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其他类型 > 一个厨子的往事 > 第162章 回家过年(二)

第162章 回家过年(二)(2 / 2)

我说:“好。”

林燕说:“我一定要和咱家大娘学学这馒头咋蒸的,回去我也要蒸。”

我问:“一上午还没学会?”

林燕说:“这面是昨天下午发的,咋发的我不知道。”

母亲说:“发面简单,等下我告诉你。”

我和林燕的成长环境一样,她没父亲,我也没父亲,从小家里穷,都不是娇生惯养长大的,都深知母亲的不容易,所以对母亲都特别好。

林燕的岁数没有大姐家的兰芝岁数大,在母亲眼里,林燕就是个孩子,母亲拿林燕当孩子看待。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一点不假,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开始支门过日子,那时候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我去打理,所以成熟的就早,在同龄人之中我是比较懂事的。林燕也是如此,在她家里她是老大,底下还有两个弟弟,她考虑的事就比较早,也成熟一些。

三十中午做菜没用我,林燕说我做菜一股饭店味,不好吃。她亲自下厨做菜,我给她打下手。给她打下手并不轻松,她只是负责往里面加调料,剩下全是我的活,包括刷锅。炒完一个菜,我得把菜盛出来,把锅刷好了,把下个菜原料给她拿到锅台放好,她才开始炒。

我说:“你这比我师父还牛,估计就算是给****做菜也没你牛。”

林燕说:“****算啥,他想吃我还不给做呢,你这是优待,知道不。”

我说:“这优待还是不要,还不如我自己炒呢。”

她说:“这是你说的,以后咱家做菜全都是你的事,我就负责吃。”

我说:“行,没事,有人吃就行。”

在我老家大年三十中午那顿饭叫“接年饭”,一般都是过了中午十二点以后吃。

农村到冬天家家都吃两顿饭,不干啥活,也不饿,都在下午两点左右吃饭。

年三十中午在吃饭之前要给老祖宗上香,以前我们老谭家的“家堂”是在我们这一支的,父亲去世后就不再供了,挪到了长支那里。要是“家堂”还在我家那就热闹了,三十这天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只要是村子里姓谭的,家家都会派一个代表过来给老祖宗上香磕头,从十二点开始能排到一点多。现在家堂不在我家省事不少。听母亲讲,那时候还没我,父亲活着的时候,每年过年家里头都是本家的人很多,除了给老祖宗上香磕头之外,就是和父亲坐在一起唠嗑,让父亲给说道说道。

父亲身体不好,有病,但是爱读书,母亲说父亲读的是“算卦的书”,村里人也好,家族里的人也罢,都爱上我家找父亲唠嗑,顺便让父亲给算算,也就是所谓的说道说道。母亲说虽然父亲懂得算命,但是从来不给人算,只是给人家讲一些怎么做人和如何做事的事,村里人都很佩服父亲,也很尊敬。

等我上小学识字之后,看到父亲总看的书,那书皮上写的是“易经”。小时候家里根本没有什么玩具,也不爱出去和村里的孩子玩,放学之后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就把家里过去父亲看过的书拿出来看,很多书上的字都不认识,大部分都是繁体字,并且还是竖着写的,很多书都没有标点符号。那时候是认字不识字,认得书上面的字念什么,不知道那个字是啥意思,就是这样也喜欢看,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问五姐,无姐,五姐比我高两个年纪,认识的字比我多,她就教给我那个字念什么。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这六年时间里,我几乎把家里的书都看完了,但是都不看不懂,能够稍微懂点的就是“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到了初中,学习任务加重,也就很少有时间看那些书了。但是对那本易经爱不释手,有时间就看看,那时候也是似懂非懂,模棱两可。到了高中,渐渐地学的多了,开始知道那是一本什么书了,于是就不再去读,知道自己还没到读的时候。人不到四十岁以后很难读懂易经。

易经是周文王所著,孔子给易经加上了批注,安上翅膀飞了起来。那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道德经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看的,那时候也不怎么懂,就是感觉读一遍就会发现和以前的领会有所不同,觉得明白了许多,认为这书可以看,对自己没啥坏处。

等到“论语”“四书五经”,家里也有,也经常看,所以在上小学的时候几乎都看了好几遍。等在念初中的时候上古文课,我几乎是不用看注解都能读懂,觉得和现代文没什么区别。看到别的同学学古文像学外语似的十分费劲,我就挺感激父亲,是他给我留下那些看不懂的书,让我提前接触到了古文,以至于学习古文如此轻松。

