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 179 杨子正的战略遇到了阻力与干扰

179 杨子正的战略遇到了阻力与干扰(1 / 2)

有谁有明崇祯的苦?他的任期内发生了多少天灾知道吗?凡是人类能面临界的灾难除了火山爆发与海啸之外,崇祯全经历了。

先说这冰雹,崇祯年间的冰雹灾害有11次之多,其中最大的一次冰雹,发生在崇祯十年的四月,武乡、沁源下了一场冰雹雨,“最大者如象, 次如牛”。面积最广的一次冰雹,是崇祯十二年八月,千里冰雹,下了半天才停歇,白水、潼关,雒南,陇西等地遭灾。

再说这蝗灾与水患,崇祯期间还经历了五次大蝗灾, 蝗灾所到之处, 树木庄稼啃食干净,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受灾严重。这期间还发生九起大的洪涝,江河决堤,田地房屋被冲毁,溺死百姓几十万。

大旱。崇祯继位第一年,全国就遭遇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连续大旱三年,颗粒无收,崇祯亲自祭天祈雨。而自崇祯十年到崇祯十三年,又是连年大旱。

鼠患成灾。崇祯七年起,老鼠异常猖獗, 不仅吃庄稼, 连皇宫内殿的奏章都吃了。老鼠和人相遇,竟然不惧怕、不躲闪。传闻秦州关山中有老鼠变化成鹌鹑,榆林、定边还出现虾和蛤蟆腹中生下不少老鼠,“食苗如割”。

地震。崇祯在位期间全国发生地震31场之多,话说这次,崇祯十五年,这次地震有多惨?三四个省遭灾。

雪灾和霜降。崇祯六年正月下雪,有些地方的雪深为两丈余。明朝时期一丈约为3.33米,两丈雪厚度近七米深。崇祯十一年五月,喜峰口下了一米厚的雪。不仅雪下的大,有些地方四月遭受了强霜降,农作物被霜冻死。

瘟疫。崇祯六年山西发生大规模疫情,三年后传至陕西和蒙古,人口死亡率高达80%-90%。崇祯十二年长江流域发生严重疫情,疫情愈演愈烈,所到之处,十室九空,甚至绝门断户,一家人无一人保全。到十四年时, 疫情从河北传到北京,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百姓惊慌逃命。

可怜的崇祯,真的,杨子正想到这些真是替崇祯感到不公。崇祯有错么?有,但这天灾连续的搞,谁特么的受得了?

真想快点结束大明的那些受苦受难的平民百姓,方以智在那边应该会好一点吗?

“现在中华民军推进的情况怎么样了?”杨子正问道。

“老师,现在茅都督他们才推进到湄公河的入海口,推不动,天天下雨,道路泞泥,火药回潮,科技部的研究员们都去了一波了,在解决这个问题。”陈维崧答道。

“啧……”杨子正也是烦,这中南半岛可能不会如他想象的那样推进速度。若是操作不当,怕是会陷入这个泥潭。

该怎么办呢?

“官道修的怎么样了?”

陈维崧掏出一个小本本翻了翻,“才刚刚修出占城,现在雨季,往西南很难推进。”

看样子必须得造出子弹与炮弹了,不造出子弹炮弹这火药回潮问题依然是无法解决的。

子弹难造吗?说不难也不难,说难是真难。

不难在于它就只由四个部分组成,底火、弹壳、弹药、弹头,说它难,它也难。

最难的是底火,其次是弹壳,最后是封装技术。

底火啊,这个太难了,是一种极其敏感的火药,放在后世是太简单了,小孩子玩的甩炮用的就是敏感火药,一碰就炸。

但在这个时代难啊,但不攻克子弹的问题,那就无从谈起快速统一中南半岛的事。

因为这里一年中有半年是雨季、潮湿的天气,黑火药太容易回潮了。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