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46章 东市行

第46章 东市行(2 / 2)

至于官员是不是失心疯,谁知道呢?

东市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店铺林立,是长安城两大市之一,当然不可能没有官府管辖。

东市署有从六品上东市令一人、正八品上东市丞二人,录事一人、府三人、史七人、典事二人、掌固一人,管交易的公平、赃物、伪劣产品等事。

所以,当初隐潭游侠儿在东市里勒索商贾,其实也有东市署的纵容成分。

你当游侠儿收的钱,全部归游侠儿祸祸了?

年轻了不是?

在各处转了转,笔墨纸砚,特别是纸,范铮买了一车,让商贾拉到敦化坊去。

本来商贾还想要两文脚力钱的,可看看范铮的官样,果断闭嘴。

惹不起,官字两张口,咋说咋有理。

是藤角纸、黄麻纸、竹纸,那些上好文书专用的楮纸可不敢买。

就这,一刀五六十文,爱买不买。

哦,一刀纸,通常指的就是百张。

所以,读书的穷人少是有原因的,要是连书写的最基本纸张都买不了,咋读?

穷文富武,可就是穷,也有个三六九等的。

有人把家里的豪宅出租挣钱称为穷,有人夜宿桥洞称为穷。

也就是有香坊这个坊产顶着,要不然坊学的用纸量足够范铮头秃。

前面是大堆石炭。

石炭的价格,在唐朝没有找到直接可参考的数据,间接的《卖炭翁》倒是可以参考一下。

一丈绫,约六百六十文;半匹纱,按生绢计算,二百四十文。

那个“一车炭,千余斤”,斤数是虚指,大约按五百斤算比较合适。

五百斤,九百文钱,如果以贞观时期的物价水平来说,还是不错的。

以《卖炭翁》在安史之乱后的背景,斗米二百文的物价水平,对比贞观年平均斗米二十文的水平,就只能呵呵了。

大块的石炭几乎售罄,就只剩零星的石炭渣子与粉末,掌柜与伙计正苦着脸,用笤帚与铁皮撮箕扫拢。

卖大石炭时有多爽利,处理这些渣就有多费事。

哪个主顾愿意买这些残渣?

拉去倒你还得找到合适的地方。

石炭堆多了,通风不足,还可能会自燃。

“同州的?”

范铮冷不丁开口。

掌柜立刻放下笤帚,赔着笑脸迎了过来:“这位客官好眼力,同州郃阳的石炭,烧得可带劲了。”

关中一带,同州的石炭是出了名的,郃阳、白水、澄城、韩城四县,可是连片的石炭大产区,离长安城还不远,同州治所冯翊县到长安才二百五十五里。

这一片主产的还是煤化程度高的瘦煤、适于民用的贫煤。

所以,石炭的粘性就呵呵了。

那么,碎渣自然就比例较高,处理起来也比较费事。

喜欢贞观长安小坊正请大家收藏:贞观长安小坊正

最新小说: 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四合院:开局进入陶瓷厂 这个顶流他神经病! 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 鬼葬之墟 遮天:我王腾真没大帝之姿 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 龙珠饭 宋人的骨头 龙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