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天青(1 / 1)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天下九分而诸类林立。尤以中州大地,钟灵毓秀,万般生灵,多聚于此。余者如雷州,幽州等,尽皆险恶之地,多毒虫猛兽,甚至洪荒遗种,亦有可寻。

沧海桑田,星移斗换。人类以万物之灵长,屹立九州之巅。其中有大能耐者,晓阴阳,知变化,手段之高,可撼天地,拿日月,避死延生。

如此本领,自是引得人人艳羡,是以修真一道,日渐兴盛,诸般仙宗道门,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然,修炼之途,乃逆天而为,得道者有如凤毛麟角,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建立的修真宗门,无有正确的修炼法门,几乎于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修真,也成了传说中的事情。

方千年后,有子一人,复姓澹台,名青,字长生,颇具慧根,于人世间看尽沧桑,乃寻仙问道,无果。遂遍览名山大川,以拓视野,时日一久,竟也成了小有名气的风水大师,号天青子。行至中州小镇青阳,寻得一山,高耸入云,壁立千仞,刀劈斧削,如载似剑,惊为鬼斧,问之山名,告知乃无,甚喜。

复观之,乃见山有九峰,一字罗列,途中百步九折,险境环生,更兼奇松怪石,竹涛云海,人移景换,步称景新,不禁神情大好。忽见主峰峰顶似有神光闪烁,问及旁人,未尝得见,是以为造化于此,遂登顶峰,见一幽洞,上悬一剑,清如秋水,亮不刺目,有淡淡神光附于其上。取剑进洞,现一石床,床上亦有神光若影若现,乃天书一卷,上录通天彻地之法,研习之,忽忽百年有余。

复出,于山下见同行者四人,乃惊,问及年岁,方不足半日矣。思寻良久,乃云:“余登此峰,见一宝剑高悬其上,故此峰可名悬剑,又于一府洞内得获天书,成就无上神通,此天人所赐,余不敢独享,自当开宗立派,教化苍生。念余之所号天青子,是以余欲立天青门,此山当为天青山者也。”同行者大喜,遂拜天青子为师,潜心修行,习三十年乃出,于修真界掀起轩然大波,自此天青门名扬天下,天青子乘势广收门徒,以自身之通悟,合天书之所授,乃创出一套完整的修真体系——道宗。

时至今日,天青门已存世三千载有余,而历代掌门励精图治,至十三代掌门凌霄子,门下弟子竟已过万,乃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第一修真大宗。

尤是天青四绝,更是为天下所称道。其四绝即为符箓、炼丹、气功和阵法,此四法皆为天青子当年从天书上所学,后传给四位亲传弟子,也即是那四位同行者,延续至今,已成了天青符宗、天青丹宗、天青气宗和天青阵宗四脉,分别立于天青九峰除却主峰悬剑峰外的天机峰、百草峰、栖霞峰和天枢峰。天青门能有今日,与这四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除却天青四绝,其余四峰虽无天书之便捷,却仍有绝艳之笔,其中声势最响的当属藏剑峰上的天青剑宗。剑为器中君子,几乎所有修真者都会有一柄属于自己的仙剑,而各种关于仙剑的故事自始至终就备受修真者青睐。单从天青门每届的门徒招收情况上来看,几乎十之有三都会进入藏剑峰学习剑术,而天青剑宗的剑术也确为剑中翘楚,冠绝天下。

至于龟驼峰的天青体宗,天铸峰的天青器宗也绝对不遑多让。倒是剩下的龙尾峰,整个峰体较之其余八峰要小许多,因此天青门只将其他小众的法门安排在龙尾峰上,同时,龙尾峰也作为天青门的外门,接纳众多待考核的入门弟子。

而主峰悬剑峰,则是长门所在,长门不收弟子,只在十年一届的七脉会武中,则其优者选入长门,视为天青门的核心弟子,可学习道门无上秘术《三清册》等,其修炼资源较之其余侧峰也是愈加丰饶。

道宗既开,天下争相模仿者比比皆是,虽无有能出天青门之右者,却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又因天下大小宗门,无论修炼方式还是门派体系,大多都沿袭天青门那一套,遂有天下修真出天青之说。

然则,九州之地广袤无垠,不仅人杰辈出,造化机遇亦是层出不穷。天青子虽开道宗之先河,但道宗却也不是一枝独秀。

据载,天青门立百年后,有圣人于泰州立儒宗,称正一派。忽复千年,又有贤者开禅宗,建大悲寺,普化众生。除此之外,西方大荒之地有邪魔猖獗,是为魔宗,其年岁无从考究,甚至比天青门还要悠久。

修真最讲求仙门,是以此四宗就几乎占了大半个修真界,这其中又以道宗天青门,儒宗正一派,禅宗大悲寺奉为正道领袖,其门人弟子讲缘果,遵理法,乃行正轨。而西域蛮荒之地的魔宗,因手段之阴险狠毒,为正道所恶,但蛮荒多险,天青门等却也奈何不得这群邪魔。

除却西域蛮荒,九州之北有大泽,深不知几许;东面临海,目不能及;南方则多岛礁,各类传闻中的仙山琼阁,异兽族群皆聚于此。

然,无论是佛魔儒道,亦或异兽遗种,皆困于寰宇之内,受天道轮回,生老病死,皆系于天命,是故有修真,修真所求者,长生!

最新小说: 喋血乾坤 妖剑仙 雷神是怎样炼成的 傲世神荒 无痕天极剑 周氏家族修真路 第七传人 凡人修仙:我拥有一个秘境 妖仙通纪 奥秘之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