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启蒙大宋 > 第158章 盐业学堂

第158章 盐业学堂(2 / 2)

徐硁看到晏殊坐在马扎上,就知道有事情,他拿着几串烤鱼和鱿鱼走了过来,晏殊示意徐硁也坐下,昨天朝廷发文催他回东京,淮南路和京东两路大旱,朝廷需要赈灾的地方太多,晏殊作为参知政事必须赶回东京处理,不过晒盐的数据已经大体上核算完成,现在晒盐的亩产稳定在四百斤,随着工艺的改进和技术革新,这个产量完全可以在增加一百多斤,自己可以说圆满完成这次任务,这也算是给旱灾带来不多的补偿吧。

晏殊拿着烤鱼吹了吹,想咬却又下不了口,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安石,明天我就回东京了,有我在这里的时候,龙骧军不敢造次,我这一走,龙骧军必然要求驻扎到岛上,政事堂对你可没有对我放心啊。”

徐硁知道正事来了,半个月之前龙骧军到达海州之后就要求驻扎进岛上,被徐硁拒绝了,他觉得这一千人驻扎在岛上必然会在造成晒盐方法的泄露,因为,他对禁军本就不放心,这群人给了钱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何况这么大的利益诱惑。还有就是现在郁洲岛五里之内禁止任何渔船靠近,这一千多人的补给都需要从外面调运,这些船只谁知道有没有其他密探,徐硁要查的话必然和禁军有冲突。

徐硁想了想只能把后面的计划提前拿出来,这个计划本是徐硁想在从朝廷身上划一刀的筹码,他一口咬下半条鱼肉,“安石知道晏相公为难,但是晒盐乃是大计,现在越少的人接触越好,所以龙骧军要一定驻扎的话,那就驻扎在北边的鹰游岛,那里与郁洲岛仅相隔不到二里,有什么情况他们也能够及时赶过来。”

徐硁吃下另外一半的鱼,然后将签子插入身边沙子中,他拍拍手说道,“为了让相公放心,我打算在这个岛上建立一个盐业学堂。”

晏殊将签子扔入火中,楞一会儿,“盐业学堂?”

徐硁点了点头说道,“盐业学堂,政事堂以后必然会将晒盐扩展到全国,那么就需要晒盐的人才,晒盐可不住煮盐那样简单,晏相公这两个月也看到了,这需要很高的技术性,至于学员,由政事堂选择学员,这个我不插手,在这个岛上学习一年时间,然后派送到各个盐田指导晒盐。”

晏殊觉得这个方法很可行,他还想回去研究下怎么讲这个技术推广出去,他本来是想将这岛上晒盐的盐工作为种子,外派到各个地方,但这里才三十几人,能派到十处盐田就不错了,现在看来徐硁的方案才是最合适的。

“这个方案很不错,就按你说的办。”

徐硁知道这个方案一说出来,晏殊必然答应,“盐业学堂的院长我想让贾宪担任,毕竟他是这里最熟悉晒盐的。还有,我的这些盐工有识字的可以作为教员使用,不识字的作为这个盐场的盐田管理人员,我打算明年开辟出一千亩的盐田出来,给新来的学员实际操作使用。”

晏殊心情大好,一口气将冒着热气的生蚝吞下,“这个没有问题,贾宪,老夫本就打算举荐他,盐业学堂的院长就怕低了一点,至于这些盐工的功劳,老夫也会上报。”

徐硁笑了笑,最基本的谈完了,接下来谈谈最根本的东西了,“学堂中学的东西要保密,即使有些书籍被偷走了,他们也看不懂,这样就需要改革度量制度和符号标识。”

晏殊点了点头,徐硁考虑的十分周全,“安石果然心细如丝,只是度量,这是司天监本职工作,你如何改革?”

徐硁拿起签子,将签子折去一段,“大宋的长度度量单位是寸,尺,丈,里,比如这签子原本是一尺,我现在去掉一段,依然按照尺来算,如果对方不知道其中奥秘,即使得到晒盐的数据,依照书本晒制也必然出错。况且贾宪本就是司天监的人,他要改革名正言顺。”

晏殊心中盘算,这样看来的确是合情合理,只是他心中有一个疑问,难道以后全国度量制度都要改变么?“仅仅制盐上度量改革,势必会和其他的度量相冲突的,这又怎么办?”

徐硁看出晏殊的疑惑,“大宋的度量制度说是统一,其实根本不一致,有的地方还在使用唐尺,甚至汉尺的都有。还有现在对于卤水的度数从来都没有刻度可查,比如海水的容量和土地的占用数值现在过于模糊,而且随着工艺进步,现在的寸过于的大了,这会造成很多数值的不精确,刚好借助这次晒盐,全面改革下度量制度。”

晏殊一边揉了揉额头一边听徐硁对于未来发展的建议,徐硁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实行起来却又很大的阻力,毕竟大宋对于市场的管理没有深入到这个层面。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