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之风流才子 > 第四百五十章 和鼓宰相

第四百五十章 和鼓宰相(2 / 2)

也是末相。在神宗之前,相是昭文馆大学士,亚相是监修国史末相是集贤殿大学士。还有一种,宰执官之外又有平章军国事、平章军国重事等名目,是文官最高的俸禄官行宰相之权,或分宰相之权,但没有完全的宰相职权,象石坚这次前来大洋岛就是如此。或称为假相或称为使相。也就是说,品级相同,俸禄相同,但权利稍低。

但张士逊处理地方政务行,可他寄居中央,胆小怕事。特别是曹利用后期在枢府藉宠肆威,士逊居其间所可否,被人称为和鼓宰相。也就是说这个人胆小怕事良心不错,但是一个滥老好人。以至后来他再次拜相所作为,被韩琦尖锐地谏奏,说:“政事府是你养老的地方?”

一句话把这个老好人弄得不好意思,上表请老。不过这个人除了依附于曹利用,没有主张外,总体风纪还是很好的,最少比夏竦之流强了许多。这个人正是因为对刘娥说曹利用罪不当死,结果下放到江宁府了。那件事石坚也为曹利用打了不平,将罗崇勋处死,结果闹得让刘娥对石坚怀恨在心。如果不是国家多事之秋,有可能连石坚都会在刘娥在世时,永不录用。

张士逊在中央见到那些大佬们唯唯诺诺,可到了地方上如鱼得水,这一点就象西汉名臣黄霸,在地方上如鱼得水,到了中央马上息火。他在江宁府每天早上就开始处理政务,到很晚才休息。特别交子混乱之后,他向那些富商登门造访,让他们开仓救济贫苦百姓。因此,江宁府在这个息卷全国的风暴里,居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

这天他早上还向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来到府衙办公,可还没有坐稳,就说石达龙有急事求见。石达龙他有一些影响,石知州的儿子嘛,早年浪荡,现在改邪归正,居然考中了举人。当然无论是谁也没有想起来,石达龙是为了想娶邪教的头子而归正的。

听到石达龙的禀报,他当然也吓呆了。

他在爱民上和石坚都有的一比。但性格软弱,纯是滥老好,连囚犯都不愿意重打,不然他不可能到一处,一处的百姓想念他。但缺少石坚的杀戳果断。当然石坚的性格也是他在这世界成长造成的,幼年时受到李母的嘲笑,少年

被丁谓吓死,青年时在战场上经过多次的浴血奋战。逊有这经历,他的性格也会改变。

这可怎么办?

还是石达龙的提醒,他才想起来,不管怎么说,先到那个院落带人去抓人吧。

可是他带着士兵前去,这个院落空空荡荡,连一个鬼影也没有。

原来李织早就跑了。

李织那是什么?她之所以有今天,也是南唐一干遗臣后代不甘心扶助起来的,还有与那个王爷的串谋教导,但不能不否定她本身就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女人,否则都不会让石坚头痛。

她刚将齐耿送到门外,就到后面有响起。当然厨房里的火不大,几下就扑灭了。李织可没有象那几个护院的想法,认为是闯进了小偷。这明显是故意纵火,好借机逃脱?现在天冷,地上结着霜,她立即从月季花后面看到了石达龙的脚印。

她立即就想为什么他想要逃?然后想到刚刚自己与齐耿的谈话,然后立即打着灯笼在这几个房间里面查看,一下子就现了石达龙留下的暖壶。

当时她还没有想是谁没有事做,到她床下边听床,但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与齐耿讲的话,全让这个人听到了。所以他才后怕,不要命地逃出去。如果他把官府引来,那自己不要说大业了,马上就要抓起来。

于是立即撤退,乘着江府还没有关上城门时,逃出江宁府,并命人追上齐耿,将这个消息通知他,叫他立即兵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抓到人,也不能明石达龙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张士逊不敢大意,立即写了奏折京城用八百里加急汇报。同时将江宁府城门关闭,在城中搜捕,可这有什么用?难道那些天理教的人在脸上写着字,告诉他们我是天理教的人?

