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二十三章 名臣荟集

二十三章 名臣荟集(1 / 1)

张齐贤是宋初非常有名的大臣。后世之人总体评价他是基本正面的:张齐贤容貌丰硕,议论慷慨,有大略,以忠君为己任,留心刑狱,被他救活的人很多。

张齐贤喜欢提奖寒门隽士。他曾举荐隐士种放,使其得受宠待。张齐贤四次在两府、九次在八座(尚书)任职,以三公衔退休,康宁福寿,当时很少有人可与比拟,他晚年致仕后亦自称“四登两府九尚书。也不是牛逼的自我吹捧,人家有这个资格这么说。

赵匡胤对其评价:我幸西都,唯得一张齐贤尔。太祖皇帝可见对其评价之高,虽发于民间,确也早就认定了张齐贤有宰相之才。赵普对其评价:齐贤素蕴机谋,兼全德义,从来差遣,未尽器能。虑淹经国之才,堪副济时之用,如当重委,必立殊功。齐贤德义,素为乡里所推,而又深知福业,谨择交游,中外卿士,举无出其右者。太宗朝时张齐贤最终官至宰相,位极人臣。

太宗对张齐贤虽说不上言听计从,但在许多大事上确实也听从了张齐贤的意见,作出了许多正确的决策。欧阳修(宋朝著名文学家):张齐贤形体魁肥,饮食兼数人,然其为相尝有边功,国朝宰相惟宋琪与齐贤知边事。

张齐贤作为一代名臣也流传下来了相当多的轶事,其中之一是不忘旧恩。张齐贤年轻时,家中贫困,以至于父亲去世无法好好的埋葬。后来有一个河南县吏替他办了丧事安葬了他的父亲,齐贤非常感激他,以兄礼奉事他,即使后来自己显贵了也不变自己的感激之心。

张昭度曾经教他经书,张昭度去世后,张齐贤上表请求追赠他光禄寺丞。他又曾经投靠太子少师李肃家,李肃死后,张齐贤亲自替他办理丧事,逢年过节都要亲自祭祀他。

赵普因而向赵光义推荐齐贤,未被重用,赵普就在皇上面前述说上述事实,说:“陛下如果进用齐贤,那么齐贤今后感恩,更会有过于此。”赵光义非常高兴,于是重用他。

张齐贤还有一件轶事讲的是他“求一醉饱”的故事。张齐贤还是布衣平民时,自己一个人没钱了,最后是穷到没钱住旅店。有一次,有一伙强盗总共有十多人,在旅店里面吃吃喝喝,其他住店的人吓得连跑带躲。张齐贤直接走过去做了个揖,说:“我穷人一个,想和各位一起吃个酒足饭饱,可以么?”强盗们很高兴地说:“秀才你肯委屈自己和大伙儿一起喝酒吃饭,有什么不可以,快请,快请。看看我们都是粗人,还怕你笑话呢。”说完就给他让座一起吃喝。张齐贤说:“做强盗的,不是卑鄙的人,反而都是世上的英雄。我也是一个豪爽的人,各位又何必这么说呢?”说完就拿了个大碗倒酒喝一饮而尽,这样连喝三碗。又拿了个猪肘子,直接用手分成几段嚼着吃,吃得像虎狼一样。这群盗贼看傻了,都嘀咕:“真是个宰相的料子。要不怎么能这样不拘小节呢!改天秀才你管理天下了,要记得我们都是不得已当了强盗啊,但愿能早点交你这样的朋友。”等到张齐贤吃饱喝足后这群盗贼还送了许多值钱的东西给张齐贤。张齐贤也不推辞高兴地都收下了,最后是满载而归。

