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启蒙大宋 > 第十章 徐硁买书

第十章 徐硁买书(2 / 2)

“四郎不得无礼,这位小哥不要理会那厮,老夫与那张公信曾在三十年前战前共事过,也算是生死之交。”

骑马的少年,这时赶紧下马来到老者的身前欠身行大礼,那老者心中惊奇,怎么这少年行此大礼难道是张公信的子孙,老者起身还礼。

“丁相公和我进城吧,要是我外祖父知道遇到他的生死之交,却让他在我面前走脱,以我外祖父的脾气,我想今天怕是要被罚五鞭那是好的了。”少年郎就是徐硁,他走在路边慢慢晃悠刚好听到提及自己的外祖父官职,又听到不走扬州转走泰州心中更是好奇。

“原来是公信兄的孙辈,好好好。”那老者定是位居高职的人物说话自有气度,“不瞒小哥,老夫因罪被贬不愿牵连旧友,小哥善意老夫心领了,就要不要去叨扰他了,既然刚才小哥行此大礼,作为长辈老夫也有所馈赠。”丁谓转身走向马车,在后面的箱子中一边找书,一边问道,“小哥怎么称呼?”

“姓徐单名一个硁字家中行四。”徐硁此时好像想起来丁谓是谁了,不就是当年修皇宫一举三得的那位宰相,自己三年前在江宁府学画时就听到百姓谈论前任知府能力出众,怎么到了宰相位置还能说贬就贬呢?

“四郎,这有老夫的诗集和自己做的经义注解都送给四郎了,希望四郎他日能够高中进士。”丁谓本想给其中一份让少年来选择,但是想想自己的处境何必为难一个少年人。

“不敢欺瞒丁相公,我现今跟随金陵徐公习画,未能系统学习制艺,我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丁相公见谅,能不能将当年您修建宫殿和治理江宁水灾的图纸和管理笔记送给我,要是小子说错了话请丁相公勿怪。”徐硁很想看看当年一举三得这个成语的现场,但他发现丁谓脸色有些为难,难道自己真的说错话了。

丁谓不知道这少年为什么想要当年的笔记,他自视甚高却经常被人说有才无德,因此对这些管理笔记早就扔到一边只想出诗集,在如今的时代,文人不管你有没有管理才能或者治理一方能力,只要能赋诗填词就是大才,竟然有人想要自己的管理笔记也是稀有,“罢了罢了,这些旧物不知放在哪里了,一时半会找不到的,这两箱子的书那就都送给你了。”

徐硁也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人家先送两本书已经可以了,竟然最后送自己两箱子书,要知道一本书的市价是很贵的,特别一些孤本那更是价值连城,“丁相公这是折煞晚辈,这礼太过贵重我不能收,我还是拿相公赐的诗集和经义吧。”

丁谓觉得这少年很稚气和诚实,很是喜欢,自己也不能再此处耽搁太久,挥挥手叫来两个仆人将那盛满书籍的箱子卸下马车,“长者赐,不可辞。你是老夫好兄弟的孙子,这些书籍更是老夫对你的期许,望你早日高中,况且老夫去雷州路途遥远,这两箱东西带着也是累赘。”

徐硁更觉得自己刚才索要笔记的想法有些过分,突然想到刚才其中有人提到盘缠不够,自己可不可以买下这些书呢,自己先走向其中的一名护卫耳语了几句,那护卫回身马上将包袱中拿出一个锦囊递给徐硁。

“丁相公不满您说,我是商贾之子,想来觉得人与人之间除了信任更应当让两方互赢,这样才是长久合作和友谊的根本,这里有官锭一百两,权当是这些书本的稿费,丁相公觉得如何?”

丁谓本有些不快,怎么一桩文雅之事变成如此市侩,但想到自己的处境刚想说话,徐硁又说,“丁相公不要介怀,这不是买卖而是稿费,以后我会将丁相公的这些书印刷发行,想让天下人都知道丁相公的才学。”

丁谓眼前一亮,能有人替自己印刷发行真是再好不过了,想想自己以前那些讨好自己的人现在都将自己的书丢弃,让大家来评论我的才学吧,一个身影出现在旁边顺手接过锦袋,“我替家父亲谢过徐四郎的稿费,家父亲也希望能早日见到书籍发行,这真是有劳徐贤弟了。”

丁谓看到自己的儿子接过银锭,很想阻止但是想到后面路途艰辛还是罢了,向徐硁点头说道,“那老夫就谢过四郎了,我们休息差不多了,可以启程了,就此别过,四郎还是早些回城吧。”

徐硁再次行礼本想将他们留下,但是想到还不如赶紧通知外祖父,让他去江边拦截才是最佳方案,徐硁再次行礼,“长者请多保重。”

丁谓挥挥手上了马车,一行人也各自行装完备沿着大道向南而去。

徐硁对身边一护卫说道,“张炳,你速去我外祖父府邸,说丁谓丁相公正在去泰州渡口路上,其他不必多说,然后回来带一辆马车。”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