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真的是奸臣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商讨

第一百三十八章 商讨(1 / 1)


明安达礼外粗内细,今天局面搞成这样子,让他敏锐的发觉不对。“董大人,这儿是我们议政大臣办公的地方。你又是在这提审犯人,又是叫个莽夫进来,现在又聚众喧哗。把这里当成什么了?敢问你还没有没把朝廷法度看在眼里!”经明安达礼这一提醒,其余几人也才反应过来不对,再怎么说他们办公的地方也是国家重地,董亮如此儿戏的让人进进出出,大声喧哗,不仅仅是打他们的脸,更是打了朝廷的脸。这事也不全怪他们这些帝国精英此时才察觉,而是这些天他们闲极无聊,根本也没来这县衙办几天公,潜意识里自然也没把这里当做他们办公的衙门。董亮其实也被明安达礼的话给拿住了,他这些举动还真如明安达礼所说这般不可理喻,当然他有福临在手,完全可以说此地并不是顺治指定给议政大臣办公的地方,事实上顺治也没安排任何场所给他们办公,要糊弄也是可以的。但董亮看到这几人的神情明显一震后,并没有急着狡辩。“诸位大人打算怎么处置粘杆处?”众人见董亮这样冷静,也冷静了下来。经过苏克萨哈与吴良辅,这清国也没谁不把董亮当盘菜了,心想着董亮如此冷静,其中是不是有诈。明安达礼哼了一声,俨然不管不顾:“按照大清律令,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董亮这时也笑了笑:“怎么明安达礼大人也知道律法礼制,我还以为万事只凭拳头。咱们粘杆处为天子办事,心中只有陛下,这些个律法还真不怎么清楚。”董亮本意是想这几人直接给出具体的处置,以此让粘杆处与满清高层再来一次割裂,但是看这情况,这些老狐狸是轻易不会出口的。塔逊此时看了看遏必隆一眼说道:“粘杆处乃是天子近士,一切借由陛下决断,咱们把事情经过写一份奏疏交上去,让陛下批阅吧。”几人点了点头,人在天津,除了驻防一营绿营兵,最大的武装力量就是粘杆处,他们脑子抽了才想得罪粘杆处的全体将士。他们尽可能的只针对董亮,将他与粘杆处剥离开来。董亮见自己在这儿,众人都将怒火集中在他这儿,议题几次被打断,为了让事情继续下去,董亮不得不暂时避避风头。他也没有告别,就这样静悄悄的在几人的注视下离开。董亮只是打算暂时离开,万一告别,就没有什么合理的理由再进来了。几人见董亮招呼也不打就径直离开,虽然奇怪但并不惊讶,董亮无厘头怪异的举动多了,凡事都一板一眼的那才是有鬼。所以大家都当做刚才的事情没发生一样,继续讨论。“想大清万年稳固,想让咱们满清屹立千年,不是那昙花一现,重立天心,重立礼法自然是极好,可是这东西不是脑袋一拍就有的,我们再怎么商议,也商议不出什么东西来。”明安达礼率先开口了,这事他作为一个蒙古人更有发言权,想想成吉思汗的时候,世界都匍匐在他们脚上,疆域何止万里,治下之民何止亿数?经过百年时间发育,他们蒙古也没见出格想什么周公孔子一样人物,更煌论清朝立国才几年。在座的几人无疑都明白这件事情的艰难,但都各有侧重,塔逊说道:“这毕竟是万世之事,陛下乃一代雄主,有心于此也是可以理解的,又不是要咱们立刻制定出个什么礼法,而是弄个法子将清国的才智都往这方面引导罢了。”遏必隆听后也是摇了摇头:“陛下不关心西南战事,反而急于求成搞什么清国典制,有些操之过急。”爱星阿反驳说道:“西南战事已经布置妥当了,陛下过于关注,插手战事,反而不利。我看陛下将精力发在这事上甚好!”遏必隆瞥了瞥爱星阿,心想不就是给你家儿子萌补了个七品官吗?至于吗?额塞黑丝毫不关心这些,而是叹息道:“我是担心皇上过于专注此事,把咱们都栓在了天津。”几人闻言,脸上都是一黑,刚开始还以为能陪伴皇上是件美差,可是到了天津才发现这是个大坑,虽然京师的奏疏都要抄录一份送过来,可是送过来的奏疏都是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还有内三院票拟过的,他们根本没办法插手。一般这种陪皇帝出游的,都是打着陪伴皇帝左右拉近感情的主意,但是他们来了天津,总共也没几次见到皇上,话都没有说上一句,更别说拉近什么感情了。塔逊见事情又有些脱轨,于是又把话题扯过来。“典制这块可不可以让陛下传召天下·····”塔逊话还没说完,明安达礼就要摇头道:“这事千万别要汉人插手,否则咱们这满人典制又会成为儒学分支,白白为他人做嫁衣。”塔逊听到这话,也微微有些生气,明安达礼这货只顾着唱反调,自己又拿不出个什么东西,想到这里塔逊径直拿起了茶杯,慢慢悠悠的品茶。爱星阿见状也是冷冷一笑,他是武将出生,对这些东西完全不了解,在场的除了塔逊兼任工部尚书经常与那些汉臣打交道知道一些厉害外,最能给出一些章程的便是额塞黑了,作为议政大臣兼内三院大学士,天然的熟悉满汉之别。但这人今天却基本不怎么说话,也是有意思。场面短暂了安静了下来,几人都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纷纷学塔逊一般自顾自的喝茶。这事也不能全怪他们撂挑子,实在是毫无头绪。在窗外偷听的董亮看冷场了下来,心想终于该自己上场了。于是他悄悄摸摸的进了议事大厅。“诸位大人商量出个什么东西了吗?商量还了,我好拿给陛下批阅。”董亮话一出,大家你看你,我看我都无言以对。对此,董亮也毫不在意,他开始挨个挨个的点名。“遏必隆大人,不知你有什么见解能为皇上分忧?”董亮搬出皇上,遏必隆高低都得整出几句。“我想着在侍卫处新设一思贤司,广纳满蒙才俊,全策全力为陛下分忧!”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