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武侠修真 > 猛萝降世 > 第五十五章:明尊降世录

第五十五章:明尊降世录(1 / 2)

最近几年以来,对于元廷的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来说,只觉得异常窝心。

自从前任丞相脱脱被贬,尔后又莫名身亡在云南后,他治下大元朝的日子,就如同王小二过年一样,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先是正在中原一带和明教起事部队作战,掌管天下兵马的大元帅汝阳王察罕·帖木儿,也上了奏折表示自己要辞职不干了,不再为你们黄金家族效力了。

皇帝顺水推舟一口应允,没想到派去接替他的两个人,却一个比一个烂,张良弼还说可以算是中规中矩,但后面的李思齐怎么回事?

就连向一群泥腿子发动进攻的勇气都没有吗?简直给我堂堂大元,横扫天下的蒙古军队丢尽了脸面。

幸好那些泥腿子还算识相,老老实实的呆在自己的范围内,也没有大起干戈,这才让皇帝感觉到一丢丢的心安。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更是一个让蒙古人,不仅仅是皇帝,乃至其他的蒙古贵族,都感觉是最糟心的一年。

南方那些明教的泥腿子们,终于开始了北伐他们堂堂大元朝。

此时此刻,哪怕是草原上最愚昧的一个牧民,也都知道,他们蒙古人在中原,作福作威的好日子,已经不长了。

从夏天到冬天,不过是短短四五个月的时间而已,李思齐就被人赶的 鸡飞狗跳,狼狈不堪。

别说是原来的河南前线了,就连李思齐的老巢陕西那边,都让明教那些泥腿子夺走了。

还没等大都的皇帝和蒙古贵族们反应过来,明教的大部军马,就已经开至了离大都城不到百里的位置。

大都城一日三惊,皇帝追问时任中书左丞相的权臣哈麻,李思齐到哪里去了?

哈麻跪倒在地,痛哭淋涕,告诉皇帝,李思齐他不当人子,眼见形势不妙,已经投降了明教大军云云。

“呵呵!真的是好极了。”皇帝听闻后,却并没有太多的恼怒,反而自嘲般轻笑道,“不愧是朕亲自己挑选出来的,军马大统帅。”

“这份见风使舵的本领,就远远超过他人。罢了,卿家也回府准备一下吧。”

“我们蒙古人遵从长生天的意志,从草原南下,据有天下也近百年,是时候返回草原了。”

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虽然昏庸,却并不愚钝,否则即位之初,也不能扳倒权臣伯颜亲政,并且重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朝政,史称“至正新政”。

只是和历史上的所有的前辈天子一样,眼见自己的辛勤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变得逐渐怠政,只知道沉湎享乐。

此时眼见天下形势已经无可更改,明教军马都快要踏马大都城,早年的睿智暂时回复,顷刻间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中原这个大副本,反正咱们蒙古人已经玩腻了,不玩了,以后就随便你们明教的泥腿子们折腾去吧。

我们蒙古人,要退回到初始城去了,有本事你们来推塔口牙!欢迎来搞……

逃跑小能手“元顺帝”,一夜之间就从大都消失了。

所以等到朱元璋听打探消息的探马,回报说元帝已经弃大都城而逃的消息时,还有些无法置信。

倒是被小昭派到朱元璋身旁的刘伯温,抚须而笑,对此似乎没有丝毫的意外道,“蒙古人以异族之身,侥幸入主天下将近百年。”

“只怕历朝皇帝,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被汉人驱逐的情况。是以肯定早有遗训,一旦事不可为,就立马返回草原,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朱元璋闻言若有思索,呵呵冷笑道,“只怕他们还以为,我明教也会像历代一样,在他们退到了草原后,就拿他们没辙哩。”

“可惜我们教主乃明尊降世,雄心之壮,并不逊色于他们的成吉思汗分毫。”

他点到为止,随即貌似不经意般询问刘伯温道,“下了大都城后,蒙古人自此必定丧胆,诸多地方都可以一檄而定,我教也可自称奄有天下了。”

“此后的重心,必定转向新朝朝政。伯温兄深受教主器重,未知日后高居何职?”

刘伯温指着朱元璋哈哈大笑,揶揄道,“要说教中最受教主器重的人是谁?还能有超过国瑞老弟你的吗?”

“你是第一个受封国公爵位的,又是实封掌管兵马的第一位副教主,哪怕是教主的师弟张无忌,一众左右使者,法王,散人也都没有这等的殊荣。”

“现在你倒来取笑刘某人?”

朱元璋静静的望着刘伯温,双眸含笑,并不应答。

刘伯温笑了好一会儿,才正色道,“教主并不以刘某来迟,知我性情刚毅,许以御史中丞,纠察天下百官。”

朱元璋心中一惊,他知道眼前这个文绉绉的老头子,既心细如发,又疾恶如仇,偏偏才学出众,很得教主的信任。

教主让刘伯温纠察朝廷百官,真可谓是知人善用,只是日后这新朝的大小官员,怕是都要夹着尾巴做人了。

就连他朱元璋,从此以后,也要小心行事,否则一旦被人告发,哪怕最后不了了之,毫发无损,并未受到惩罚,也会颜面大损。

最新小说: 封弦唐千缈 封弦唐千缈 神级相师 最强时空建筑师系统教化诸天 修真建筑师 五行山异妖志 仙道长歌 超级手机系统 七星珠 神洲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