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风起南洋1784 > 第241章 拉玛一世的唐暹混一

第241章 拉玛一世的唐暹混一(2 / 2)

一个被唐人征服的土地,远比一个表面上臣服于暹罗的武吉斯苏丹可靠的多。

但正因为泰人不排斥唐人,唐人也不排斥泰人,叶开的提议才会没有意义。

因为拉玛二世知道,父亲拉玛一世对待唐人的态度是合二为一、不分彼此,用唐人的力量快速的壮大暹罗国。

实际上从郑信大帝开始,暹罗的统治者都在执行着这一政策,因为郑信是潮州人和暹罗人的混血儿也有不是混血儿的说法,拉玛二世的奶奶也是一位名叫道伦的唐暹混血儿。

当国王身上都打下唐人的烙印之后,暹罗国内的唐人和泰人不分彼此的情况就更多了,大量的下南洋的唐人娶了泰人老婆,他们的子女又会和泰人混血。

当然,这个融合的进程是让唐人本土化,或者叫暹罗化,而不是让暹罗人唐化。

从后世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泰国虽然号称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都有华人血统,但泰国的华人包括有华人血统的人,能流利说汉语的并不多,甚至不流利但能说都不多。

这就是泰人和华人不断融合的结果,进入泰国的华人差不多都本土化了。

而在马来西亚就不一样,由于华人和马来土著的矛盾,直到后世的二十一世纪,马来西亚的华人跟本地人都大相径庭,一看就能看出区别,反倒是和中国人不好区分。

而且绝大部分的马来西亚华人都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当你称呼他们为马来华人的时候,人家会很认真的纠正你,你应该叫他大马华人,或者干脆称华人。

他们有自己的教育体系,有自己的圈子,与大陆联系紧密,完全不像是马来西亚人。

所以后世马来华人的这种状况,绝对不是现在拉玛一世想要的,他们想要的,是基本暹罗化的唐人。

只有全国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混了些唐人血统,身上有唐人血统的却克里家才会不那么显眼,才能更好的吸收唐人为己用。

而这种暹罗为主导的华人和暹罗人融合,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不能出现叶开这种具有相当大威望的华人领袖。

不然本来华人的文化就比暹罗人强势,如果有一个强力华人领袖出现,分走了属于却克里王朝权威的话,搞到最后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因为搞奴隶制的暹罗人国族不过七八十万,而唐人光是南洋起码就有二百多万,中国大陆上更有恐怖的四亿之多,倒时候恐怕就不是华人暹罗化,而是把暹罗华人化了,这是却克里王朝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实际上摆到叶开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开战,要么主动把叶家暹罗化,娶一个暹罗公主,主动融入却克里家族,把自己也弄成暹罗化的唐人。

这样的话,拉玛一世一定很愿意让叶开继续统治着马来四国之地,说不定还会让他更进一步,吞并吉大苏丹国。

“猜銮,你还是听我的吧,虽然你的军队很英勇,但他们的人数太少了,是不可能对抗得了我父亲的,我们可以动员出八万甚至十万人,你可以一打十,但不可能一打五十吧?而且暹罗的军队,可不是武吉斯人能比的!”

叶开长叹了一口气,“我们的家族已经在北大年生活了上百年了,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这就是我们的家乡,没人能迫使我们离开家乡,即使一世王陛下也不行!

虽然在陆地上我们不是对手,但在海上,我的五艘巨舰也不是暹罗水军可以对抗的!”

叶开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手中的五艘从英国拉来的军舰,其中深海鲨鱼号拥有74门火炮,其他四艘三桅快速战舰也拥有3040门火炮,可以说在南洋,除了荷兰人,就没有比他更强的海上力量了。

但海军是没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他可以把暹罗沿海,甚至是曼谷骚扰的一片狼藉,但他也肯定保不住北大年和瓜啦登嘉楼乃至整个四国之地。

屋子里陷入了充满危机的静谧!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