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襄明 > 第三章无奈

第三章无奈(1 / 2)

立春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暖暖的春风自东南而来,滋润着襄勋大地。李家庄的农户们纷纷下地忙着农活,脸里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上一年,听说流寇进入襄勋地区。李家庄的人着实吓得不轻。后来有听说四川那来了个总兵,把贼寇打得落花流水,屁股尿流。又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反正流寇没见着,而这位四川来的总兵确实把原先一直在山上的山贼清扫得七七八八,李家庄的人着实高兴,外加今年雨水充沛又及时,看着长势不错的庄稼。李家庄农户心里美滋滋的,今年交完税后可以给家里添些物品了。

于此同时,在巴山山区,黑压压的一群人在茂密的树林里面快速的移动,到处乱窜。

带头的是一位骑着一匹棕色马匹,身穿黑色皮甲,披着红披风的满脸胡须的中年男子。

这位男子满脸风尘和疲惫,一边抽打着马匹,一边咒骂道:“你娘的个*,邓玘是不给我活路了!别让老子抓住机会,不然一定要他好看!”

这就是明末枭雄,自称曹操的罗汝才。

这时罗汝才旁边一个同样骑着马的壮硕中年男子,加快了一点速度,朝着罗汝才靠近小声说道

“大当家的,要不要俺留下来埋伏一下官兵!”

罗汝才放慢了抽打的速度,思索片刻,马上就下定主意:“你领八百骑兵埋伏,骚扰追来的官军。记住千万别浪战。摆脱官军后到老寨会合。”

“俺知道了!”

‘东山虎’赵东说道,立即骑着马,带着八百骑兵,朝人群的相反方向骑去。

罗汝才也驻马在了大部队的一旁,静静地看着渐行渐远的赵东。

他们这群人也不知道能回来多少!

众所周知,义军的马不如官军的马,虽说明朝中后期马政糜烂,但也是正儿八经的战马,而义军的大多是民间养的驽马。二者压根就不在一个量级。若一人两马情况或许好些,但是马比人值钱。罗汝才军中仅有三千余匹马,人没了可以再练,马没了就真的没了。而派出阻击的必须得是马队,要不然真没人愿意阻击。大家本来就是流寇没啥信仰,你派步兵去阻击这不是断了别人活路,这样不光不会阻击,人家转头就会把你卖掉,给官军做向导。

此时,罗汝才满目寂寥,尽是感慨。

想想几个月前,荥阳大会时,各路义军13家七十二营齐聚一堂,各路首领,夜夜笙箫,把酒言欢。

义军所到之处,更是所向披靡,官军闻风丧胆,县城开门投降。纵横河南,声威天下。

而罗汝才自己是在荥阳大会十三家之中排行第四,仅次于高闯王,张献忠等义军首领。罗汝才更是跟着高闯王,张献忠攻破凤阳,掀了老朱家的祖坟。一时间可谓是春风得意,风光无限。

但是名声太大,引得朝廷全力镇压。陕兵,川兵纷纷出动。更有洪承畴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

一下子局势速转,义军们四散而逃,抱头鼠窜,想要逃回老家陕西。但是各个要道都被官军堵死,围追堵截更让各路义军苦不堪言。

而罗汝才一看不对劲,就一头扎进了巴山山区。但是山区无粮,所以罗汝才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出来攻打个庄子。但是风头越来越紧,这不这一次出来就被官军发现了,庄子都没有打下来就跑了。

而襄阳城,府衙内一位长相穿着大红官袍,长相端正,面色严肃的中年男子坐在大堂中间。身边一众官员和将领都不敢发声。

这几个月虽然剿灭了不少流寇,打击了流寇的气焰,但是代价也很惨重。张献忠劫掠凤翔,与高迎祥汇合,副将艾万年、柳国镇战死。曹文诏由宁州剿匪,其参将曹变蛟败农民军于湫头镇,乘胜追击遇伏,救援不及,曹文诏自杀而死。

“剿贼之事虽有所成效,但亦慢矣。尤其是在襄勋一带的贼寇该如何处理,诸位可有所建议!”座在大堂之上的三边总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洪承畴开口说道。

明朝正统皇帝都特别看中礼法,例如建文帝,更例如当今圣上。洪承畴上任前,圣上还特意把他叫到后殿里叮嘱,要保护好大明的亲王们。而就在襄勋地区,竟然有一支老贼。于是洪承畴不得不把这个问题当作一个紧要问题。

这时一个虎背熊腰,威风凛凛的将领站了出来,大声说道:照我说,给我2000虎骑,我保证把贼首的头给督师您砍下来!

洪承畴听完这位将领的话,皱了一下眉头,喝道:“老虎,出得尽是什么馊注意!你是想让本督师给你收尸吗!”

洪承畴旁边一个穿着一身风度翩翩的中年文士也说道:“襄勋多山多树,流寇藏于山中,不利骑兵展开。且林中隐蔽,极易中埋伏!虎将军,大人不想你步二曹将军的后尘呀。”

虎大威知多说无益,就憨憨的“嘿”“嘿”笑两声,退至人群中间。

众人对于洪督师的爱将虎大威的这种作法,已经见怪不怪了。

而场面再度陷入安静,面对这场景,洪承畴十分无奈,叹了一口气。

其实办法洪承畴是知道的。无非是重兵封锁山区,待贼寇因无粮而出来劫掠时,立即剿灭。

但是贼寇太多太散,而兵力有限,不可能因为襄勋这一处的贼寇而集中兵力,坐看其它流寇坐大。

而洪承畴身旁的中年文士看众人皆安静,只好站出:“老师,依学生之见,应巴山附近增加暗哨,加强巡视。见贼寇出山立即禀报,然后整装待发,迅速剿灭。”

洪承畴面对这折中之法,也只能无奈认同了:“好!巴山附近加强巡视,且各军加强整军,做好准备,一有动静,立马出发!”

大堂下站着的文武官吗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是!”

于是,众人纷纷散去。

仅有几名勋阳的文武官在堂中留下,其中一位稍壮硕的文官来到了洪承畴身边说道:“督师,切不可坐以待毙,以逸待劳却是省事。但是待我军查巡并集结军队,贼寇早已攻破村庄,不见踪影!如何能剿灭贼寇,这可就白白苦了勋阳百姓呀!”

洪承畴心里暗想,你勋阳百姓命是命,大明其它地方的百姓就不是命了吗!难道为了勋阳一地的流寇而让其它地方的百姓都受苦吗!难道为了勋阳百姓把这骁将精兵打没了。

但洪承畴还是开口说道:“鹿游呀!并非我不想尽快剿灭流寇,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但是确无良策呀!我加派点人马驻扎在勋阳,由你指挥!”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