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大周中兴 > 卷1-34章 虢季子白 ? 壹(下)

卷1-34章 虢季子白 ? 壹(下)(2 / 2)

“不料权贵也有烦心之事,”方兴努力安慰着,“少帅,你身为虢国世子,却能如此礼贤下士、为国分忧,实乃大周之幸,亦不辱没祖宗荣光也!”

“此话当真?”虢季子白眼中放光,“本将也讨厌周礼那些臭规矩。你看,这次从军,我可是与麾下士卒同食共寝,大快平生!”

二人正聊得入港,只见传令兵快马来报:“请少帅于酉时前回中军帐!主帅有事相商。”

“酉时?现在什么时辰?”虢季子白谈兴正浓,意犹未尽。

“申时一刻。”传令兵道。

“尚早尚早,”虢季子白面露喜色,对传令兵道,“回禀父帅,本将已知晓!”

“唯!”传令兵行过军礼,转身便走。

“本将兴致正高,你既然要去拜见太保召公,我便再送你一程,如何?”虢季子白提议道。

“最好不过,求之不得!”方兴也不客气,欣然应允。

于是虢季子白命御者驾车,邀请方兴同乘,向南往中军大营而去。

驾车的御者乃是中士,战前本职工作乃是镐京城一个商贾。他也是健谈之人,一路上,虢季子白便让他给自己介绍大周王师历史:

西周从古公亶父起发迹,成为商王朝西藩重要诸侯。待其孙周文王继位,被商纣王封为“西伯侯”,镇守西方,代商王行征伐之事。至此大周始建军队,这便是后来大名鼎鼎“西六师”的前身。

大周军队始终以“师”为单位——每师两千五百人,师帅皆中大夫;每师五个旅,五百人为一旅,旅帅皆下大夫;每旅五个卒,百人为一卒,卒长皆上士,即俗称的百夫长;卒长以下便是二十五人一两,五人一伍的编制。

“西六师”也称“宗周六师”,象征大周的荣耀和尊严。它以周王室贵族子弟为班底,国人阶层作主力,随周武王伐纣灭商后,“西六师”便留戍于西都镐京。

而此时中原殷商残余势力仍旧强大,于是圣人周公旦根据周武王遗愿,营建“东都”洛邑,使之为“中国”。洛邑落成后,“东八师”应运而生,与“西六师”遥相呼应。

“东八师”又称为“成周八师”,大多由中原贵族和成周洛邑国人组成,在周初平定“三监之乱”、“周公践奄”等重要军事行动中一战成名。

随着周王师东征西讨,前朝残余闻风归降,周王室又以殷商遗民为班底创立“殷八师”,以拱卫商朝故都朝歌附近防务。

至此,大周同时拥有“西六师”、“东八师”、“殷八师”,分别镇守西都镐京、东都洛邑、前都朝歌。合计二十二个师、近六万兵力。兵威登峰造极,四夷臣服、诸侯进贡,国运繁荣昌盛。

随着周公旦、召公奭两位贤臣相继离世,“成康之治”也便终结。大周并无职业军人,故而在和平年代,大部分士卒解甲归田,以普通国人身份安居乐业。

再后来,周昭王、周穆王疲于东征西讨,共、懿、孝、夷四代周王又昏聩无能。百余年来,四夷不臣,“西六师”、“东八师”、“殷八师”缩编严重。而经历过国人暴动后,周王师声望更是跌至谷底。

如今,可供周王室调动之军队,已不到当初三分之一,“西六师”、“东八师”等辉煌番号也无人再提。甚至今日出征汾隰之周王师,已没人说得清其究竟编制如何。

听到这,车上众人不禁唏嘘:“大周才立国两百又五载,由盛转衰未免太速!怪不得小小赤狄,竟敢公然犯边,与大周朝廷叫板!”

说话间,目的地也近在眼前。

“喏,这便是太保召公所在的中军大营!”虢季子白对方兴道。

“中军大营?”方兴似乎不太敢相信眼前的景象——

比起太傅虢公所在的前锋营,这中军营帐不仅称不上气派,反而寒酸得紧。戍卫的士兵们精神不振,只留下老弱残兵而已。

虢季子白耸了耸肩:“虽说周王师一分为二,但所有锐卒都已被父帅抽调到前锋军去也,故而……”

“多谢少帅,”方兴长长作了一揖,“不才三生有幸,得遇虢世子礼遇,此情难报万一!”

“多礼多礼,”虢季子白露出大男孩般的笑容,“本将得遇于你,也是相见恨晚。不过你也要庆幸,若是遇见其他贵族将领,可没什么心情与野人对话……”

方兴下了车,再拜稽首。

“本将有主帅命令在身,这便告退。不过太保召公也非野人可见,我将此通行令牌予你,你便可作为本帅特使面见这位中军主帅!”

方兴接过令牌,连连拜谢。虢季子白又教授他一些基本参拜礼仪。

“少帅三思!”不料,虢季子白突然被御者制止,“这王师之中,令牌重如太行,岂可亲授于他人?万一这少年是奸细,何况他是野人……”

“无妨无妨,你们也忒多心也,”虢季子白笑容可掬,对方兴道,“你放心入营,本将这就告辞!”

此时已近日落。方兴一整衣襟,便往中军营而去。

最新小说: 厄难天书 都市衰神 诸天:从火影开始签到 辛月娘 酆都招抚使 相思有毒 执枪扫天涯 一个关于丝路的故事 威震八方叶凡 飞刀弱?可知小李飞刀,例无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