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开挂大明 > 第19章 君临南京

第19章 君临南京(2 / 2)

大明北京的兵仗局早已在年前就迁移到南京,并且和南京兵仗局合二为一,组成了全新的军火部门。

不过,燧发枪的研发不尽人意,但火炮却是出乎意料地顺利。在新的科技下,如今南京兵仗局出产的火炮,不仅射程更远,射速更快,精度也非常好!

其实,大明新一代的火炮已经超出了红衣大炮的范畴。弹丸是填装新式炸药的开花弹,而不是之前的铁球和黑火药开花弹。

其威力的增长,那开始数十倍!

这样的新式大炮,碍于产能,总共也就生产了两百门,全部留给你孙传庭。

至于南方,目前并不需要。而生产的另一款火炮,那是崇祯为将来的海军战舰研发的……

此次迁都,从北京到南京路途遥远,加之庞大的人员和物资的运输,走陆路是不可能的。不过好在自隋朝隋炀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此番南迁,便是走水路。

要是按照崇祯那跳脱的心态,他还想由天津入海走海路。但碍于大明闭关锁国两百年了,已经丧失基本的航海技术。走海路沿着海岸线南下,以如今大明不靠谱的航海技术,是将整个大明中枢和皇室陷入巨大风险。

为此,崇祯不得不规规矩矩走运河这条水路。

陆路艰辛,海路风险太大,以至于崇祯只能走运河南下。不过,虽然无法在陆路上一路亲身体验大明底层百姓最真实的一面,但这运河沿线还是可以看到的。

毕竟,由北京南下数以千里,不靠岸补给是不可能的。数以十万计的庞大人员,吃喝拉撒的消耗,船队是支撑不了几天的。

因为,当今大明的船只,都是最大不过千料的楼船(大概相当于百来吨)。况且绝大多数还达不到这个吨位,羸弱的运力向长久支撑如此庞大的人员消耗是不可能的。

运河虽然是人工开凿,毕竟也是一条河流。喝水所及的地方,庄稼是可以生长的。比起西北以及整个北方来说,抵抗旱灾的能力自然要强很多。

而水资源缺乏的北方,特别是西北,如果没有完善的水利体系,那便只能是靠天吃饭。

然而在这个时代,水利建设可谓是空白,更何况还是被清流制衡的当今。

像后世红色国家那样举国之力、规模空前的水利建设,在这个时空任何朝代都是不可能的。

经历二十来天的时间,浩浩荡荡的南迁船队终于由运河进长江并停靠在燕子矶港口。迁都,历来都是关乎国本的大事,这个时代自然也是如此。

皇帝迁都南京,引发了大明高度重视。特别是作为新的国都,此次国都再次顶在南京,南京各界都陷入狂欢中。

当然,还是有许多人,或是因为某种原因对国都南迁南京感到忌惮惧怕。

原本,顺着秦淮河入江口,皇室和朝堂官员沿着秦淮河便能直接到达皇宫。出于彰显大明皇家的威严,或是响应百姓的热情,在礼部主导下,朝堂中枢和后宫便由陆路进入皇城。

当崇祯的九龙龙辇出现在宣武门外时,顿时引起百姓山呼皇帝万岁,陛下万岁!

数十万南京市民,直接十室九空,直接挤爆了沿宣武门进皇宫的街道。

崇祯却是没有坐车驾,而是骑着一匹纯血统的波斯汗血宝马,走在最前面接受万民朝拜。

看着两边几乎是癫狂的热情,崇祯眼眸有些湿。尽管大明国势日衰,但淳朴的百姓对皇帝的尊崇和爱戴还是发自肺腑的!

其实百姓要求的并不多:能饥有所食,寒有所衣,有片瓦存身……

既然被百姓如此爱戴,崇祯便尽一切可能不让他们失望。崇祯后世那个时空,若不是活不下去,他们又怎会冒着灭族之罪和谋逆造反?

他们和眼前的江南百姓,其实是一样的淳朴善良。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