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启蒙大宋 > 第136章 煮酒论英才

第136章 煮酒论英才(2 / 2)

徐硁打了个酒隔,“是,也不是。”

“不要卖关子,安石。”崔白喝了一盏,当年应天评比他也想去的,可是家中老父卧病在床,只能错过一画成名的机会。

徐硁看了一眼崔白,“郭熙,有三个优势可争第一人,名师,郭熙师从范宽,许道宁和燕肃,这几人画法各有特点,他已经吸收的七七八八了;身份,现在晏殊的小女儿看上了他,虽然晏殊看不上他,但现在还是力捧他的,当然这是往好的说,万一他俩闹掰了,晏殊也不介意再打击他;理论,郭熙这小子,善于学习画技的同时对于画技的总结和提炼,并完善出相应的理论,他由能从这里找出绘画的新支点,这是其他人从未做过的。此三点,他是未来第一人有七成把握。”

在座几人都点了点头,画家他们从来都是以画为主,鲜有对理论上有所建树,即使是徐崇矩也仅是对自己的画作进行总结,没有对当世的绘画流派进行系统的梳理,评比,提炼和升华。

徐硁给自己倒上新酒,“这二成的翻盘呢,就是在座的崔兄了。”

崔白看着自斟自饮的徐硁,一把抓住徐硁的手,“安石,取笑与我。”

徐硁哈哈哈大笑,赵昌和俞谨都非常不解,大家昨天根本就没有听过崔白之名,但是徐硁既然能把他留下来吃酒,说明很看重此人。

“刚才说了那么多,都是外因,真正决定画品的其实只有一点。”徐硁看了在座的几位。

“天分!”赵昌和徐硁同时说出。

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哈大笑,碰下酒盏随即饮下。

“我很看重崔兄的天分,并非说笑,崔兄天分十倍与我,我深信郭熙二十年后的对手只有你一人。”徐硁慢慢给崔白倒上一盏。

崔白从来都是力争上游的人,他心中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这团火焰在徐硁的注视下好像浇上火油一般迅速膨胀,“借四郎吉言,崔白必定不会让各位失望的。”

徐硁和崔白相对而饮,“郭熙的天分与你不想上下,我现在给你创造了最后一成机会,郭熙此番来扬州,我希望崔兄放下身段,好好向郭熙学习,郭熙天性使然,从不介意与他人切磋画技,只要崔兄借此机会能够达到郭熙七成水平,好好琢磨如何在提升一个层次,那么崔兄便有三成的机会问鼎第一人。”

赵昌点了点头,通过半天的了解,他已经发现崔白天分异常的高,要是崔白年轻十岁,他肯定愿意收他为徒。他又看了看徐硁,“不知四郎的新绘画指的是什么?”

徐硁指了指俞谨,“刚才说了,我们的绘画到现在都是一条路子,我想在开辟一条新路,我想将绘画与工艺以及医术相结合,我的绘画将以人物写实为主,不会再以取悦文人的欣赏来绘画,我以后会给不同阶层的人绘画,官员,大商贾,小贩,军人,乞丐,病人等等都是我绘画的对象。”

崔白觉得这只是绘画的对象发生变化,没有从画法上的改变,“四郎,一气说完,又开始卖关子。”

“哈哈哈,崔兄,让小弟润润嗓子,还有就是绘画媒介的改变,我中原绘画的媒介一直是以水为调和剂,中间虽有其他东西的添加,但都如浮云一般很快消散,敦煌学习期间,我发现蓖麻油对于矿物颜料的调和十分的顺滑,颜色饱满且容易覆盖,这是水来调和永远达不到的,我此前已经试验了一个月以油为媒介调和颜色,崔兄,等我说完,发现油的调和比水的调和更加的温润,更加的流畅,这种画我打算命名为油画,当然我还有版画,我们对于版画太过轻视,版画和印刷其实有非常大的作用,这也是我以后研究的方向。”

崔白摇了摇叹息说道,“可惜郭熙那小子还在路上,没有能够听到安石这番见解真是今生所憾哪。”

郭熙站在窗前望着明月出身,忽然打了一个喷嚏。

“淳夫,天气寒冷,别受了风寒。”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