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一百二十章 警讯

第一百二十章 警讯(2 / 2)

石坚无奈只得选旱路。他嘱咐那些学生不要因为自己不在这里就放下功课。自己可是要考核地。而且活字印刷成功也会造福天下读书人。这才在一天早上天没亮地时候出。这次他不打算在朝中任官。或者不打算任多长时间。没必要惊动千万和州人前来送行。可一路上他还是碰到了五批下圣旨地钦差。石坚想起历史在短时间接圣旨最多地岳飞。可是十二道圣旨硬件是把他从朱仙镇逼回临安。自己比岳飞还要多。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只有绿萼说:“少爷。这次如果皇上不让你进书枢。最少也要担任一个参知政事你就拒旨。”

如果刘娥听到她这话一定说坏了。女生向外。自己对绿萼这么好。现在已经忘了哀家。完全心向着石坚了。

石坚笑笑没有回答,参知政事,仅次于枢密史、开府仪同三司,名副其实的二品大员,也就是副相,爵位是郡公,十五岁的参知政事,可能么?

这一天到了应天府(注意了,这里的应天府不是后来的南京,而是现在河南省许昌,当然也比现在许昌繁荣得多,据记载的崇宁间有户七万九千七百四十一,口一十五万七千四百四,这里的人口是主户,不包括客户,按照古代不喜欢分家的习惯每户八口人计算就有五十万,还有驻扎守卫京城的军队,外地的客商和作坊的工人,足有百万往外,事实考证当时许昌的人口数就有一百多万,比现在许昌大多了),石坚正读完书上床休息没有多久,就听到小崔在外面喝了一声:“谁?”

石坚一骨碌爬起来,他看到屋顶上一个人影迅一闪,消失在夜色里。小崔本来想追,可怕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紧紧握住长剑守在石坚身边没有动。不过那个夜行人在临走时丢下一团东西。石坚打开一看,上面写道:余是一粗人,受人挟持,不得不前来行刺学士,可余看到学士行李简陋,却抱卷长叹空有学问,不能为国为民解忧,心中惭愧,特地警告学士,京城风波险恶,务要小心。

原来石坚这天晚上在修改自己写的《资治》中唐纪时,修改到郭子仪篇时,想到他初进京时在心中下的誓言叹道:“郭子仪身处重位,立下极功,却怕功高震主,一味隐忍,才导致中唐崩坏,而我身有学问,不惧荣辱,想要为国为民解忧,却是如此的艰难。”

红鸢和绿萼看了替石坚担忧,特别是绿萼还在宫里呆过一段时间,知道朝政险恶。

石坚也想到,虽然这时古人没有武侠小说中那种高来高去的武功,可身手好的武术家还是有的,象这种人丁谓很容易搜集到他身边。他又没有寇准李迪那样的背景,丁谓抓破脸皮,自己还真是危险,虽然以后刘娥一定会为自己报仇,可用自己的生命来换丁谓的生命,都不值。

他甚至想到除非自己造出一把左轮手枪,那怕你身手再好,一子弹就会把你击毙。手枪啊,那怕是最原始的左轮手枪,以现在这条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出了这件事,丁圃和小崔也格外小心,轮流值班,一直到天亮。石坚刚要出,有一个使者前来求见。

那个使者见到石坚后,说:“我是托丁相前来的,他要小的带两样东西给学士,任学士选择。”

说着他拿出两样东西,一个盒子是一块玉壁,还有一个盒子是一小块芦席,这割成两半。石坚立即明白丁谓的意思,头一样东西是选自石坚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君赠余美玉,余还君明珠。后一样东西是选自三国时管宁和华歆割席断交的典故。这意思是只要石坚收下了玉壁,那就是自己人了,以后他也不会为难石坚,但石坚也不能为难丁谓。如果石坚收下了后面的席子,那么就彻底分道扬镳,以后丁谓将会对他下真正的一线毒手。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