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书阁】地址:https://books520.xyz
8月11号—12号日记:《盛唐饬》:第一章:暗涌:第三节:帅府武功:
平卢,范阳,河东三镇高踞北疆,俯视天下,雄关坚壁为天下之最,精兵猛将列天下第一。敌强我亦强,敌弱我亦弱。此地敌最强。
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一直认为三镇之配合不得益,早年禄山上书朝廷建议统一三镇之调度指挥,朝廷不以为然,甚至有人反奏禄山无所事事,妄议朝政,宜更将换帅。朝廷俩不相闻,俩不相问。近十年中禄山更是屡屡率平卢军主动出击,身先士卒,每每亲身犯大难,涉大险,甚而以身作饵,以求一胜。平卢地方的防御阵线不断前移,先先后后共斩得贼首八万余级,俘虏贼寇万余名。铁血战功,不容置疑。禄山再度上书朝廷,以身家性命作保,请求统一三镇之调度指挥,他安禄山不但可以稳稳制衡于匈奴,契丹,还足以实际镇慑于吐蕃。基本一体解决整个北线之边患。陛下深以为然,丞相亦无话可说。于是安禄山得以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成为名副其实的帅中大帅。
范阳城大帅府,哨兵跨长刀凛立雪中。帅府门前不扫雪,这是安禄山多年以来的习惯。在苦寒之地三十余年如一日地鏖战不休,禄山不敢忘有多少回合是于烈雪飞鸿之夜千里追逐,歼敌凯旋。又有多少回合是在暴雪封山之际得以脱身,随雪而遁。禄山更不敢忘瑞雪兆丰年,没有五谷丰登,哪来府库之充盈。行军打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帅府正厅,简朴归真。禄山一身冬袄简装,坐于上位,笑意吟吟,坦荡安然地看着厅下面站立的人物,“书生,家人还好吧。”一声欣然关切的招呼,禄山大手一招“坐”。这一声欣然真切的“书生”,禄山不知不觉唤呢十年。
十年前平卢关隘的少室山头,将军一行缓驰于山中,例行公事检阅城防。听见到一残垣破庙前的雪地里明明站立一人而来回往复踱步之中专注,传神地清声朗读手中书籍。将军止住众人,静立马背,凝视于前,此人一身风尘破败,而于白雪之中如此般朗读经典古籍,冥冥之中已然与这城,关,镇,山,庙,雪相映成趣,相辅相存。将军心念一动,翻身下马,立于马前,再度凝神细看,此人物年纪尚轻,朗朗然书生意气又不乏游侠的气势。“好一个读书人里的壮士”将军欢喜欣然,沉声暗语。直到此人微微小憩,独自沉吟之际,将军肃然疾呼之“书生,饿不饿”,此人猛然抬头望了过来,怔了怔,朗声回应“饿。”,“好”将军大喝一声,疾步向前去,走近于他,双手递上肉干,酒囊。此人谢过,双手接来埋头吃喝。将军从怀中又掏出一支酒囊,拔开塞子,亦仰脖痛饮。待双方吃好喝好,将军不禁又问起“书生,冷不冷”,“冷。”此人轻声回应。“书生,我这身衣甲乃我行军打战之本。不便脱就于你。你与我速速回府,我好为你添衣置袄。”将军不可谓不语重心长。书生已悄然后退三步,深深望着将军而深深鞠躬:“谢将军”;
十年光阴,十年寒碜胡奴番将地浴血奋战,九死一生。当年当时的将军已是今日今时的帅中之帅。当年当时饥寒交迫的读书人今日今时更是与他的将军相映成辉,相辅相成。不变的是十年如一日的“书生”之呼唤,不变的是十年如一日的“将军”之回应。“书生”姓高,名不危,是为高不危。早年不危熟读古籍经史,遍历天下河山,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是不拜门第,不识权贵,族寒势孤,游荡至北疆之地已然贫困交加,破败一身。幸得禄山扶之于危亡之际,起之于尘埃之下。这十年中禄山看着他成家立业,也看着他出入于自己的幕府之中,一展抱负,潜力惊人。
现在站于帅府厅下的正是这位高不危先生。不危没有落座,继续立身回禀:“谢将军。家中儿郎都好。都挂念将军平安归来。”“哈,哈,哈”禄山乐哈哈不已,“我从长安城带回来不少好东西,你叫他们来挑些欢喜的去”,不危深深谢意,静立片刻,轻声而语:“将军,当务之急,属下与儿郎们夜不能寐的是将军的安危。今日今时将军之安危已绝非寻常武夫所能护卫。而中外莫测,海内难料,不可以再拖。不危恳请重游江湖,访求忠义豪杰侠士为将军前后左右,以保将军出入无虞。”不危深深颔首,直立厅下。禄山沉思半晌,喟然一叹:“也好。劳你走一趟,快去快回。多加小心”。不危轻轻后退三步,再次深深鞠躬,尔后,缓步出厅。禄山深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