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39章 九九歌

第39章 九九歌(2 / 2)

不差钱的樊大娘,带着伙计,挑着热气腾腾的汤饼过来。

汤饼,就是唐朝面条的称呼,馒头、包子类的,则统称蒸饼。

丁丁汤饼,是因为这面条是剪短了才下锅的,不是寻常汤饼那种长长的形状,一般是加猪肉末、姜、葱、蒜等料调和,再掺上一些时鲜蔬菜。

灞桥丁丁汤饼,则是当地一绝,据说汉高祖刘邦屯兵灞上时,曾经去品尝过的。

唐朝民间的肉食,猪肉才是主流。

至于说贵人不吃猪肉,则是讹传了。

周八珍里有炮豚这道菜呢。

朝廷祭祀的等级,依次为:太牢、少牢、特牲、特豕、特豚。

最后两个全是猪吧?

特牲是指牛,可少牢是羊、猪,太牢是牛、羊、猪。

贵人们不是不吃猪肉,他们吃的,是卫生的方法养出的猪。

至于某些资料上说养猪养得污秽的事,当然是有的,但不可以偏概全。

在饲料收集困难的时代,养猪靠放养才是主流,甚至到了后世,一些山区的猪依旧是放养,两年才能勉强出栏。

放养的猪,需用走路觅食、保持活泼性,必然没劁过,狠起来能吃蛇。

自然,这样的猪肉腥骚味难免重了一些,就得靠姜蒜秦椒之类的调料压一压味了。

注意了,此时的秦椒,指的是关中出产的花椒,蜀椒也类同。

后世的辣椒,此刻要么还在南美那疙瘩呆着,要么在深山老林里,连大象都辣哭。

能成为人类调料的辣椒,且需要人工培育、改良。

很多野生植物,要成为人类种植的作物,需要一定时间的驯化、改良。

即便如此,猪肉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依旧是主要的荤菜。

关键就两个字,便宜。

范铮不带客气的,自觉盛了一碗,稀里哗啦地连汤汁都喝干。

“好吃!还是当年的味道!”

嘿嘿,范铮小的时候,馋嘴得紧,时常到樊大娘那里蹭吃喝,汤饼只是家常便饭。

樊大娘哈哈一笑:“爱吃就好!就怕你当官了,嘴也变刁了。”

范铮笑道:“什么官啊!就是平白多领了十五贯多俸禄而已。甄邦这小子,算盘打得不错,就是不去当个流外官,凭这一手手艺,好歹也能当个上等的账房先生。”

樊大娘乐得大笑,丝毫不顾一个账房先生与她家境谁高谁下。

或许,这才是为人父母应有的心态,管他子女成就高低,只要肯走上正途,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甄行咋样?”

樊大娘乐了一阵,关切地问。

范铮斟酌了一下:“单论技艺,甄行落后于甄邦。可安排同窗、维持弱小、调解纷争,甄行很有威望哟。”

“那就成!不管日后学成啥样,人不能走歪。”

樊大娘一人塞一个鸡子,乐呵呵地收碗箸。

怕这帮皮猴子摔烂碗,樊大娘专供他们的碗,都是巫闷山打磨出来的木碗。

喜欢贞观长安小坊正请大家收藏:贞观长安小坊正

最新小说: 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四合院:开局进入陶瓷厂 这个顶流他神经病!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鬼葬之墟 遮天:我王腾真没大帝之姿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龙珠饭 宋人的骨头 龙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