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都市言情 > 望春山 > 第167章 第167章史上最为和谐融洽的和谈……

第167章 第167章史上最为和谐融洽的和谈……(1 / 2)

167

顾玉汝在心里寻思要不要今天这事告诉薄春山。

薄春山历来是个醋桶,这事若让他知道了,他估计又要好几天不消停。可若是不说,她总觉得这次齐永宁来南晋,以及那个李雅清提前来到应天,都不单纯。

想了又想,她还是这件事说了。

谁知薄春山早就知道齐永宁在这次北晋的使节团里,还是副使,他也在寻思要不要告诉顾玉汝。

其实本来没什么,他这么一寻思,越寻思越不是滋味,就没这事说出来,心想说不定这人几天就滚了,必让她知道,又或是康平帝一时想不使节团给砍了,直接向北晋宣战。

当然,面这个想法也就只限他胡思『乱』想而已,如果南晋打算向北晋宣战,就不会有这次的和谈。

薄春山虽之前一直在广州,也不太注应天这边的消息,但他来到应天,也不是成天无事事,各方消息汇总了下,也差不多琢磨出会是今日这局面。

总体来说,就是元帝这人是个野路子。

可能本身就不是正统出身,早年一直坐镇在边,这位元帝处政手段与他带兵打仗差不多,都是走奇诡路线。

南晋这些年的发展,因有庞的海上贸易支撑,是北晋拍马都不及的。又有之前的海上持及互相试探,表面上北晋似乎一点都不怕南晋,实则云南土司叛『乱』、吐蕃诸部袭击南晋边境,背都有北晋的影子。

颇有些围魏救赵的意思。

同时,这位元帝还没消停,一直还和高丽倭也眉来眼去。

早年因不知北晋与高丽、倭私下有勾结,南晋这并未管控通往高丽和倭的海上商道。自打有了这事以,南晋水师东海管控就越发严苛了,这多番严控下,北晋估计也心里有数,才会有和谈互市的起因。

而这一切都不是康平帝不打北晋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南晋的人并不想打北晋。

前面也说了,元帝是个非正统出身的野路子,事章法说好点叫奇诡路线,说难点就是不折手段。

当年他了在北方称帝,空城计苦肉计连环计被他使了个遍,宁愿迂、冒险事,都要让自己‘师出有名’。

事实上他这么做没错,至今康平帝都还没甩掉‘不能容忍功臣残害亲叔叔’这个屎盆子。

而且元帝这个人,晋百姓的意是不一样的,一个在边镇守十几年,保护了晋边疆了十几年,从哪儿看他都是一个功臣,尤其他还是皇族血脉,是被皇帝侄儿『逼』迫才不得已逃亡北方称帝的。

种种原因加起来,都让南晋的人北晋提不起任战意。

曾经,薄春山这个野路子出身的,从熊瑞那里懂得了什么叫信念。

谓信念,可以是任东西,一支庞的军队没有信念就凝聚不出军魂,信念可以是保家卫,可以是驱除鞑虏,可以是身就是妻儿老小父老乡亲,不战就会失去一切。

那些在边镇守多年的将士们,尝不是信念足够坚定,才能熬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寒,熬生来本无名,马革裹尸还?

可若是将利刃准自己人?

如让下面人凝聚信念,汇聚战力,是让上位者最最头疼的事。

这也是但凡逐鹿天下者,俱不敢冒天下之不韪,因这里面有民心民意,也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讲究皇权神授、正统合法,更是元帝当年那么迂,宁愿只身犯险,也要让自己‘师出有名’。

而这一次,元帝依旧没有扔掉他这个旧打法,在两商谈互市之前,南晋市井就有各种流言,说是两要和谈并互市了。

于这个消息,百姓们无疑都是高兴的、激动的、支持的。

你想想就是一水之隔,隔断了两面百姓的交流,哪个没有三亲六眷?当年因双方持速度太快,有许多北晋的百姓滞留南晋,也有许多南晋的百姓滞留北晋。

这么多年的踞江持,被隔断的亲缘止千家万户?

能和谈互市好啊!能和谈互市就能和阔别多年的亲人团聚,本来就是一家人,必要动刀动枪?

再加上北晋摆出十分诚恳和善想和谈的架势,南晋能怎么办,即使不想谈也被赶鸭子上架了。

以说招式不怕老,够用就好。

当然这其中也有许多南晋的士绅官员并不想和北晋宣战的原因在,在他们这些人眼里,北地穷、贫瘠、气候差,还有北方那些凶残的游牧民族,打一个比自己穷的地方有什么用?是能得银子还是能得什么好处?留着他们抵御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不好?

这也是目前朝堂上普遍的态度。

在他们眼里,如果用部分并不是那么肥沃的土地,去换取不用再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这个敌,这个生意不是不能做。

甚至再退一步来说,就是费尽心力打下了北晋,还是需要有人驻守边,每年还不知要付出多少军费,不如南晋就躲在北晋面,如今海上寇患已经解除,有北晋挡在南晋前面,南晋可以算是高枕无忧了。

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其中不乏高官勋贵,可能这也是康平帝调薄春山来应天的原因之一。

下面人不想打,可他这个皇帝想打,可光想没用,他也需要有臣支持。

……

最新小说: 黎歌萧靖越 科技:大学四年交白卷,毕设你造顶级战机? 浪子回头:我能预见未来 肥警神医 要命!疯批弟弟是我的私生饭 叶秋白冰张莉莉 来年有回信 海洋:赶海是要运气的,刚好我有 奇异植物馆 赫舍里贵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