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比刀好(1 / 2)

“表面上,骡骑将军治下的这套选官之法,和之前大汉用的查举、征辟等方式比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加了一层考核,以及增加佐官,减少骤得高位情况的出现,对不对?”孟建问道。

“正是如此。虽然评估官员成绩,从而进行升职和贬职,有些不尊重士子。然而在之前,就算做到了三公高位又能如何?一个天变就换了,同样的道理罢了。”石韬道。

“然而却有一个极大的不同。以前查举和征辟,士子们感恩的,是恩主,而现在呢?授予他们官职的,是刘备,或者说,是将来的朝廷。”孟健道。

“这个……确实变了不少,可是之前查举和征辟的后果,你也看到了,袁氏振臂一呼,天下就都快是他们的了!以皇叔的角度去看,改成这样的选择,不是理所当然的吗?”石韬想了想之后道。

“确实如此,可是这至少也证明,咱们这位皇叔,对士子也是各种顾虑啊。”孟健冷笑了起来。

“桓、灵之时,是用刀来对付清流,对付党人。那个时候如果能够使用刘皇叔这一套的话,那些大贤们,也不至于无缘无故地丧失了性命啊。段颍这样的名将,也不会成为宦官用来对付党人的一把刀啊。”

一直坐在那里,半闭着眼睛,摇着鹅毛扇的诸葛亮,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这一句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对于天下的士子来说,桓、灵之时,一直是他们不愿意回想的时代。

两次党锢之祸,让朝廷的元气,士子的精英,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那些人里,有大儒,有名将,有国士,有义士。

有慷慨悲歌之人,也有运筹帷幄之人。

这些人都是人才,本应为国效力,开疆拓土。

可是党锢之祸毁了这一切。

后汉最有名的三名武将,号称凉州三明的段颍、张奂、皇甫规,他们三人,并称名将,在对付羌人叛乱中都有着出色的成绩,这样的人,本来就是应该用在边陲,稳定帝国局势的啊。

可是因为皇权和士权的争斗,他们却被迫卷入。

于是,段颍投入宦官门下,成了反党人的急先锋。最终在党人的反扑中,在牢里服鸩自杀。

张奂被宦官哄骗,以为窦武谋反,从而进攻窦武,击杀了他,以至于终生自责,退出官场,郁郁而终。

只有皇甫规看得清楚一些,在边关他就打仗,入朝就不掺和到争斗中去,所以能够保住性命和名声,一直到去世。

这样的名将,本来不应该如此,不管是被蒙骗的张奂,还是主动靠向宦官的段颍,他们都没什么错的地方,真正错的,是逼迫他们这样做的朝堂。

可是这样的朝堂出现的根本,是什么呢?

之前士族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皇权逼迫他们,利用宦官来和他们进行争斗,屠杀了他们中间的很多人。

然而实际上呢?皇权为什么要逼迫他们?

还不就是因为士族之间相互举荐,相互征辟,从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关系网?

本来占据了天下九成财富和知识的士族,他们是分散的,所以能被皇权所用。

然而通过查举这种方式,他们开始团结在一起了!凝聚成了比皇权更庞大的力量!皇权可能不害怕吗?

害怕了,就开始反扑。

不甘心被皇权消灭的士族,开始反抗。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