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武侠修真 > 永乐仙侠 > 07卷西域之行01章 野望

07卷西域之行01章 野望(2 / 2)

帖木儿逼死了巴耶西德,占据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过他并没有灭亡奥斯曼帝国,而是将其国土分为四份,交给巴耶西德的四个儿子。

帖木儿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是因为他的仁慈,而是因为他有了新的目标,那便是屹立东方大大明帝国。帖木儿自认为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是黄金家族的一员,有着高贵的血统。

可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却被大明太祖朱元璋逐出中原,成了落败的公鸡,灰溜溜的回到了大漠。于是,在帖木儿的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想法,他要想成吉思汗的后代忽必烈一样,吞下中原,成为他的新的主人。

这一梦想已在他身上萦绕了半个世纪,陪他度过了大半个人生。不过,在一开始,帖木儿知道他没有这个能力,于是他决定与大明交好。

帖木儿第一次向明朝纳贡是在公元1387年,"洪武……二十年九月,帖木儿首遣回回满剌哈非思等来朝,贡马十五,驼二。诏宴其使,赐白金十有八锭。自是频岁贡马驼。二十五年兼贡绒六匹,青梭幅九匹,红绿撒哈剌各二匹及镔铁刀剑、甲胄诸物。"其后,帖木儿又写信大事奉承朱元璋,令其龙颜大悦。

明太祖朱元璋根本不了解帖木儿帝国的真实情况,被帖木儿近乎无耻的阿佞颂扬深深打动。他哪里知道,帖木儿帝国与明帝国的版图和国力相差无几,他之所以主动称臣纳贡,年年派使者来华,目的一是刺探明帝国的情报,二是做生意。

帖木儿知道明太祖朱元璋乃天纵奇才,又是上苍钦定的天命之人,自己若是贸然进攻大明,与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上风,便不想与朱元璋兵戎相见。不过他知道,朱元璋的年纪比他大,自然也会早亡与他,只要他一死,自己便亲率大军,马踏中原。

帖木儿想的一点也不错,公元1398年,在伊朗的帖木儿得知朱元璋过世,他的孙子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这让帖木儿看到了攻占明朝的希望,不过他正与伊朗用兵,暂时无力进攻中原。

一年以后,燕王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与他的侄子朱允炆成了生死之敌。建文帝朱允炆派耿炳文、李景隆等将军去讨伐朱棣。在帖木儿看来,朱棣仅占有自己的封地一隅以对抗全中国,本来不应该有什么胜利的希望,但战争却久拖不决,充分暴露出朱允炆及其将军们在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当然这与朱元璋晚年大肆屠杀功臣宿将有关。

几乎与安卡拉会战同日,朱棣的叛军攻破明首都南京,朱允炆失踪。消息传到小亚细亚,帖木儿立即决定放过手下败将土耳其和埃及,回师中亚,去准备他的中国远征。只有征服蒙古和中国,他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全蒙古的大汗。

帖木儿在公元1404年春夏之交返回了自己那金碧辉煌的首都撒马尔罕,帖木儿当然知道,有客人已经在那里等他多时了。这位客人是来自遥远东方的大明使节。他此行是为了向帖木儿催收已拖欠了明帝国多年的贡赋。而帖木儿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指着他的鼻子说:"你们的猪可汗叛父害侄,是一个大混蛋!我现在要去讨伐他!"显然,帖木儿懂一些中文,他知道汉语里"朱"就是"猪"的谐音,所以才管明成祖朱棣叫"猪可汗"。

这让大明使节大惊失色,他没想到帖木儿居然对他的皇帝朱棣如此无礼。本来。他想怒斥帖木儿这个狂妄无力的家伙,可是去不了到他与自己的随从被限制了行动。大明使节不由暗自忖道:看来,帖木儿要对大明下手了。

经过十多年的情报侦察,帖木儿对西域和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地形、兵力部署已经了如指掌。当时叫"蒙古斯坦",后来叫"突厥斯坦"的西域地区本来就是察合台汗国属地,此时其西部基本上均臣服于帖木儿,北部属于北元的势力范围,东部则臣服于明朝。

帖木儿的计划乃是先夺取蒙古斯坦,等待援军,再图攻明;中策,占领蒙古斯坦,直入河西走廊,夺取关中地区,先巩固陕甘宁,再等援军,徐图中原;急策,若北元和蒙古斯坦积极配合,明军又不堪一击,就沿黄河长驱东进,截断大运河,与北元围攻燕王原来的封地。黄河流域已定,再图江淮,因为那里河流纵横,不适合他的重骑兵行动。要找个中国青年,宣传他是出逃的朱允炆,立他为中国皇帝,以与朱棣对抗。此外,还要积极策反明军中的蒙古族、回族、知识分子这三类人。

帖木儿虽是计划周密,可是信心不足,因为他知道在大明皇帝朱棣的麾下有一伙身具特殊本领的英雄,他们个个身怀奇技,有着通天彻地之能。帖木儿知道,这伙人是他夺取大明天下的障碍,一定要想方设法将他们一一除去。

不过,帖木儿显然没有这份本领,论攻城掠地,帖木儿可谓当世奇才,可以说纵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再世,也未必可以轻松击败与他。可是,他毕竟是个凡人,不通异人的法术及功法,又岂能击败朱棣身边的那些英雄?

因此,帖木儿决定与一些异人合作,共同对付那些大明的英雄。可是,天下如此之大,他又上何方去寻找异人?就在帖木儿为此忧心忡忡之时,一个人同样拥有不世雄心的妖精找到了帖木儿。

欲知这个妖精乃是何人,且看下文分解。

最新小说: 天命成凰 天接云梦 太平御剑宗情事 两世永生 东牙之狼烟天下 大道之期 末世之独宠猫咪 仙魔情录 修行忆卿 怪物创作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