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长孙皇后 > 053章 陪葬品1

053章 陪葬品1(2 / 2)

“放心,爹呀,还要活到我的观音婢出嫁呢。”

虽然在这片陌生又熟悉的国度生活了九年,但总有一种‘我不属于这里,总有一天我会离去’的感觉。可是眼前这对父母给了我无尽的宠爱,他们全心全意的为我筑着安乐窝。如今在我逐渐享受安乐并且将这里当成我唯一的家后,他们要离开我了么?

想到这里,我心不由一悸。

似乎感觉到了我的不安,父亲拍了拍我的头,拉着我站了起来,将我抱在他的腿上坐定,“傻孩子,如果看不到你平安,爹又如何能够闭眼?”

二哥因授封鹰扬郎将之职驻守西京,已有能力独挡一方。三哥无忌天资聪敏,不过13岁的年纪,已于太学毕业,如今随着太学院长在外游学,一旦归来亦有可能一飞冲天。父亲唯一担心的就只有年幼的我……

“爹,我如果是个男儿该多好。”

“你如果是个男儿,爹就要遗憾一辈子了。”

看着父亲的笑颜,我这才发觉,母亲已不知何时去了。独留我们父女两个说着话。

“爹,是不是……是不是宫中有事?”

“宫中有再多的事,却不及眼前的事重要。”

“什么事?”

父亲轻轻拍了拍我的脸颊,“我们观音婢的终身大事啊。”

太子杨昭虽年未及冠,但有侧妃,有子嗣……因了病体缠身,杨广听信术士之言,选太子妃冲洗,难道……

“太子眼见着就这一、两天的事了……我再忠心事主,也不会将自己的女儿推到火炕中去。”

杨昭病得如此厉害了?想着那个温润之极、一如大师兄的少年,我心由不得一酸……联想着方才顺德的话,我心中乍明:顺德只怕是去太原和李渊商量我的婚事去了?

是定给李建成还是李世民呢?

按历史的发展方向来看,应该是李世民。

可无论是杨昭还是李世民,我都不愿……不愿……

只是如今,父亲这般为我筹谋,我又如何能够反对?这个时代也不会容我反对!

再说……也许不用我反对……

只因李渊如今犹如走在一座腐蚀的独木桥上,他还敢从杨广的手中抢我这个人人说道的‘太子妃’吗?只怕他也得顾及他的一家老小……

“爹,我不小了,房先生教了我两年,我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有许多事,爹不要瞒着我,好吗?”

“我们的观音婢长大了,懂事了许多……”父亲轻叹一声,眼睛看向窗外遥远的天空,“可是,就算这个太子走了,还会有另外的太子。”

另外的太子?我心陡的一震,我就脱不掉大隋太子妃的身份么?历史的轨道难道改变了?一如我能够来到这里,一切都变了么?

“在送选的名册中,你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唉……我只得和陛下撒谎,说你和李家早订了亲事,生辰八字的草帖都互相换过了……”

我两耳‘嗡嗡’的听着父亲的讲述,果然是李世民……原来顺德前往太原是为了交换我和李世民二人生辰八字的草帖……

我也终于明白母亲那句‘但愿顺德的动作快。也不知道唐国公答不答应?如果他怕了……’没讲完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李渊不同意这桩婚事,而杨广哪天兴起要看草帖,父亲又交不出……那父亲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

“爹,陛下是明君吗?”见父亲疑惑的眼神,我将杨素过世那一年,在书房偷听到的杨广和宇文化及的话说了一遍。

父亲显见得震惊异常,但更震惊的是我居然能够将这件事讲得这般完整。他看了我半晌,终是说道:“何谓明君?何谓昏君?秦始皇的功劳没哪个帝王能够比拟吧,可踩在他脚底下的是数万计的森森白骨。汉武帝的功劳没有哪个帝王能够岂及吧,可晚年的他痴迷不老之身荒废朝政导致朝局阴诲,失了多少忠臣良相?陛下……是个极矛盾的人,年青的他文治武功不是任何一个皇子可及,成为帝王的他开疆扩土、扬我国威,名声甚至超过了秦皇汉武。可是,建立在这些卓越功劳上的无一不不是大隋子民的血汗、生命……历史,本就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帝王更是如此。可是,你必须承认,陛下也许伤害了现今的子民,但他所做的,一定会惠及万世的子民。”

听着父亲的话,我有些动容。父亲一直没有失去他的敏锐判断,他一直在做着他认为对的事情。对一个从小接受封建教育长大的人而言,有这番远见卓识已是相当难能可贵了。父亲对杨广的定论几近是我心中的定论……

“观音婢,如果爹哪一天真的不在了,你……能不能够替爹照顾好你母亲?”

话为何转变得这么快?是病体……我傻傻的看着父亲,眼眶漫上浅湿,“爹这么说,是已经……已经……”

“傻孩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哪天爹走了,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娘。你能答应爹,好好的照看她么?瞧你,哭什么?你不是都说自己长大了、懂事了?这般哭,还像个孩子似的。”

心乱如麻,我抹了抹眼泪,“观音婢不但会照顾好娘,还会照顾好艳姨娘……”

“好孩子……真是爹的好孩子……”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