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启蒙大宋 > 第204章 这钱花的不亏

第204章 这钱花的不亏(2 / 2)

徐硁被这句话问的一愣,扬州学堂现在是步履维艰外加强敌环伺,稍有不慎便有倾覆之险,徐硁之所以来到东京送钱给赵祯,就是想从政府层面寻求支持。王立他是了解的,从疫情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害怕麻烦的人,虽然他们在扬州互相成就对方,但还不到这种拔刀相助的地步,况且以他现在的身份也没有必要向自己示好。

王立见徐硁不说话,知道他的疑惑,“我家菲儿将会去扬州女校学习,这样也能和宣儿多处处,离开远了就生分了,但是她一个人去我又不放心,所以从家中想选出几个男子过去照应一下,你可不要想多了。”

徐硁知道王立这就是在支持自己,只不过找了一个由头来搪塞罢了,但是聪明人谁还看不出来么?

“徐硁多谢王相公。”

王立呵呵笑道,“谢我什么?老夫没给你什么,老夫只是希望以后我王家万一败落了,你能够伸手拉一把就行。”

《战国策》中“君子之泽三世而斩”,民间常说富不过三代,名门世家能经历种种劫难而矗立数百年,他们在传承上必有其独到之处;不少一时富贵权倾朝野之人看似也能闪耀数十载,但百年之后谁还记得此姓,更多数的宗姓都如烟花一般一闪而过。

王立出身并不是太原王氏这类名门望族,他的宗族在汝州其实是外来户,他的祖父曾给随太祖南征北战,最终战死在太原城下,太祖仁德将孤儿寡母安置在汝州给足钱财并好生照料,王立父亲不满足做一个富家翁,他着力培养王立兄弟,并与汝州地方大族联姻,王立的夫人便是颍川荀氏的旁支,王立也是几经沙场终于在大中祥符三年考中进士,但整个家族的第三代完全忘记了初代的艰辛,已经坠入了花花世界,所以王立将希望寄托在岁数还小的第四代。

徐硁急忙起身,躬身说道,“敢不从命。”

王立示意徐硁坐下,这等场合又不是在交代后事,随后终于进入家宴的欢乐氛围。

离这里不远的夏府也是灯火通明,如果说王立看好十年后的徐硁,那夏竦对庞籍的明天更加看好,在大宋很少有人能在一个地方坐满四年知州,这既不符合朝廷的规矩,也是对个人前途的抹杀,但庞籍显然不属于这一类,他自己也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回到中央必被重用。

早在十五年前他就非常看好庞籍,庞籍与夏竦年纪相差不多,但庞籍对夏竦以师相待,海州知州正是由夏竦举荐,庞籍才能担此大任。

“醇之,你在海州的政绩官家是大加赞赏,此次回京官家必有重用。”夏竦举起酒盏。

庞籍赶紧举盏相迎,“庞籍不才,全靠相公照拂。”

夏竦摇了摇头,“醇之之才乃宰相之才,夏某只不过是顺势而为,海州虽是青云梯,但脚下便是万丈深渊,今日成就全靠你自己努力所得,夏某岂敢居功?”

庞籍想要说话,夏竦伸手制止,然后对侍女说道,“你们下去,房外也不要有人。”

四个侍女慢慢退出房间。

“醇之,九月海州之变真的是契丹所为?”

“回相公,这件事一直是张副都知督办,不过据下官所查,实乃党项人所为,他们只不过是借着契丹名头行事,不过幸好党项密探皆以伏诛,晒盐秘籍应该没有传出去。”庞籍对于九月初九海州之变也是措手不及,幸亏自己一向稳重没有被假象迷惑,他的布置让党项接头的密探以为任务失败,暂缓了一天行动,不然他们肯定能够逃出海州,到那时,别说回京高升,自己都有下狱的可能。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时大家都要登高赏秋和感恩敬老,他正在桃花山上与老者赏秋,这时云台山上有黑烟冒起,他知道郁洲岛可不是轻易能烧起来的,他思索一会儿,立即在桃花山上燃起黑烟,将几百贯买来写诗词的文具全部点燃,并让随从赶紧到临近的孔望山也放火起烟。

党项密探本制定一柱黑烟为成功暗号,怎么到处都在燃烟,难道汉人的重阳节有燃烟的传统么,这到底是成功了还是没有成功?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