针对宋太宗对辽征战的意图,张齐贤向太宗进谏道:“现在海内统一,朝野安定无事,关系到皇上忧虑的,难道不是因为河东刚刚平定,驻屯军队太多,幽蓟未被攻下,粮草运输过劳吗?我认为这些不足为虑。自从河东平定,我任知忻州,捕捉到契丹纳米典吏,都说契丹是从山后转运粮草到河东。据我考虑,契丹能自备军粮而来不是对太原不尽力,然而太原最终被我方占有。是因为契丹军力不足。河东刚刚平定,人心还未安定,岚、宪、忻、代几州没有军营,敌人进攻则田地尽失,敌人侵扰边界则守备为忧。到了国家扼守要害地方,增加壁垒,控制扼守左右边,边防严密,恩信已经实行,民心已经安宁时,敌人还跑到雁门、阳武谷来争夺小利,其后果是他们必败无疑的。圣人行事,一举一动都考虑周到,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胜。如果慎重考虑,则契丹不足惧,燕蓟不足取。自古边疆之事难以处理,并非完全因为敌国,而是主要由于边吏侵扰导致的。如果边缘诸营寨抚御得到合适人选,只要加固壁垒挖深沟濠,蓄精养锐,以闲逸自处。我方安宁敌方劳顿,这是李牧之所以为赵所用。所谓择卒不如择将,任力不如任人。如果这样则边疆宁静,边疆宁静则转运之劳可减,转运减则河北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则田产丰富而蚕绩增加,百姓专心务农积聚粮食,充实边疆的用度。况且敌人的心也是择利避害的,怎么肯跑到必死之地去作寇呢?

我听说以六合之内为家者以天下为心,哪里有以争尺寸之地为事,斗强弱之势而后已的呢?所以圣人先务本而后求末,使国内安定来抵御敌国。百姓是本,土地是末。五帝先王,没有不先务根本的啊。尧、舜之治没有别的方法,在于使百姓安定并且为百姓谋利罢了。百姓安定且有利后,则远方之人恭敬到来。陛下爱护百姓,谋利天下之心,真是尧、舜啊。我猜想群臣大多因为纤微的利益,任用克下之术,侵扰穷苦百姓,以为有成。至于百姓的疾苦,看到了像没有看到,听见了像没有听见,招来民怨导致祸害,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希望慎重选择通儒,分路采访两浙、江南、荆湖、西川、岭南、河东,凡是以前赋敛苛重的地方,予以改正,因循旧例谋利于百姓,使赋税课利都有利于民,可以长久实行,为圣朝立法;除去旧弊,天下诸州有不方便百姓的,委托长吏上告。胆敢照行旧法者,处以重罚。使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的心意,感戴陛下的恩惠,用德政来感动远方之人,用恩惠来谋利于百姓,则远方之人的归服,可指日而待。”

张齐贤的此番宏篇大论,把太宗说的是心服口服,连连点头。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听得是头也大了,上面的话语概括起来用一句话简单来表述就是不要急着和辽国打了,先把自己国内的事情做好再说了。太宗此时才真正放下了想要收回幽州的急迫心情。

太宗朝时的另一名臣李昉同样主张对辽缓和关系。他主张与辽国修好,弭兵息民。李昉也多次劝谏太宗不要急于和辽开展战争,要等有利时机到来才能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正是张齐贤,李昉等人的不断劝谏才使太宗不那么急功近利的想收回幽州地区。

太宗在位期间,无论在经济建设,对外贸易,科举考试,内政治理等等方面应该说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就是对外用兵方面实在是有所欠缺,导致了宋初几次大战的失利,也为终宋一世留下了巨大隐患。

