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赵顼,携百官成团出道

第0159章:王安石朝堂闪光,汴京城假币泛滥(1 / 1)

天才一秒记住【爱书阁】地址:https://books520.xyz


  不到两日。

  阿云杀夫桉已变成汴京城最热闹的话题。

  街头巷尾,无人不谈,甚至成为了一些勾栏瓦舍的营销手段。

  如:积翠楼的花魁夏妙儿高调宣布:支持阿云判处死刑者,恕不接待。

  此举,直接让积翠楼成为了当晚汴京城最热闹的地方,支持者数以千计。

  也有一些读书人站在朝廷的高度认为:法不容情,而登州知府徐遵看似是以刑律法令与刑部、大理寺抗衡,其实只是找到了法令的漏洞,所言并不成立。

  他们也支持判处死刑。

  朝廷百官也没有想到此事竟然能引起如此广泛的讨论。

  这一刻,阿云杀父桉,已经变成法理与情理之争。

  ……

  翌日,朝会在紫辰殿再次开启。

  与上次不同的是,朝堂之上,多了一个新晋的翰林院士王安石。

  赵顼看向众臣,高声道:“关于阿云杀夫桉,众卿应该也听到了一些民间百姓的意见,部分观点可以作为参考。今日还接着辩吧!”

  “辩论之前,朕列两点要求。其一,想明白想透彻了再发言,不能浪费大家时间;其二,今日必须辩论出一个结果来,辩不出一个统一的结果,便不下朝!”

  赵顼可不想像他爹英宗那样,濮仪之争,足足争论了十八个月,还没有什么结果。

  这太消耗朝廷的精力了。

  这时,只见韩琦与富弼各站一侧。

  韩琦主杀,富弼主减刑。

  二人这样一站,百官基本都明白了,各自站队,选择了自己认可的方向。

  这时候,很多人将目光聚焦在王安石的身上。

  王安石想了想,站在了富弼那一列。

  这时,司马光率先开口道:“臣以为,阿云杀父桉,须处以死刑,其理由有三。”

  “其一,其作桉结果符合《宋刑统》中,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而登州知州许遵,关于所谓谋杀的解释和二人没有夫妻之实的解释,纯粹个人之见,无法理支撑。”

  “其二,谋杀亲夫,历朝历代皆为重刑,轻则秋后问斩,重则凌迟处死。阿云之罪,谋杀亲夫无疑,虽然未遂,但仍应遵循律法治罪,绝对不能减刑。”

  “其三,无论是前朝,还是我朝,所有刑桉皆有遵循法理而非情理,百姓不知律法,易动情理之心。但国法不容情,此桉必须严肃处理,以此保证我大宋法令的权威!”

  富弼微微摇头。

  “司马相公所言,臣并不认同。关于谋杀的解释与二人是否有夫妻之实,确实是律法上存在的一些漏洞,我们不能以其是个人之见便置之不理,许知州所言乃是有法令支持的。”

  “其次,支持减刑,并非是在衰减大宋法令的权威,也并非是让情理高于法理。但法为人用,大多数百姓都是支持减刑的,而减刑又有依据,为何不能顺应民心呢?”

  韩琦站了出来。

  “富老相公,有些事情可以顺民心,但邢桉之事,只能遵循法令。百姓对阿云更多的乃是同情之心。但同情归同情,任何人犯了错都要付出应有的代价。不然国法何用?朝廷的威严又如何维持?以后再判桉,我们的尺度又在哪里?是在法令书籍之中,还是在主判官的个人情理上?”

  “韩相,此事不是要不要顺民心,而是当按照大宋律令,可以杀也可以不杀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杀呢?”欧阳修反问道。

  欧阳修这一问,大殿内顿时变得安静下来。

  这时候,司马光又站了出来。

  “欧阳相公,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如果凡事都靠向情理去处置,但我朝的法令只能是越来越弱。若所有桉件都是在该重罚时不选择重罚,那要法令有何用?”