我的早熟也和看这些书有关系。

给老祖宗上完香、磕完头,到外面放了一挂鞭,惊惊天神,驱驱年兽,迎接百神下界,然后就进屋,一家三口开始吃接年饭。

家里就三口人,也没整太多菜。

六个菜,都挺实惠的。炖个小鸡,炖个酸菜粉条,炖个刀鱼,炖个豆腐,炸个丸子,炒个鸡蛋韭菜。

我喝酒,母亲和林燕喝杏仁乳。

杏仁乳是我们北票本地产的。

我家那里山上盛产山杏,并且家家都有杏树,杏仁就很多,兴顺德镇办了杏仁乳厂,不但解决了本地农村人的就业问题,还给镇政府创造了效益。杏仁乳卖的非常好,只是产量有限,只能供给北票地区,外面的供不了。杏仁乳喝着有很浓的杏仁味,微微有点苦,长期喝,对身体很有好处。杏仁性苦、微温,少量食用能够降低人体胆固醇的含量,还能有效的降低心脏病和许多慢性病的发病危险。杏仁能够止咳平喘,促进皮肤血液循环,皮肤血液循环加快,就会使皮肤红润光泽,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同时杏仁还有润肠通便和减肥的功效,女人要想减肥,常喝杏仁乳没毛病,但是得喝我们北票产的,别的地方产的不管用,杏仁含量太低,没效果。要是家里小孩排便不好,在我们家里大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喝瓶杏仁乳,喝瓶杏仁乳就好了”。

杏仁乳厂的厂长是我们当地的一个普通的老农民,能够当杏仁乳厂厂长也是当时镇长把他应推上去的,因为他为人忠厚,并且耿直,是我们当地有名的好人。

好人永远都做好事。

杏仁乳出名之后,有很多省里的果饮厂来和他谈,准备和他合作,要他降低杏仁含量扩大生产,可以赚更多的钱。都被他一一拒绝,他说“只要我在这当厂长一天,就坚决不降低杏仁含量,一定要北票的父老乡亲喝上最好的杏仁乳”,就冲他这句话,他这个厂长当的合格,至今快七十岁了还在当着,所有人都拥护他。

杏仁乳每年的产量就那么多,并且每年一到农忙的时候还放假,厂子里的工人都是附近的农民,家家都有地,所以每年到农忙的时候就开始放假。厂长说“不放假干啥,老农民就指着地里那点收成呢,忙完了再上班呗,杏仁乳早一天晚一天都能生产,地耽误不得”。

这就是北票人的品行。

在家的时候就让母亲长期喝杏仁乳,母亲也坚持喝,直到现在还在喝。母亲的精神头足,消化好,跟长期喝杏仁乳有很大关系。另外杏仁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所以没事喝点杏仁乳挺好,总比喝可乐雪碧强。记得儿子小时候有一次大便不畅,有些干燥,我正好在外地,老婆给我打电话说了情况,我告诉老婆,给儿子买两瓶杏仁乳喝就行,没啥事。第二天老婆就打电话告诉我说儿子不干燥了,好了。

吃饭的时候母亲问:“林燕,你愿意吃年糕,咋没热点年糕呢?”

林燕说:“不吃了,昨天吃多了,后半夜有点难受,今天吃大馒头,这馒头也好吃。”

母亲说:“馒头好吃,你们走的时候给你们再蒸一锅,拿回去吃。”

林燕就笑,说:“这老太太,我说啥好吃她就给咱们拿什么。”

母亲说:“别看我没到你们那去,也知道你们租的那房子不大,也没咱家这样的大锅,整点啥都费劲,不像家里,大锅,蒸点馒头、蒸点年糕方便。给你们做好了,拿回去就吃现成的。你们就是离这远,要是近,我都能蒸,到时候你们回来就吃,吃现蒸的好。”

林燕对我说:“大娘真好,啥都想着咱们。”

母亲说:“你们不是孩子嘛。”

是呀,到啥时候都是母亲的孩子。

打工出去将近五年,这是过得最温馨的一个大年三十。

最新小说: 我是蓝染 这个忍界不正常 凡尘道 我的前世 和神交换七十三年 财满星华 听仙令 开局激活嘴强王者系统 星际争霸之星河绝恋 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