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认贼作父,我比吕布还猛 > 第95章未雨绸缪西北一带。

第95章未雨绸缪西北一带。(1 / 2)

公孙瓒没儿子,弟弟又被袁绍坑死了,袁绍的三个儿子中,现在最风光的是袁谭,不过他在青州也不太奈何得了田楷,加上现在青州多了吕布的势力,他没能像历史上那样,剿灭田楷,驱逐孔融,全拒青州,风头上和王易孙策比起来,都差了不少。

曹操的长子曹昂本来是有了不小的名声的,可是年初在讨伐张绣之战中,战死疆场。吕布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刘表的儿子刘琦也没有展现出什么才能来,现在看来,天下诸侯的下一代,还真就只有自己和孙策啊。

在江南的对抗,难道还会影响到接下来吗?

王易哑然失笑。

天下的英杰,又岂会只有两人。

在乱世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因为有机会,而顺利成长的人才了。

曹昂死了,可是曹丕心思深沉,曹彰勇猛无畏,曹植文采风流,个个都不是凡人。

就连袁绍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虽然争权夺利,可是每个人还是有点本事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戴,而且就算后来分裂了,袁尚也一直和曹操在战斗,一直到逃去北方被人弄死为止,要不是曹老板太凶,袁尚未必没有机会。

刘表的儿子刘琦其实也不差,要不是他和荆州当地的豪族关系一般的话,说不定就能顺利掌握荆州,成为下一个刘表。

刘璋暗弱,却实在算是一个仁义君子,马超虽然和吕布一样有些反复,可是却是当之无愧的顶级战将,神威大将军的称号,可不是靠吹出来的,而是在北疆一场一场地厮杀,打出来的名头。

这些人,才是自己未来的对手啊,就别说还有年轻的司马懿,以及他那两个现在都还没出生的儿子了 ……

乱世之中,英才何其多,就算自己击败了孙策,也不能想着就天下无敌了,自己可是有后世的记忆,当然知道三国会分裂那么久,正是因为天下的英雄豪杰太多,才长期分裂的。

不过刘备对自己的支持,确实也是相当的给力。

总共十七万兵,就给了自己七万,同时之前最精锐的那九万老兵,刘备除了给自己留了三万,给太史慈留了两万之外,剩下的四万精锐,都交给自己了,四万精锐带三万新兵,足够让这七万人,都发挥出足够出色的水准。

而管用的水军,刘备几乎都分拨到了自己的麾下,加上三千骑兵旧部,这也是刘备麾下整整一半的骑兵了。

要知道就算江南水网密布,骑兵也是可以作为大杀器来使用的。

固然是因为江南重要,可是刘备对自己的信任,那也是没话好说。

“接下来,就要等秋粮收购了,再能出兵,刘子扬说今年江淮之地,可能会有大旱,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有大旱,当留下足够的粮食备荒,同时以粮食吸引庐江安丰等地的流民,充实我军的实力才行。”

王易走出刘备居所,看着天空,天空如洗,满天星斗,正在璨璀璨生辉。

乱世易出大灾,其实就是基础设施被破坏了,救援的力量也削弱了许多,所以小灾就变成大灾,然而只要设施良好,措施得力,大灾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场大灾,对刘备集团来说,也许有一些麻烦,然而对已经苟延残喘的袁术来说,也许就是毁灭性地打击了。

安丰戈阳两郡本来就贫瘠一些,再碰上大灾,那估计就是流民四起,袁术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不过王易不打算去打他们,袁术剩下的那点力量,还是交给曹操吧,让他的注意力在别人的身上,就少打一点徐州的主意。

反正扬州长江以北的地方,最富饶的一块,王易已经拿到了,自己吃肉,总归要给其他人留点汤的。

要不是曹操的威胁太大,刘备为什么要在徐州和淮南各留五万兵马?就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在曹操的兵锋之下啊。

时间,走到了九月。

淮南大旱。

正如刘晔推断的那样,淮南在九月之后,果然出现了大旱灾,原本这个时候是下种冬小麦的时候,然而却连续无雨,冬小麦虽然比较抗旱,然而完全没有水,那也是不行的。

不光淮南遭遇大旱灾,附近的几个郡都是如此,庐江、汝南、戈阳、安丰 ……

不过庐江和丹阳一样,靠着长江,水网丰沛,所以尽量还支持得住,汝南本来就没什么人了,曹操之前来扫荡了一圈,却发现连黄巾的影子都没了,只是收拢了一些饥民,充实到他的屯田军里去,最惨的就是戈阳安丰与淮南,尤其是戈阳安丰,史书记载,人无食,只能相食。

袁术的统治,变得更加的摇摇欲坠。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