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混在明朝当海商 > 第八章:教育

第八章:教育(1 / 2)

五月十八日,强飓风来袭。

不过在刘延拓的带领下。

金林山谷中的山民平安度过。

不过广东其他地方的百姓,特别是广州府和肇庆府两府的百姓就没这么幸运了。

数十万百姓遭灾,农田被毁,房舍坍塌。

甚至广州府城也受影响。

十多日后。

消息八百里加急,传入京师。

在京师监国的太子朱高炽命人开仓赈济灾民。

并任命郭瑄为广东巡抚,与广州右布政使李汝器,广州知府吴彦銘一起负责赈灾诸事。

不过让朱高炽等人没有想到的是。

很快在广州府下的新安县,会出现一支足以左右大明的力量。

六月二十日。

黄家村土豆和红薯成功收获第一桶粮食。

而玉米也已开花。

刘延拓也命人用一木杆将玉米苗固定住。

如此只需等花谢后,便可结果了。

刘延拓估计最多下月十日。

第一桶早熟的玉米就能产出。

这简直就是金手指。

刘延拓也没想到自己会穿越到明朝。

还带来了一袋玉米,红薯,土豆。

虽然不多。

但是土豆和红薯,看那两大桶。

刘延拓估计最少也有二三十斤吧。

而广东一地气候湿热。

如今还只是六月,完全可以在播种一次。

如此今年底在产出个百来斤完全没问题。

再加上玉米的产量。

如此明年初。

三种高产作物就可以全面推广给山谷中六千五百五十六人的山民种植了。

而有了这种高产作物。

刘延拓不仅可以保证这些山民再也不缺粮食吃。

还可将周围几万山民都吸引过来。

使得山谷之中人口更多。

一举两得。

而众山民看着只是一小袋数个土豆,红薯。

就能种植出两大桶。

而且听刘延拓所言。

今年还可以再种植。

产量足可再翻一番。

到明年就足够让山民分食。

以后每年种植。

我等还会在缺乏事物吗。

于是一众山民都将刘延拓逢若神明。

对刘延拓的计划,更加坚信不疑了。

于是一众山民干劲十足的开始了对山谷进行大修建。

一条简易的土路被平整起来,连接海边和山谷。

还有一条土路由山谷向深山中连去。

如此保证了矿石和石英砂的运输。

刘延拓也带领集中起来的二十位铁匠,二十五位木匠,二十四位石匠开始打造炼铁炉和制造玻璃的钳炉。

说是炼铁炉,其实就是一个石头制的石炉。

一面装填煤炭,另一面连接鼓风箱。

鼓风箱用人力带动。

练出生铁后,在用一口大锅翻炒,在反复锻打,便可成为合用的熟铁了。

以此炼铁,打造铁器。

没有动力源。

刘延拓也只能如此简单炼铁。

大规模炼钢是肯定不可能的。

至于练制玻璃的钳炉。

同样是由石头堆砌而成。

在地上挖一个大坑,上方用砖石堆砌。

将玻璃原料倒入容器中烧制到六百到一千度。

成玻璃液。

之后倒入专门的模具中在加热成型。

如此便可以此烧制成品玻璃了。

当然玻璃的原料除去石英砂外,还需用上石灰石和纯碱。

石灰石这些山民用来刷墙时就会用到,很好弄。

关键还是纯碱。

也就是苏打,碳酸钠。

当然有些老穿会用草木灰制纯碱。

但是那样得到的其实是碳酸钾而不是碳酸钠。

至于怎么制得碳酸钠。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