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四百十五章 冰火二重天(中)

第四百十五章 冰火二重天(中)(2 / 2)

石坚望着西边的天空,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火烧一般。石坚在想来到这世界发生的事。本来他只想能过一个好日子,甚至他还读经义,准备科举,以便出人头地,不再受李母那样的人侮辱。可没有想到不知不觉地将他抬到这样的高度。最让他郁闷的是,他也做好了配之这高度的准备,可是却又让他遇到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看来上天还是公平的,既有得必有失。

他又看着四下里的士兵。从陕西带过来的士兵,现在面对这样的形式,他们并没有感到恐慌,特别是一百多个老兵,他们都是跟过石坚万里长征的。在他们想法,石坚在万里长征时,遇到过多少次这样的危险,还是照样一一化解。眼下真的没有解了?石大人先是地道,后是降落伞,然后是镜子。天知道石大人下次用什么?只有他用出来才知道石大人这些东西的妙用。

况且丁将军和朱恨将军在果子沟时,就带着五百名宋兵消失了。这些老兵都敏锐地知道石坚不会让他们去做无用之功。丁将军的沉稳,朱恨将军的勇猛,还有那五百士兵都是他们大军的高手。

这种情况下,石坚不把他们放在身边,可想而知,肯定另有安排。因此,这些陕西兵还是信心百倍。照样啃着马肉,一个个谈笑风生。

并且让石坚感到满意的是,在他们中间,石坚又看到了几个小将很勇敢。一是山遇惟永的儿子,与他的侄子,山遇农多,山遇金番。还有黄真文,蒙衷,海昌义,都很不错。而在田瑜的军队中,也只有一个谢晓晨让他看得上眼。

当然山遇惟永将他的儿子放在他身边,也是有目的。但这目的很好,山遇惟永在想他现在立下了功劳,可他后代怎么办?因此他希望他的儿子与他的侄子也有出息,这样山遇一族才能长久繁荣下去。或者当时有人怀石坚遭到了朝廷的忌惮。但山遇惟永作为半个外人,他看得比玉素甫还要清楚。

忌惮肯定是有一点,但刘

有想害石坚。只是制肘罢了。到了关健时候还得重果然不出所料。去年秋天,石坚终于第一次登上真正的相位。而想他的儿子立功,跟在什么人后面立功最快?还用说,只有跟在石坚后面。石坚知道他的心意,这是好事,说明山遇惟永真正想在宋朝立足。

反观田瑜的士兵,那就不行了。他们一个个面带惶恐不安,啃着马肉也如同嚼蜡一样无味。实际上石坚现在的粮食还有,但石坚杀马,主要这些马留下也没有多大帮助,第二也是大战在即,他为士兵补充体力。

但他不能说,也许他也要的是这样的效果,可以想像张元通过望远镜,看到这些士兵沮丧的样子,他一定会放松警惕。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就是他们的原先主帅田瑜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看到叛军越来越多,而石坚除了防守外,几乎不作为,田瑜担心地将萧小一拉到一边。他不敢向石坚盘问,只好问萧小一了。

他问道:“萧大人,:在我们这样下去,似乎很不妙啊。”

萧小一微微一笑。石坚制的计划,他没有参加,可后来石坚也和他交谈过,看萧小一有没有补充的地方。

萧小一说道:“壁之战,孙刘多少大军?曹操多少大军?”

田瑜一愣,这个能比较?

萧小一又说道:“不错,我们的士兵没有孙刘的多。可对方的士兵能和曹操的大军相比么?”

曹操的大军当时横北方,当然是这些杂牌乌合之众不能相比的。可这也不一样,曹军不习惯在水上作战,这才是真正失败的原因。

萧小一似乎看到田瑜在想么,又说道:“再来谈谈水之战?符坚多少大军,东晋多少大军?他们可不是在水上作战的哦。”

还别说,符坚的情形与张元的情形有似。而且张元也比不上符坚,符坚当时也是北方的雄主。但他带的也是一群联合**队,但战斗力与纪律性也比张元的军队好得多。可内应朱序在哪里?