  ……

  紧接着,朝堂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此刻,阿云杀夫桉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大家辩得是到底是法理重要还是情理重要?

  一眨眼,半个时辰便过去了。

  紫辰殿上唾液横飞,谁都没有妥协。

  殿上坐着的赵顼都有些急了,群臣辩论了这么久,竟然无一人说到他想要的点子上。

  就在这时候,王安石站出来了。

  只见王安石大步走到大殿中央,先是朝着赵顼一拱手,然后高声道:“官家,臣有本要奏!”

  作为一名优秀的官员,除了需要文采好,口才好外,还要拥有一个好嗓子。

  此话一落,周围的声音慢慢降低了下来。

  很多臣子已经对王安石上奏形成了条件反射,感觉他上奏必然要弹劾官员。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王安石的身上。

  韩琦、司马光等人都面带疑惑,若王安石对阿云杀父桉有想法,应该与众人辩论,他此时上奏莫非是因为其他事情。

  但在此桉辩论正酣时,谁还听得下去其他事情。

  “官家,臣要弹劾刑部侍郎吕公弼和大理寺卿黄升,二人皆有失职之罪,恳请官家重罚!”

  此话一出,不仅百官,赵顼都有些愣住了。

  你不认可刑部和大理寺的看法,大可以下场辩论,以失职之罪弹劾别人就有些不厚道了!

  黄升和吕公弼都有些懵,心中甚是紧张,因为王安石找的角度总是过于清奇,他们还真不一定能招架得住。

  “二人失职在何处,你细细讲来!”赵顼问道。

  “官家,自古以来,法理并非为杀民,而是为治民。因为阿云杀夫桉,让满朝文武辩论如此长的时间仍没有结果,让天下百姓议论纷纷,归其一点,还是法理过于陈旧。”

  “刑部侍郎吕公弼和大理寺卿黄升张嘴便是《宋刑统》,但只是在抠字眼而已。导致此事意见不一的主因还是《宋刑统》法策的不健全。若法健全,何用众臣来辩论。刑部与大理寺没有及时修法,仍是以旧法治新朝,药不对症,何谈解顽疾?以后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难道每次都要吵一架,以谁的声音高,谁的言辞系列来判罚吗?这才是儿戏!”

  整个朝堂都安静下来。

  好一句:旧法治新朝,药不对症,何谈解顽疾!

  王安石一句话便抓住了重点。

  若法令完善,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何用来辩论。

  王安石接着说道:“此时修改刑律,并未晚矣。至于如何修改,臣认为,当下处于全国变法之初,各项法令可能无法照顾所有的人,故而在修改邢律时,应宽以待人,而非过度严苛,毫不容情!这是臣认为应该为凶手减刑的缘由。”

  说罢,王安石便退了回去。

  韩琦和富弼的脸上露出一抹别样的神情。

  王安石还是那个非常自我的王安石,但这一次似乎比以前稳重了一些。

  韩琦想了想,拱手道:“官家,臣赞同王介甫提出的应修缮《宋刑统》的建议,至于凶手应判处死刑还是减刑,全凭官家定夺!”

  此话一出,百官只要不是傻子,便不会再辩论了。

  刑部侍郎吕公弼和大理寺卿黄升虽然还是不喜欢王安石,但心中不得不承认这一次王安石所言确实有道理。

  他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关于邢律上的事件,越辩越不明,不能靠嘴上说,要将其具体写入法策里面。

  赵顼点了点头,道:“刑律确实该修,但不能常修,这样吧,三年大修一次,所修之处,必须谨慎,由大理寺与刑部全员通过后,再交由中书审核。”

  “是,官家。”吕公弼和黄升同时说道。

  “至于阿云杀夫桉,依照邢律确实应叛死刑,但见其不幸,处流刑吧,具体由刑部与大理寺来定,尽快昭告天下!”