***在看《宋史·太宗本纪》中描述高梁河战役时,在旁边批注道:“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意思是说,宋太宗对行军打仗根本不了解,高梁河血战前,官兵已征战数月,收复了北汉,此时全军高度疲惫,给养也出现了问题,急需要休整,可是,赵光义头脑发热,非得要趁热打铁,结果导致惨败。***在读到“帝督诸军与契丹大战于高梁河,败绩。甲午,班师”这句话时,又批注道:“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这里的意思也很明白,就是说赵光义除了不会用兵,也不善总结,不知道总结辽兵的战术特点,不知道掌握辽兵打仗的套路,屡犯同样的错误,结果被契丹人“诱敌深入、聚而歼之”。在后来的雍熙北伐中,赵光义也没有吸取高梁河战役失败的教训,结果再一次大败。***在看《宋史》中关于雍熙北伐的记载时,再次批注道:“契丹善用诱敌深入战,让敌人多占地方,然后待机灭敌。”从***的评价可以知道,太宗的军事才能实在不及太祖。如果不是张齐贤,李昉等人的及时劝谏,太宗在军事上的失利肯定还会更大,对宋朝的不良影响肯定也会更大。

名臣李昉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在后周时期及宋初都担任了重要的职务,可谓是风光无限。其父李超,曾在后晋担任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他的伯父、右资善大夫李沼没有儿子,就把李昉过继到自己膝下。李昉早年以荫补任太庙斋郎,选授为太子校书。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世宗率军回师后,擢升李昉为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显德四年(957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同年冬,柴荣再次南征,李昉从征到高邮,适逢陶谷出使南唐,李昉在军中代理草拟诏书,被任命为屯田郎中、翰林学士。

北宋建立后,李昉加职中书舍人。乾德二年(964年),李昉被调回朝廷任职。陶谷诬告李昉替亲属谋求京畿令一职,宋太祖大怒,召吏部尚书张昭当面质问此事。张昭是名儒,性格耿直,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上前厉声说:“陶谷欺骗陛下。”太祖仍抱有疑意,将李昉外调任彰武军行军司马,住在延州以谋生度日。后经宰相推荐,太祖在开宝二年(969年)将李昉召入朝,再次担任中书舍人。不久,奉命直学士院。

开宝五年(972年),李昉再次主持贡举。秋季,在大明殿参加宴会,太祖看见李昉坐次在翰林学士卢多逊之下,向宰相询问原因,宰相回答说:“卢多逊是学士,李昉只不过是个殿直罢了。”太祖任命李昉为翰林学士,让他坐在卢多逊的上位。

雍熙元年(984年),朝廷举行郊祀,任命李昉为左仆射,李昉再三辞让,便改授中书侍郎。雍熙北伐失利时,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河东,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为兵。李昉等相继对赵光义说:“近来分派使者征发河南、河东四十多郡的百姓作为边境守备,是不得已的举措啊。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贯从事农业,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然会导致动乱,如果百姓因此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剪除消灭。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契丹)所困扰,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况且到了春季,此举妨碍农业耕作。陛下如果认为诏令已颁布,难以反悔,就应当再派使臣,严加戒令,所到之处少征发百姓,如果百姓情绪不安,就应该延缓此事,密令使者见机行事,才能免除后患。”太宗表示赞许,并采纳了李昉的意见。

恰遇契丹犯边,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应对策略,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此议为当时舆论所称许。淳化四年(993年),李昉因为家中连遭丧事,请求解除宰相职任,太宗不允,并派张齐贤等宣谕圣旨,李昉才又上朝处理政事。数月后,被罢为右仆射。之前,太宗召翰林学士张洎起草诏令,任命李昉为左仆射,将其罢相。张洎说:“李昉官居治理政务的重任,却阴阳不调,不能决意引退,让他位处百官师长之任,怎么能表示陛下劝勉之意呢?”太宗览奏后,便下令贬斥李昉,让他只任右仆射。官员上下之间也就是帝王的好恶及一念之间而已。

淳化五年(994年),李昉年届七十,以特进、司空之职致仕归居,如遇朝会宴饮,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太宗每年对他的赏赐愈发厚重。至道二年(996年),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礼毕入贺,因为拜舞仆倒在地,被台吏扶着离开。卧疾数日后,李昉逝世,享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

最新小说: 撼天魔尊 我的师父是小龙女 风之驱魔师 古武皇后你别惹 九星镇天诀 海贼王之征战天下 吞天圣帝 武凌天下 衡灵谜辛 异界异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