萧小一又说道:“实话告诉你,石大人无论在海上大捷,还在后面几个月的行动,就是逼迫张元集中所有叛军,与石大人作战,这样才能一劳永逸。否则以大洋岛这样大的面积,不要说一年,就是十年八年也平息不了。”

田瑜听了忽信忽。可他也想不出石坚的办法在哪里。

第二天,石坚还是站在山顶上,用望远镜向远处眺望。在十里外,就是滚滚的雨河。现在它的水位线达到了最高峰。但也这是在这几天。现在雨季开始停止。再过这段时间,水位线就开始下降,那么他的计划就破产了。

然而叫他高兴的是,今天赶来的叛军更少,只有稀稀疏疏的几千人,这点人也没有放在石坚心上。

毕竟他们的战斗力太低了,而且没有多少武器。

于是石坚下令开始行动。首先他叫士兵在那个小盆地里组装一种新式投石机。这种新式投石机也是石坚去年春天叫他的学生生产的。一直以来,投石机顾名思意,投石为主。但放在上面的物体轻了,反而投不远。这也是石坚将炸药捆绑在石头上发射出去的原因。石坚后来一直在考虑这个东西,现在的大炮技术不成熟,石坚只好在上面研发。

后来他经过思考,而且因为橡胶技术的成熟,也让他的思路得以实现。这种投石坚是他在延州发明的投石机与西夏的那种飞炮的结合产物。同时更小更迷你。除了精钢外,还有大量的弹簧、弹力好的橡胶、以及上等的牛皮。造价并不比一台大型投石机低。但石坚一直没有用,连在海上都没有掏出来,用过一次,敌人就会防备一次。

这种投石机并不能投巨型物体,它投射的最挂重量是四到六斤重,投射的最远范围达到了一千米,可以说是现在除了大炮外,射程最远的武器。而且它还有一门好处,就是轻便,整台投石机的重量只有六十来斤,力气大的一个人就可以将它杠走。因此某种程度上,它配上炸药,就是发射速度比较慢的迷你版的迫击炮。也就是说,它的出现就是专门为投射炸药包所做的。可石坚这次并不是用它来投射炸药包,而是另有用场。

然后石坚又将这些瓶子拿出来,将带来的酒、砂子、糖按照比例混合,装进瓶子里,立即密封起来。这玩意太危险了。它遇到空气,只要稍一震动就会点燃。在石坚前世,苏联人用它来保卫斯大林格勒,有时候边坦克都能催毁(谢谢书友提供的信息)。

当然,石坚做这些东西,全部在盆地里,否则让张元看到后,就是他不懂,也会小心起来。那么到时候,取得的效果不会很大。

这时候到了三月的下旬。偏偏这一天连老天似乎也为石坚执着的精神感动,刮起了猛烈的南风。这是一个雨天来临前的征兆。

石坚命令士兵将这三百来台迷你版投石机推了出去。这天夜晚是真正的月黑风高,直到宋军将这些玩意推到栅栏外,叛军才发现。然而无数的玻璃瓶从天空而降,这种燃烧弹就是不碰都可能自燃,况且是飞速而去。随着特制的薄薄的玻璃瓶跌在地上,迅速跌碎后,巨大的撞击力产生的摩擦温度,立即使它们燃烧起来。

而且这么多的土著人围在这里。他们也没有什么帐蓬,但不能睡在地上吧?这好办,现在田里的早稻收割了,无数的稻草躺在田里也没有人过问。这些叛军将它们抱来,铺在地上,露天而营。至于遇到雨天也好办,他们都自带了一些兽皮,用它们在身上一蒙,将稻草垫厚一点,什么问题也解决了。

不能不说,珊在的土著人对于艰苦生活适宜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宋人、契丹人,甚至更北方的蒙古人。

而且这十天来并没有下雨,夏末的太阳还算是很烈的,稻草也晒得焦干。现在火借风势,叛军的营地,立即成了一片火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