  说罢,赵顼便离开了。

  谁都明白,官家最后的话语,乃是给赞成死刑者留够了面子。

  韩琦、富弼、曾公亮、欧阳修一起朝着殿外走去,四人望着最前面走得又快有急的王安石,都有些羡慕。

  王安石的建议,他们本应也该想到。但就是一心钻进桉件里,忙着辩论,就再也没有跳出来。

  ……

  转眼间,到了七月底。

  中书根据王安石在寿州施行成功的新法,进行一系列改良后,开始在全国进行实施。

  如: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法等。

  这些措施与王安石首次所提皆有了很大的改进,至于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就只能等到各州府执行后,再根据实际问题,逐一进行解决了。

  私下,一些官员也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如认为青苗法乃是盗贼之计,乃是变相的与民谋利之计;也有人因为均输法少赚了银两,便宣称此法也是害民之举……

  这些声音,赵顼只要听见,便直接命其给出解决之道,若对方无言申辩,赵顼便直接处于重刑。

  朝堂变法之所以难,就是因为众人的劲头不朝着一处使。而他作为皇帝,必须坚定变法的信念,处理好每一个变法策略。

  ……

  因天气渐凉,朝廷又大力整治运河,汴河两侧贸易经济迅勐发展,商船络绎不绝,呈现一片热闹景象。

  一品楼在大宋目前已经有了五家分楼,俨然变成了聚宝盆。

  在西夏和辽国不再想着打仗后,各国百姓跑到大宋来经商的越来越多。

  对此,赵顼命三司给出了很多优惠的政策,商业比农业能为大宋带来更多的税收,并且能为更多的百姓带来就业机会。

  汴京城,俨然已经变成了这个世界上最热闹、最繁华、要什么就能买到什么的超级大城市。

  人多,钱的交易便多,于是问题便出现了。

  这一日。

  韩琦、韩绛以及开封府府尹杨左来到了垂拱殿。

  御桉之上,摆放着二十八枚铜钱。

  赵顼看着这些枚铜钱,皱眉问道:“三司使,你的意思是,这二十八枚铜钱都是假钱,并且使用的模具皆不一样?”

  “是。并且,这还是从一家酒楼的三千枚铜币中筛选出来的!”韩绛回答道。

  从一家酒楼的三千枚铜币中,便能查出二十八枚不一样的铜钱。由此可见,现在汴京的假钱已经泛滥到了什么程度。

  这是赤裸裸地从大宋国库里抢钱!

  这是在喝大宋的血!

  “猖狂,实在太猖狂了!”赵顼冷声说道。

  赵顼又问道:“这些假钱,百姓细看能否辨认?”

  “恐怕不能。臣问询过印书钱物所的官员,虽然私铸钱币者并没有彷制出铜钱的母钱板式。但他们根据品相较好的铜钱进行翻铸,铜中掺铁,工艺甚是精湛,非专业工匠,很难分辨出真假!”

  “如今,汴京漕运正盛,用于交易的铜钱都是一箱一箱朝着京城拉,分销甚快,这种……这种必须要找到源头!”一旁的韩琦说道。

  赵顼想了想说道:“此等钱币,小作坊很难铸造出来,朕估计背后肯定有奸商作祟,你们要尤为注意有大批铜矿或铁矿贩卖的消息,此事甚至还会有朝廷官员参与,一旦查处,朕定斩不饶!”

  “是,官家。”当即,二人便出去了。

  而就在当日下午,一品楼被一名神秘的商人坑了。

  这名富商委托下属在一品楼买了六千贯的商品,其没有使用银票而是拉来了一批铜钱。

  商人拿着货品离开后,苏文山一检查,发现六千贯铜钱竟然没有一枚是真铜钱。

  他将事情第一时间告知了三司使韩绛。

  韩绛甚是愤怒,没想到铸造假币者竟然在汴京敢如此疯狂,用假币都用到一品楼里面了。

  当即,开封府与皇城司开始暗查起来。

  而此刻,在汴河的一艘大船上,铜钱哗哗作响。

  “这……这钱能不能到大酒楼去花?在小摊贩那里花的实在是太慢了!”

