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启蒙大宋 > 第189章 教育新航线

第189章 教育新航线(2 / 2)

燕肃从容的站了起来,他环视了底下六十余位教师,“老夫今年七十有二,但至今一无所成,所以夜深人静的时候,老夫时常问自己,我读书究竟是为什么,我考科举究竟为什么?”

底下的一下子一片死寂,原本还是兴奋的教员,各个都在思考。

“老夫见过太多的才子都折在科举这颗独步桥上,见过太多奇才被折磨的全无灵性,见过太多失意人经不住打击从此消沉。老夫没有说科举是不对的,它的确是最公平的选官考核机制,但是真的人人都适合科举么?”

“老夫这次受徐小弟邀请来扬州治学,不会遵循以前的治学方法,就当老夫为大宋的教育来探探路,只要老夫还活着一天,老夫就拼了命也要为大宋的学子找一条安身立命的出路。”

燕肃亢奋的表情感染了下面不少教师,他们都是都不是庸才,只是科举这条路过于艰险,但是也有人提高了警觉。

“下面老夫宣布我们的学校叫扬子学堂,扬子学堂将实行九年教学体系,分为五年制的初学教育,四年制中等教育,……”

这哪是改革,这是革命!

华夏实行了一千年多年的官办太学教育和民间私塾教育终于迎来了挑战,教育的目的也不再是为了培养官员,而是将民生为教育目的,最重要的是儒学作为教学主体模式被完全打破,如果说初等教育中儒学与数学,美育同为重要的基础课程,那么到了中等教育以上便完全变成了副课。

燕肃将三页纸的实施纲领宣读完后,底下一片哗然,不少人还是碍于燕肃的权威在低头交流,但是有的人却坐不住了,孙复首先站了出来。

“燕公,学生对您有如此勇气去探索新教育深感敬佩,但是儒学乃大道之学,岂能草草放弃,还是在孩子最叛逆的时期,天理人伦,君君臣臣,唯有不断深化才能让他们牢记一生。”

胡瑗与孙复志趣相投,他也有儒学的教育疑问,他和徐硁研究分阶段教学和分课教学有一段时间,在这次实施方案中很好的体现出来,但是他和徐硁可是从来都没有谈论过女校的设立。

这时徐硁必须出面回答孙复的问题,燕肃毕竟是老人,说了这么长时间需要休息,况且孙复的这个问题也是徐硁最头疼的问题,必须有他出面解决。

“孙老师,在座的各位,徐某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不待下面有人回答,徐硁继续说道,“先帝有首劝学诗,我这里就不背了,我觉得先帝说的很对,读书就是让自己过得更好,只有学习我们才能有温饱,比如这次旱灾,要是我们通过学习能知道如何将长江的水快速的运到地里,我们也许就不会挨饿,要是我们通过学习培育出抗旱的稻苗,我们也许不会挨饿。只有学习我们才能有高楼,比如眼前的学堂,要是我们不知道杠杆原理能建成这样的三层高楼么,要是我们不知道记里鼓车,我们怎么铺设笔直的马路。只有学习我们才能更加帅气靓丽,要是没有丝绸技术我们哪能如此光鲜亮丽,要是……”

燕肃看到下面一片惊愕的表情,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不能再让徐硁瞎说了。他咳嗽了一声。

徐硁正讲的兴奋呢,他知道讲大道理他是说服不了前面的人精,只有一个让人可以,那就是皇帝,虽然大宋的皇帝备受束缚,但是再束缚他还是皇帝。

徐硁这时感觉到脚被人踩了一下,他转头一看,发现燕肃正阴沉脸,他急忙尴尬的笑了笑。

燕肃站了起来说道,“虽然安石对先帝劝学诗理解有点粗鄙,但是大体方向是不会错的,我们学校就是秉承先帝意志为民生而设。”

下面的教员还以为燕肃会驳斥徐硁,没想到这两人是穿一条裤子,看样子这改革是不能质疑了,谁要质疑那不就是质疑先帝么?

几个小孩子趴在墙头上,看着燕肃演讲,他们懵懂的小船一下子被风吹偏了了航线。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