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二百二十二章:朱棣欲内禅(四)

第二百二十二章:朱棣欲内禅(四)(1 / 1)


,重生朱棣之子

“高煦,当年我能名正言顺的继位登基,你是头功。这一点,我心里有数。”

朱棣见朱高煦沉默不语,于是改变自称,缓缓给出一个理由。

他当上皇帝之后,早就习惯了用“朕”自称,如今破天荒的用“我”来自称,显然是要放下君臣的身份,仅仅以父子的关系来与朱高煦聊聊天。

朱高煦明白这一点,因此特地顺着朱棣的话,也改变了对朱棣的称呼。

他面带微笑道:“爹言重了。”

朱高煦作为穿越者,自然是朱棣这世能够在朱元璋驾崩后奉遗诏登极的最大功臣!

可以说,正是朱高煦引发的一系列变化,才使得朱标比历史上多活了半年的时间。

而这多出来的半年时间,足够道衍和尚出手对付秦晋二藩。

道衍和尚是谁?

历史上数得上名号的“超级谋士”!

他一心想要辅佐朱棣上位,自然不会错过大好良机。

于是乎,大明的历史走向开始改变,秦王朱樉比原历史上提前数年薨逝,晋王朱棡因万民血书及夺嫡败露被废。

当时朱标的众多儿子之中,年长者非死即病,朱元璋不得不将诸政事并启燕王朱棣处分,然后奏闻。

就这样,洪武二十六年,朱棣成为了实际上意义上的储君。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驾崩,朱棣奉遗诏在灵前继位,顺理成章的成为大明王朝第二位皇帝。

而这一切的改变,皆始于穿越者朱高煦的谋划!

“我不是李渊,你也不是李世民。”

朱棣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

可朱高煦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隋朝末年,唐太宗李世民首倡起兵,之后屡立战功,可以说李唐王朝的江山是他打下来的。

然而,嫡长子继承制却阻碍了李世民继承帝位。

于是有了史书上的玄武门之变,有了李世民杀兄屠弟、逼父退位的历史故事。

朱棣不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自然不会是李渊。

而朱高煦虽然如李世民那样是皇帝的嫡次子,可他的太子之位,来自太祖遗诏与《皇明祖训》给予的法理支持,以及朱棣本人的皇帝钦定。

如此一来,朱高煦也就与李世民扯不上边了。

“我不是赵匡胤,你也不是赵匡义。”

朱棣又忽然蹦出一句话。

朱高煦略作思考,便领悟了朱棣这句莫名其妙之言的含义。

宋太宗赵匡义与赵普密谋拥立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立下拥立大功。

杜太后知道,如果没有赵匡义的密谋,赵匡胤就无法成为开国皇帝。

她心里清楚,若不能在生前让两个儿子约定好兄终弟及,赵匡胤极可能会除掉赵匡义以巩固手中权力,而赵匡义也可能会与赵普密谋弑君,杀掉赵匡胤然后继位。

因此,杜太后在临死前给赵匡胤留下遗命:“汝百岁后,当传位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

赵匡义后来察觉到赵匡胤打算违背盟誓,不想传位给他,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烛影斧声”之迷。

他继位后连两个月也不肯等,当年就革除了赵匡胤的年号,改元“太平兴国”。

朱高煦为朱棣继位登基立下大功,这一点与赵匡义拥立赵匡胤为帝很像。

而朱高煦是朱棣之子,朱棣传位给朱高煦,既符合“父子相继”的礼法,又顺应《皇明祖训》的规定。

父子俩之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当年,我们想太平,与草原人开互市之城,可他们不让,偏偏要纵兵掠夺,所以我要打,狠狠地打。”

“老死在床上没出息,只要敌人还在,咱朱家子孙应该死在马上。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子孙,永不再受战乱之苦。”

“最终,我亲征漠北,一举摧毁草原人的主力。五百年来,打到狼居胥山的,也就只有我了。”

——

“高煦,当年我能名正言顺的继位登基,你是头功。这一点,我心里有数。”

朱棣见朱高煦沉默不语,于是改变自称,缓缓给出一个理由。

他当上皇帝之后,早就习惯了用“朕”自称,如今破天荒的用“我”来自称,显然是要放下君臣的身份,仅仅以父子的关系来与朱高煦聊聊天。

朱高煦明白这一点,因此特地顺着朱棣的话,也改变了对朱棣的称呼。

他面带微笑道:“爹言重了。”

朱高煦作为穿越者,自然是朱棣这世能够在朱元璋驾崩后奉遗诏登极的最大功臣!

可以说,正是朱高煦引发的一系列变化,才使得朱标比历史上多活了半年的时间。

而这多出来的半年时间,足够道衍和尚出手对付秦晋二藩。

道衍和尚是谁?

历史上数得上名号的“超级谋士”!

他一心想要辅佐朱棣上位,自然不会错过大好良机。

于是乎,大明的历史走向开始改变,秦王朱樉比原历史上提前数年薨逝,晋王朱棡因万民血书及夺嫡败露被废。

当时朱标的众多儿子之中,年长者非死即病,朱元璋不得不将诸政事并启燕王朱棣处分,然后奏闻。

就这样,洪武二十六年,朱棣成为了实际上意义上的储君。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驾崩,朱棣奉遗诏在灵前继位,顺理成章的成为大明王朝第二位皇帝。

而这一切的改变,皆始于穿越者朱高煦的谋划!

“我不是李渊,你也不是李世民。”

朱棣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

可朱高煦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隋朝末年,唐太宗李世民首倡起兵,之后屡立战功,可以说李唐王朝的江山是他打下来的。

然而,嫡长子继承制却阻碍了李世民继承帝位。

于是有了史书上的玄武门之变,有了李世民杀兄屠弟、逼父退位的历史故事。

朱棣不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自然不会是李渊。

而朱高煦虽然如李世民那样是皇帝的嫡次子,可他的太子之位,来自太祖遗诏与《皇明祖训》给予的法理支持,以及朱棣本人的皇帝钦定。

如此一来,朱高煦也就与李世民扯不上边了。

“我不是赵匡胤,你也不是赵匡义。”

朱棣又忽然蹦出一句话。

朱高煦略作思考,便领悟了朱棣这句莫名其妙之言的含义。

宋太宗赵匡义与赵普密谋拥立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立下拥立大功。

杜太后知道,如果没有赵匡义的密谋,赵匡胤就无法成为开国皇帝。

她心里清楚,若不能在生前让两个儿子约定好兄终弟及,赵匡胤极可能会除掉赵匡义以巩固手中权力,而赵匡义也可能会与赵普密谋弑君,杀掉赵匡胤然后继位。

因此,杜太后在临死前给赵匡胤留下遗命:“汝百岁后,当传位光义,光义传光美,光美传德昭。”

赵匡义后来察觉到赵匡胤打算违背盟誓,不想传位给他,于是就有了历史上的“烛影斧声”之迷。

他继位后连两个月也不肯等,当年就革除了赵匡胤的年号,改元“太平兴国”。

朱高煦为朱棣继位登基立下大功,这一点与赵匡义拥立赵匡胤为帝很像。

而朱高煦是朱棣之子,朱棣传位给朱高煦,既符合“父子相继”的礼法,又顺应《皇明祖训》的规定。------而朱高煦是朱棣之子,朱棣传位给朱高煦,既符合“父子相继”的礼法,又顺应《皇明祖训》的规定。------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