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帝国时代之明末 > 第二十六章 孔有德反续

第二十六章 孔有德反续(1 / 2)

此时身在吴桥的孔有德在李九成的劝说下,起兵造反。

其实孔有德也是没有办法朝廷将他调去山海关支援大凌河,开始他们乘船去,结果船翻了,好不容易活来下来,朝廷让他们从陆上跨越两千多里去支援山海关。

朝廷给他们的粮响不足,在加上当时已经是隆冬,队伍进至今天河北省的吴桥镇,又遇到了大风雪,士兵的不满情绪更加严重。这些兵都是孔有德从皮岛带到登莱的辽人,说话都是辽东口音,沿途的地方官和驿站竟然拒绝向他们提供粮草,使得他们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于是,有一部分士兵就开始带头闹事,在周围村镇公开抢劫。

起初,孔有德还能控制局面,但是,他手下一个叫李九成的人,却劝他干脆起兵造反,免得再受里外夹击的窝囊气。

九成对孔有德说,“千里迢迢到山海关外去增援,不是冻饿死在路上,就是在宁锦死在战场上,就算侥幸不死,也是在别人手底下忍气吞声。大丈夫与其替别人送死,不如兄弟们起兵造反,过几天天不怕、地不怕的日子,就算掉脑袋也不枉为人一世。”

孔有德本来心里早有诸多不满,很快就被李九成父子说动心思了。自从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之后,像孔有德这样从东江镇出来的官兵,多多少少都受到歧视,都跟朝廷并不是一个心眼,因此,只要有人在节骨眼上稍微加一把火,立刻就能熊熊燃烧起来。

另外,李九成在劝说孔有德之前,已经暗中串通了一批底层官兵。这些人都是辽东老乡,有同生死、共患难的交情,在当时那种困境之中,只要有人挑头,立刻一呼百应。因此,即使孔有德不想造反,也压不住兵变的势头了,说不定还会被李九成等人所害。

既然手下的官兵都不想再为朝廷卖命送死,孔有德就做出决定,立刻起兵杀回山东,准备夺取登州,然后以登州为根基,实在不行就走海路出逃,回海上做强盗去。

听到孔有德决定要造反,他手下的官兵像吃了蜜蜂屎一样欢腾,立刻开始肆意屠戮劫掠。这些东江镇出来的辽兵本来就经常干打家劫舍的海盗生意,虽然打仗不行,但戕害百姓却都如狼似虎。他们从吴桥开始一路劫掠,临邑、商河、齐东、德平等地都遭到洗劫,山东半岛北路百姓遭到极其惨重的兵火之灾。

当崇祯皇帝知道孔有德叛乱后即可命令侍郎朱大典督师平叛,又遣将祖大弼率兵数万增援。

在明军支援未到的情况下,在明军参将耿仲明内应下,又攻破登州。

此时张可大带着孙元化一路南下,在孔有德要到登州地界的时候,张可大便发现了不对头的地方,他总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于是乎他将自己的妻儿老小全部送到了南京,自己则一直和巡抚孙元化呆在一起。

至于为什么一直和孙元化呆在一起,就是为了未来有个高个子顶锅。

果不其然如张可大所料,在孔有德率领着他的叛军到登州府不久后,自己手下的一个参将耿仲明里应外合,攻破了登州。

张可大立刻率领着自己的亲兵带着孙元化便向南京方向逃去,起初孙元化还打算与孔有德死战一场,直接被张可大控制住了,没打成。

这时张勇一直把心思放在了,火绳枪上不负自己的期望。经过一个月的时间,铁匠铺总计打造出了两万一千把火绳枪。

于是所有部队开始了大换装,所有弓箭手全部改用了火绳枪,至于其余的刀盾兵和长矛兵暂时不变,张勇直接生产了一万名火枪兵,这是张勇他们暂时能够有效指挥的最大数量的军人了。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