官兵将江宁府闹得鸡飞蛋打,结果个邪教的人都没有找出。

石坚后来叹息虽然石达龙与张士逊都有很大的功劳,但他们都没有做好。石达龙不说了,他当时吓坏了果不是躲藏,而是选择想办法连夜通知官府,或随便在街上找到巡逻的官兵,就有可能将李织抓个正着。而张士逊当时不是慌忙是立即通知宣州的各级官员,特别是通判本身就有对齐耿的监督权,就是齐耿赶回去,做乱也不会那么快速得逞。还有江宁府外驻扎着许多禁军,以及厢兵,立即对他们进行换防么后来的事情也会轻微。

结果到了傍晚,城中秩序大乱没有结果。这时候张士逊除了急忙通知朝廷外,还有一件事做对了将城门关上,不然大量叛党混进城中面才真正无法挽回。

不过城中乱归乱,一是张士逊名声好,老百很爱戴,二是听到邪教想要谋反,因此很配合。没有人有怨言。这时候也正值隆冬,天黑得早,闹哄哄地一天就结束了。

城外有人更急。那就是齐耿与李织。齐耿几乎马不停蹄地往宣城赶,如果张士逊醒悟过来,就是在路上拦不到他,通知了宣州各地官员,他造反的难度也会增加。甚至可能失败。

当然李织更急,这一次就如萧小一所说,她几乎将天理教所有的人都带了过来,分散在各个参加天理教的大户人家与产业里,特别是王林那个铁,里面藏着两万多经过训练的土著人战士。还有驻扎在江宁郊外的禁军,也早让她钻得千疮百孔,等待随时作,一举拿下江宁城。

这回好了,一个偶然的失误,让她前功尽弃。这还是张士逊现在自己也慌了手脚,否则他对军队进行大量换防,并且收缴他们的武器,那么她的大事去了大半。

没有办法,计划不如变化。于是她下令立即举事。

于是驻扎在江宁城外的许多军队开始出现了自相残杀。有的是上级武将直接带着士兵用朝廷不军饷,加上他们本来把粮食都在暗中克扣,还是打着朝廷不出粮食的名义,使士兵怨气冲天,带着他们造反。还有的是下级武将直接击杀上级武将,说他们在吃鱼吃肉,自己这些人连饭也吃不上,鼓动士兵造反。

当然也有许多还是忠于大宋的官兵。可现在自己人杀自己人,也不知道那个是反党,那个是好人。根本没有办法组织起来,平灭叛乱。张士逊站在城头上,看到城外到处都是火光,士兵奔跑的身影,还有喊叫声,哀号声。这回他完全相信石达龙的话了,可他都吓呆了,靠在城头上,连一个话都说不出来。

第二天一早,经过一夜的奋战,天理教终于将城外所有的军队控制住。

李织下令攻城。

现在军营里就有攻城的武器,还有炸药。于是一个个叛党抬起云梯开始攻城,同时名目张胆地在城墙下边挖地道,想学着石坚用炸药将城墙炸倒。

不过这时江宁城也有驻防的军队,还有城中可是住着无数的豪富贵人,他们家中也有家丁护院。这些人同样也不愿意天理教攻进城来。立即自地组织起反击。

看到损伤严重。李织下令停止进攻,可是城外李织组织好的教徒还有那两万多土著人战士,也赶到了江宁城。虽然这时江宁城不小,但比起朱元璋时重修的江宁城,还小了许多,只不过侥幸的是江宁城作为六朝古都,城墙比普通的城市城墙高大许多。这么一来,整个江宁都被叛党围了起来。

张士逊无可奈何,现在只好守城吧,另外等待朝廷援兵到来。江宁府可不是信州,如果丢失,那么对宋朝将造成无比的震动。

天再次黑了下来,然后水西门终于出了漏子。刚刚在守城的士兵吃晚饭的时候,突然在守城的士兵中出现了大量的士兵以及一些商人的家丁,他们举起了手中的兵器,对没有防备的其他守城将士展开了屠杀。

同时水西门的城内涌来许多家丁,一路烧杀。

不到半柱香的功夫,水西门失守,被城内埋伏的叛党将城门打开,城外的叛军也源源不断向城中杀进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更多,支持&-<>-&!)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