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大宋皇家发行商 > 第82章:南北之争

第82章:南北之争(2 / 2)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说到北宋的南北之争,就要从源头说起。

众所周知,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承的是后周的政治制度,所任用的也都是后周的官吏,如范质等人。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北方人。

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宋太祖和北方功臣集团私底下有过约定,“南人不得为相。”有说法是宋太祖在政事堂专门设置有碑文,但说法来自北人趣÷阁记,可靠性存疑,大概率是口头承诺。

这一条有些类似于汉高祖刘邦当年和武将军功集团作出的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白马之盟在刘邦死后,吕后就让自己的几个兄弟为王,刘氏不得为王的盟约被突破。而后晁错卖爵实边,更是打破非有功不得为侯的盟约。

晁错之死其实比较复杂,虽然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但他却得罪了整个功臣集团,不能够把罪过全部推在汉景帝一个人身上。汉景帝要平七国之乱,必须借助功臣集团的力量,只能够牺牲掉晁错了。只不过腰斩弃市还是过于让人心寒。

说回来,随着宋朝逐渐平定南方,南方各个朝廷的降臣先后进入朝廷,太祖时期还维持着宰相尽北人的格局,在太宗时期已经被破坏,但是这个时候宰相也基本上是北方人,只有一两个例外而已。

变化主要在真宗时期,南方人不得为相这一点被完全突破,尽管北方人依旧占据着政局优势,但是如王钦若等南方人也先后进入执政之位。

南方群体的扩张,引起北方群体的不满,真宗时最激烈的冲突,莫过于澶渊之盟时的迁都之议。

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枢密副使陈尧叟是四川人,提议迁都成都。寇准自己是北方人,力主亲征北伐。

南北之争已经在事实上影响到国家大政方针,影响到整个国家利益。澶渊之盟后王钦若说寇准是将真宗视为赌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寇准因此被贬,成语孤注一掷便是出自此处。

接下来天书下降等一系列事情,都可以视为南方人为了争夺权力而与北方人的斗争。因为渠道不正常,所以南方士人的名声不怎么好。

相比较于这些政治事件,有一个大势是无法忽视的,那就是宋朝经济南强北弱,有钱也就意味着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放在学习上面。

南北之争最大的交锋其实是在于科举上的比拼。

太祖时期科举次数虽然多,一次不过二三十人,太宗时期大幅增加科举录取人数,扩张至五六百人,根据比例来看,南北大概是六比四的样子。

北方人在考场上比不过,便凭借着权势强行黜落南方士人。比较著名的,有宋白三次黜落陈彭年,等到南方人知贡举的时候才中进士。又比如1015年的科举,拟在蔡齐(山东人)和萧贯(江西人)两人中挑选状元之时,寇准对真宗说,萧贯是“南方下国之人,不宜魁多士。”

太宗在位时,具体是992年,就有南方人提出要实行科举糊名制度,防止北方考官看见举子名字就刷落。糊名制度一直延续到后世,为什么将名字写在试卷侧边,就是为了遮挡,也就是糊名之用。

(ps.写了很多,并不是挑拨南北对立,而是陈述客观事实。比如我写了寇准主张亲征,又写了他反对南方人当状元。人本来就是复杂的,如果你非要站队谩骂的话,除了证明你天真之外,什么也证明不了。能够看到这里的读者应该没有那种人,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先说一句)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