解决就业问题的工程,最初居然只有8位工人,而他们手头的工具和国内70年代的红旗渠和郭亮村的挂壁公路一样,只有铁镐、铁铲、钢钎和手推车,显然大家都低估了工程将要遇到的困难和最后工期的延长时间,公里都不到。

但随着工程和涵洞越来越向前推进,坚硬的花岗石已经不是人手可以解决,于是硝化甘油炸药开始上场,工人也逐渐增加到数百人,为之配套的维修车间、工人宿舍也在隧道口附近设立。

由于当年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别说没有挖掘机和铲车以及翻斗车,更谈不上如今的“盾构”了,所以工程的进度是缓慢的,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40年2月(德国进攻法国),隧道才得以打通。

工程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水与雪崩之难,此隧道山体岩石断裂范围非常广,山上融雪流入隧道施工面到处是水,雨季时每小时有1万立方的水流量,因而不得不在下游建发电站和用大功率抽水机来解决。

雪崩也是令人头痛的,1936年和1937年建设期间有三位建设者因雪崩献出了生命,而1945年的一场雪崩摧毁了搭建的建筑营地。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工程引起的工伤死亡居然不是隧道内的塌方和炸药引起的,而且前后20年的建设只死了3个人。

隧道于1940年2月打通,接着下来却是漫长的停工,因为该月德国进攻法国,而英国出兵支援法国,作为小兄弟的新西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也派出了部队参战。

战时经济让荷马隧道的工程停工、并于1942年正式搁置,这一停就停了10来年,直至1954年隧道才正式通车。

一条距离不长总共只有1270米的隧道,前后修了20年,这也显现了新西兰小国寡民的状况,同样的技术和工程条件下他们既没有我国七十年代修红旗渠和修新疆独库公路那样的大兵团作战,也没有当今我国修高铁、高速公路、大型桥梁的高效率,就此而言中国人是应该骄傲的。

这是世界唯一的花岗岩隧道,入口海拔是960米,隧道总长1270米,出口处海拔八百多米,也就是说,整个隧道斜度是十比一,进入隧道后,每前行十米,高度就会下降一米。

见着信号灯变绿,袁毅几人赶紧回到了车上,越过了那盏全新西兰海拔最高的交通信号灯,朝着隧道缓缓驶去。

海拔960米处车辆终于进入隧道,隧道里面极其昏暗,隔着颇长一段距离的洞顶灯光根本不足以照亮隧道环境。借着车灯的照射可见隧道内部呈现为一个窄窄的圆形,道路两侧腰部以下位置刷了些白石灰还是油漆之类,应该是为了防止车辆撞上洞壁。

原本听说隧道内壁没用水泥封装还是凹凸不平的原石的现象没有看到,但洞壁时刻往下滴淌着水珠倒是比比皆是。

在这种环境里开车,别说司机要谨慎驾驶,就连同车的乘客都是憋着不去发出台[好书吧 .booksav.]大的声响,隧道内限速30,使得原本不长的距离却是足足开了有十多分钟[书库APP .booksav.],至于那每前进10米就下降1米的陡坡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觉。

最新小说: 调制世界末日从豌豆射手开始 诸天从宁安如梦开始 轮回乐园之傀儡 家父李隆基 半岛:我真的是咖啡店社长 戮天截道 李世民与魏征 我漩涡鸣人金手指是嘴遁很合理吧 我鬼修啊!怎么技能全是玄门道法 妻子的女帝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