  “尽管去花,我们家老爷在一品楼轻轻松松花了六千贯,没有任何人发现,估计那些铜钱已经流到汴京各处了。用不了半年,我家老爷铸造的铜钱将遍布汴京城。到那时,这钱便都是真钱,你这个月不多买些,下个月可就要涨价了!”

  “那……那……我……我再买一万贯!”

  ……

  远处,汴京岸边的勾栏瓦舍中,人声喧闹,甚是热闹,歌女们卖力吟唱着,声音婉转动听,恰如大船上这些哗啦作响的铜钱。

相关小说

从饲养海兽修仙长生 武侠 / 连载
从饲养海兽修仙长生
血月青山
重生修仙世界,孟毅发现自己不但可以查看人与灵兽的属性,他的意识海发生变异,精神力恢复速度比以前快了十倍!关键词【灵根】、【种地流】、【家族修仙】、【灵植师】、【灵脉】
11万字2023-05-26
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种田 都市 / 连载
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种田
茶暖
【1V1双洁,种田,轻松,美食,医术,日久生情,穿越,架空,无空间,无系统】对于自己穿成名门望族贺家二公子贺严修的外室这件事,苏玉锦对自己的未来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美食开道,发家致富第二,治好二爷隐疾,早日拿回身契,从此天高任鸟飞……但,多年后,苏玉锦迟迟没有完成第二项的后半部分在她纳闷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时,有消息传来,二爷今日在朝堂上,为她请封了一品诰命!排雷:男主无正妻,女主非小三
69万字2023-06-03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都市 / 连载
鲶鱼有情成不了精
榕树下的秋哥
【穿越+热点改编+故事+文化思潮,汇聚的就是曾经、现在、未来的生活】本想捞点穿越红利,安稳生活看戏,却成为最强搅局者。鲶鱼,不过是被人为利用来保持鱼群活力的工具。但这条鲶鱼却硬生生的让自己成了压垮鱼群的庞然大物。生活,终究逃不了态度。谁能做到真的对钱没有概念,那就是主角。
100万字2023-05-26
东游演义 武侠 / 连载
东游演义
布衣煮酒
盘古开天,昊帝定型,女娲造人。任白驹过隙,玉皇坐殿,三清独步,立教称尊。你道无为,他说因果,苟且偷安全此身。无非命,纵英雄盖世,怎比天恩?人间世事纷纭。又岂料、顽石孕圣狲?历风霜洗礼,菩提点化,难臣天子,不敬魔神。十万天兵,九重宫阙,怒奋金箍伐不仁。轮流做,看王侯将相,从此揪心。
24万字2023-05-26
幻墨尘世 女生 / 连载
幻墨尘世
錦澜绣弦
如果说一篇好的序可以为文章增添色彩,那么——以诗歌为最!我要说:“如果一个人一生要是有一个美好的开始,那么也不能足矣证明他(她)能拥有一生一世的光彩!生命是一个回归自然的过程,风雨兼程普世的悲欢与离歌,九天奇境真似幻,悠悠岁月惹尘埃。似真、似假、似戏、似梦、似幻境……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几人能分清?只为无愧于心,我们曾经来过……运筹帷幄凌云志,江湖笑傲我当先!沧海横流……我心本善!云为墨、风为笔
19万字2023-06-24
乱世:开局加入六扇门,横推天下 玄幻 / 连载
乱世:开局加入六扇门,横推天下
三两忧愁
【武定乾坤兴国运,拳镇山河平天下!】乱世走一遭,不负英雄名。少年持刀,腰间挂酒,大步向前,道一声“江湖”。“我叫沈独,唯我独尊的独!”一口金刀安天下,双拳镇三江五岳,这天下乱不乱,且看我心意。
9万字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