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武侠修真 > 骑驳风云传 > 第四回 天不绝人,驳初见,修真阳(二)

第四回 天不绝人,驳初见,修真阳(二)(1 / 2)

岩石、巨树绝不稍作停留,杨应尾感觉过了很长时间,又觉得只是片刻,下坠速度越来越快,“轰”的一声巨响,杨应尾便人事不知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杨应尾醒转过来,略一睁眼,感觉阳光耀眼。

他全身湿透,双腿寒冷彻骨,再凝神一看,却原来自己是趴在一个水潭边,下半个身子还泡在水里。杨应尾想要爬起身来,可稍微一动,那四肢百骸如同散架一般,感觉一身酸麻痛楚,难当之极,而且还冷得厉害。

杨应尾咬牙勉力爬到岸上,此时头脑中依旧晕晕乎乎,回头一看,见水潭中间漂浮一黄色之物,依稀便是随他坠下山崖的那匹马儿。此时在水面上一动不动,水面之下,不时还有血迹冒出,染红周边一小片潭水,看来这匹马儿已经死去多时了。

杨应尾抬头往上看,一道白色的瀑布自崖壁中间流下来,如匹练一般,哗哗做响,坠入潭中。他稍一转念,便想到这个水潭应该是瀑布千百年来冲刷形成的,水潭也不是很大,瀑布的水流冲击下来,水中纹浪向四周扩散开来,也将自己推到了潭边。他抬头再往上看,但见悬崖陡峭,直插入云气之中,云气之后,便什么也望不到了。

回转身来,竟然看到红花绿树,碧草茵茵,杨应尾起初尚在疑心自己已死,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可他记得所读佛经中说“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称“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这里显然与经中所述不符,他又怀疑是在梦中,可身上酸痛的感觉,却又是如此真切,便知眼前所见并非虚妄。

只是目前已是初冬,杨应尾在坠崖之前,明明看见白雪遍地,而此时此地却宛如身在春日一般,难道是自己已经昏睡数月?环目四顾,但见翠谷四周高山环绕,山头之上,隐隐能看见白雪晶莹,杨应尾便知确实是在冬天,这片地方是因四周高山拦阻风雪,阳光雨水充足,无寒气侵袭,草木便能得以四季生长。

杨应尾再看瀑布上方,还是只见白云缭绕,不见山顶,他不禁打了个冷战。此事说来实在是险极,从万丈高崖之上摔下,能得生存者,可能万中无一,若不是这崖下正好瀑布冲刷出这样一个深潭,杨应尾与那马便会成为一团肉泥。

崖壁之上,多有突出的巨岩、横生的大树,若不是那马一跃而入,远离崖壁,只要碰到,便是粉身碎骨,即使只是挂到一点,必然也不会是杨应尾安坐马上,有可能是分开跌落,也有可能旋转而成马在上而人在下了。

倘若是杨应尾一人跃下,虽是有可能也落入水中,但血肉之躯,如何能承受那万钧之力?必然是如现在那马儿一般,变成血肉模糊的一团,现在是马先行落水,承受了那万钧冲力,才使得杨应尾却侥幸得生。

真是老天不愿忠良绝后,冥冥之中,自有天公主宰!

杨应尾看见岸边有两个包袱,正是自己和义父的,忙跑过去捡了起来。他一想到义父,担忧之心大起,便想觅路出去,寻找义父。

当下也顾不得一身酸痛和身上寒冷,将两个包袱分左右挂在肩膀上,便往东面行去,途中见草地上有七八头野山羊正低头吃草,树上也有十余只猴儿跳跃嬉戏,见了他也不惊避,还都抬头奇怪地望着他,想来应该是这地方亘古未有人来,这些生物亦不知人为何物。

杨应尾往东走了两里多地,遇到一座高高的山峰阻住去路,山壁直上直下,决计无法攀援,便转而往南,情况也是这般,杨应尾放眼一望,四周雪峰插云,险峻陡峭,自己所在的山谷,就如同在一个天然大桶的底部,哪里还能出得去?

一阵轻风吹来,杨应尾觉得奇寒难耐,才想起自己衣服尽湿,打开包袱,里面的衣服也已全都湿透。他看见前方有一大块巨石,走过去将包袱中自己与义父的衣服取出来,摊开放在岩石上面晾晒,那本父亲的自书年谱裹在那百兽袋中,倒是没有被打湿。他将身上穿的衣服也全脱了下来,赤条条的倒不如先前之冷。

有三两个小猴好奇,从树上跃了下来,在他身前七八尺处站定,歪着头打量着他,可能是奇怪为何他身上光秃秃的,一毛不生。杨应尾怕它们夺衣撕书,便拾了石子,靠着巨石,虚扬一下,那几个小猴吱吱叫了几声,又蹿到树上去了。

杨应尾依石而坐,迷迷糊糊中又昏昏欲睡,见有一只黑色大鸟,怪声戾啸,从天上滑翔而下,铁爪如钩,抓向地面上一个人,那人抜足不停奔跑,偶尔回头一望,杨应尾看清这人面庞,正是义父。悚然而觉,杨应尾发现自己靠岩而卧,手中的石子已跌落在脚旁。抬头见日已居中,估摸已是正午时分,岩石上的衣服差不多已经晾干,幸而那些猴儿没有过来捣乱。

最新小说: 封弦唐千缈 封弦唐千缈 神级相师 最强时空建筑师系统教化诸天 修真建筑师 五行山异妖志 仙道长歌 超级手机系统 七星珠 神洲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