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联姻(1 / 2)

婚姻在政治中,其他因素总是会排在最后一位的。

而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刘备在徐州的位置越发稳固,而想要在扬州稳固地位,和孙家联姻,同样也是一个好方法,至少可以让孙策的旧部们迅速的稳定情绪--两家成了一家人,那他们之前帮孙策和刘备对抗,也就不成为什么黑点了。

要知道,之前在江东,孙策虽然没有完全的平定江东,也是当地最大的一股势力,而且是具备压倒性优势的那种,治下虽然不稳,可是已经纠合了一大批英雄豪杰,与当地的势力,这些势力和孙策的势力,已经很大程度结合在一起了,孙策如果归降刘备,那么这些人的位置其实是很尴尬的。

解决这种尴尬,最好的办法,那当然就是联姻。

两家变成一家,至少在表面上,就不分彼此了。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一点,王易就给刘备去了一封信,问自己应该怎么做,刘备回得也很简单:汝自决便可。

你自己看着办,不用问我,你年纪也大了,自己做主就行。

不过刘备还附了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孙坚当时在虎牢关下的英姿,为父是很欣赏的,现在他英年早逝,如果你能够娶孙家的女儿,也算是一个好事。

所以实际上,刘备的意思是赞同的。

当然,现在孙策还要隐瞒身份,在丹阳等地更好的清洗一下,丹阳山越为害最深,大族也闹得最凶,找机会让他去镇压一下,总是好的。

而且还能够成为解决庐江刘勋的一个好机会--刘勋以为王易和孙策两边是对立的,然后发现自己才是唯一那个对立的,表情一定会很精彩。

所以,孙策为了表明自己其实没什么异心,虽然带走了孙权等弟弟,却将母亲吴氏与孙尚香留了下来,表示此去丹阳,是四战之地,让老母幼妹跟着,自然不太合适,除了吴老夫人和孙尚香之外,幼弟孙匡和孙坚庶子孙朗也都留了下来。

对这个幼弟,孙策可是很疼爱的,甚至在自己继承了乌程侯的爵位之后,他主动把这个爵位让给了孙匡,就是为了让他这一系能够过得更好一些。

孙策这样的做法,当然显得很有诚意,却也让王易,背上了不小的麻烦。

从会稽离开之后,王易并没有回到吴郡,吴郡现在有关羽和陈登镇守,足够了,只要毗陵典农校尉之地能够建立起来,那么吴郡将会成为刘备军粮食最大的来源,毕竟这里的土地之肥沃,甚至还要超过徐州的东海、广陵,以及整个淮南之地。

和淮南还有徐州比起来,吴郡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的在后方,到处都处于保护之下,可以加大投入来发展,有了足够的粮食,才能养活足够的人,现在王易已经考虑宣布增加人口的举措了,不过去年淮南大旱,粮食还是略有不足,今年的夏粮丰收,粮食堆积如山,正是宣布这个政策的时候。

和刘备商量了之后,很快的,刘备现在治下的东海、下邳、广陵、淮南、丹阳北、吴郡和会稽北,就开始宣布了一条新的政策。

普通的自耕农,原本是只需要交两成租子的,如果家里有三个孩子,那么就只需要交一成的租子。

屯田兵--这才是大头,毕竟现在刘备治下,绝大部分土地,都是屯田兵在耕种,自耕农本就不算很多。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