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玄幻魔法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四十四章 吕端大事不糊涂(一)

四十四章 吕端大事不糊涂(一)(1 / 1)

在寇准的再帮助下,太子之位终于确定下来了。赵恒继位的第一步终于完成了。当然了一个好汉还需三个帮。单靠一个寇准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大宋王朝的长治久安,为了自己儿子顺利即位,太宗还需要给赵侃配个重量级的助手,这样他才能安心地闭眼。那么这个助手是谁呢?此人就是本篇的主角,吕端同志。《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识人还是了不得啊。

太宗赵光义欣赏吕端的为人,主要有以下三点。吕端第一个特点,遇事沉着冷静。咱们都知道,赵廷美一案,赵元僖之死,这都是太宗时期的特大案件。涉及人数之广,冤枉人数之多,能够产生无数个“窦娥”。但是作为牵连中的关键人物、连续两次蒙受不白之冤的吕端,面对许多的无妄之灾他却从来不怨天、不尤人。其是当“救命稻草”出现时,吕端更不会摇尾乞怜,反而用一种“承认辅政不力,心甘情愿接受惩罚”的态度,让赵光义对自己高看一眼。吕端这样的胆识和气量,赵光义又怎么会“心中无数”呢?

实际上在很久以前,吕端的这种胆识和气量,就已经表现过一次了。端拱元年(988年)四月,吕端奉命出使高丽,在返回途中,遇上了大浪。水手也怕得要死,只能扔掉全船的货物、这才保住了性命。然面当这一切发生时,吕端却跟没事人似的,他独自坐在船舱内读书,神色不变、淡然视之,就这在自己家中的书斋一样。这样的胆识和气量,你不服都不行。对于太宗而言,权力交接事关国本,必须有头脑清醒、意志坚定、老成持重、能断大事之人保驾护航,否则绝不可行。而拥有这个胆识和人格魅力的人,无疑就是吕端。当然了论胆识和气量,另一名臣寇准也毫不逊色,毕竟他扯过龙袍按过皇帝更绝的是喷过皇帝一脸的口水。但是对比吕端的下一个特点,寇准就不得不自惭形秽自愧不如了。

吕端第二个特点那就是所谓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肚里能撑船”确实是一历史典故,它所代表的意思就是为人大方,处事大度。关于“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一历史典故,共流传有三个版本,其中两个版本的主人公分别是北宋宰相王安石与吕端。不管是王安石还是吕端,都是宋代的著名宰相,可见宋代名人之盛。

据史料记载,吕端一生有“三不原则”:不与人为敌,不斤斤计较,不怕吃亏。《宋史》里有这么一件事情,说吕端被拜宰相后,很多人对此都不理解,认为皇帝明显是识人不明。其中有一个官职不高的官员更是发牢骚直接说道:“任用一个年纪这么大几乎快死的老头,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这个当事人是寇准,如果寇准亲耳听到了这个话,那就彻底热闹了,寇准一定会当场把这个小官打的半死,直到寇准完全消气为止!然而吕端听到这句话后,他就跟没事人似的,仿佛压根儿就没听见。还有一次,一个官员因为升迁问题而怪罪吕端,他趁着吕端养病不能上朝的机会,狠狠参了其一本。吕端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一不辩白,二不质问,仿佛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吕端的这种“三不原则”,在与寇准的相处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据史料记载,吕端比寇准大27岁,比太宗都大4岁。因此说句难听点儿的,寇准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吕端就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建功立业了。在中国那个论资排辈的时代里,你让吕端倚老而不卖老,不感叹几句“老子当年”之类的话,那才叫见了鬼。然而事实上吕端并没有这样做也没有说这样的话!自从寇准被提拔上来后,正宰相吕端立刻上奏道,希望让副宰相寇准跟自己轮流掌管相府大印,轮流带班上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的拜见,在文件上签字画押、出门骑马等事情,更是要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吕端的这个建议,主要是为了寇准,他早就看出来太宗对这个轻人的宠信,所以他打算成全太宗,成全寇准,也成全他自己。果然对于吕端的这种识时务的表现,太宗甚是满意,也立刻同意了这请求。而通过这件事情,吕端在太宗心日中的地位,也更上一层楼了。

吕端第三个特点,大事不糊涂。史料记载,太宗决定任命吕端为宰相时,朝中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对的理由便是--吕端为人糊涂。然而太宗却胸有成竹地反对道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事实证明,太宗的话一点儿也没错。别看吕端平时糊里糊涂的,一旦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吕端就突然换了副嘴脸,再也不糊涂了。当初宋军大破李继迁时,一举抓获了他的母亲。对于这个人质的处理意见,寇准建议道:“这个老娘们儿也没啥才能,每天还得管饭,实在是个累赘,不如把她杀了吧,以此警告李继迁。”对于寇准的这个建议,史称“太宗欣然受之”。然而对于这个处理意见吕端则完全反对,他以历史上“项羽俘虏刘邦一家”的事情为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明不可以用极端手段对付李继迁的母亲。相反要善待这位老人,一来可以安抚李继迁二来可以将老人作为人质,让李继迁投鼠忌器。吕端的这番话说得宋太宗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马上采纳了吕端的建议,从此善待这个老人了。事后虽然李继迁并没有因为母亲被俘而投降,但他的儿子(李德明)却投降了。因此《宋史》毫不避讳地写道:这样的结果,全是吕端的功劳(端之力也)。遇事沉着冷静,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事不糊涂,以上就是皇帝喜欢重用吕端的根本原因。

而为了更加重用这位老臣,赵光义先是送给他一首《钓鱼诗》,把他比作自己的姜子牙,后又送给了吕端一个空前绝后的殊荣与待遇,并让满朝文武震惊不已。“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的,乃得闻奏。”这个意思是说:没有吕端的认可,国家的公文不许上传皇帝!在宋初即使是全盛时期的赵普,也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宋太宗对吕端的倚重,由此可见一斑。至此在先后重用寇准和吕端后,宋太宗终于完成了对统治阶层的资源重组,并为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套合格的政治班底。赵光义也完全相信,有这么两个重量级的大臣主持朝政,替自己的儿子保驾扩航,即便未来自己含笑九泉,也足以瞑目。吕端的上述三个极其优秀的品质,使其在赵恒成为大宋一把手的征途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安排好帝国继承人的重大事项后,解除了后顾之忧,太宗赵光义真的就一病不起了。赵恒离皇帝宝座只有一步之遥,然而此时却又生波澜,一场政变让皇位继承再次扑朔迷离。还好有大事不糊涂的吕端同志主持大局。

最新小说: 撼天魔尊 我的师父是小龙女 风之驱魔师 古武皇后你别惹 九星镇天诀 海贼王之征战天下 吞天圣帝 武凌天下 衡灵谜辛 异界异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