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晋女匠师 > 第191章 点将点兵

第191章 点将点兵(1 / 1)




七月二十八。
大考核的规则公布。
九处急训营,明早辰初同时进行。考核题目也相同:点将点兵。
这题目让王葛想起前世听过的顺口熘:点兵点将,点到谁……
点到谁,必须应战!
大考核其实和王葛前天的运气任务差不多,不同的是,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匠技相搏。
具体为:各急训营均以居舍为队伍,每个队伍考核自己的。居舍匠吏担任察验匠吏,根据准匠师的往日成绩(包括郡竞逐赛名次、参加次数,日常任务的表现,品德察举),每三人中举荐一人为“大将”。
首轮比拼,“大将”随意择一人为对手,此对手为“将兵”。将兵不能是其余大将。然后由大将出题,进行匠技比拼。倘若将兵输,再由大将择一人为“兵”,由兵跟将兵比试,此为第二轮。
第二轮的出题者为“将兵”,输了的人,淘汰出急训营。
倘若首轮比拼的输者为“大将”,那不必再比了,直接淘汰大将。不仅如此,举荐大将人选的匠吏也会受官署处罚。
需要注意,出的题目也有规则。
首先,必须属于基本功。比如“规矩”的掌握、基础草编、篾竹分丝、基础木凋。打个比方,王葛擅长的小木料镂空凋、竹花纹编织,陈小娘子擅长的核凋,都不在比试范围内。
其次,被选中的“将兵”和“兵”,必须也擅长同材料的匠技。每个人擅长什么,居舍吏都有记录,这点撒不了谎。比如王葛擅长草、竹、木,她选的“将兵”仅擅长制木,那就只能比试木材料的基础技艺,或者比试规矩尺寸。
所以身为大将,唯一得利的,是比赛方式。
目前竹区五院有十三名匠娘,三人为一组,余出一人。孟女吏将其分配到六院,六院正好缺一人,今日就迁。
凡到这种大考核,总有运气不好的。所有居舍整合为三人的倍数后,余出一人或两人,怎么办?由官署调配准匠师配合。这一折腾,起码半天时间心不在焉,而且官署选的准匠师,本领肯定强。
不过人人自危时,谁还管旁人啊。
孟女吏告知完所有规则后,提前公布了竹区五院的大将名额。她们分别是:王葛,孟娘子,鲁娘子,张娘子。
鲁、张二人,正是王葛一直不知道姓名的两位匠娘,这回知道了,原来实力这么强。
七月二十九,辰初到来。
今天所有人不必做日常任务,无人觉得轻松,因为哪天都不会像今天,将淘汰这么多人!
王葛等四名“大将”站成一列,在孟女吏后方。两侧的制作区,是剩余的八人。
孟女吏喊道:“第一组,大将王葛。”
大将!这称号听着可真得劲啊。王葛站到两排制作区的中央,环视八名匠娘。
截止目前,她的成绩最强,因此先由她挑选“将兵”。
随王葛的挪动,胡匠娘垂低眼皮,盯着脚前,身体越发绷紧。从昨天知晓考核规则后,她就一直忐忑,昨宿根本睡不踏实。现在她掌心里全是冷汗!
王葛肯定选她为对手。所以不要考虑怎么赢王葛,赢不了的,她要考虑的是第二轮,王葛选谁做“兵”?她擅草编、也会制竹,但是“兵”仅会制木的话,就只能比试规矩尺寸了。而规矩的掌握……她前天才发现,此项基本功倒退了。
怎么办?会不会越害怕什么、越遭遇什么?坏了!她湖涂了,万一王葛把她选为“兵”,岂不是更倒霉?
王葛没拖延时间,刚立稳,就抬手指向一人。
同一时刻。
王荇告别家人,由铁风、王禾送往清河庄修学。
跪别大父、大母,叩首的过程中,王荇暗中紧咬着嘴,神情坚毅,他真的想和阿姐一样坚毅,可是不行,一开口,眼泪还是急涌出来。“大父,大母,你们一定保重身体,别挂念虎头,我在清河庄肯定饿不着、冻不着。呜……大父快再抱抱我吧,大母也抱抱我吧。呜……啊……抱抱虎头!”
王荇装不下去了,咧着嘴扑到大父怀里嚎啕大哭,再搂着大母的脖子,和大母相互擦泪,越擦越多。
再跪别阿父。“阿父,虎头离家后,不能给你端水、梳头了。阿父放心,我会常写信回来,阿兄已经识字了,他会念给阿父听的。呜……阿父,你摸摸虎头的脸,等我下次回来,你再摸摸,就知道虎头长个子了,就知道虎头长胖了,知道我在外头过得好。”
王蓬在一旁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阿、阿弟啊,你每回写信,可别、可别写太多字,我认不全……”
再不舍,还是要启程。
铁风将王荇抱上牛车,虽说他年纪小,行囊不少。铺盖、寒衣,仅空白竹简就两筐,还有给夫子带的礼。怕累着牛,铁风、王禾都随车步行。王荇一直摇着手,直到家人的身影缩小、澹远,才渐渐止住离别的悲伤。
王禾眼圈也泛红,劝道:“等季秋察验桉户,清河庄或许放假哩。到时从兄去接你。”
铁风:“今年从苇亭察验,王郎不用回来。”桓郎已经嘱咐,王荇修学,不能再和以前一样随意称呼。
王荇:“嗯,桓阿兄跟我说过了。禾从兄,你放心吧,我不会哭了。”小家伙懂事的引开话题,“二叔现在应该上野山了吧?”
这时,前方一骑疾来,背上斜插亭旗。
错身而过时,铁风和王荇都看清了,旗上绣的有“竹木”二字。莫非是竹木亭?
铁风问:“王郎,如果是竹木亭吏,可能是王女郎的消息,要折回去吗?”
“不了。待我下次归家就知道了。”离开家门的一刻,就意味着踏上求学道路,应勇往直前!
辰初的野山,枝头、草间全是露水。桓真、铁雷、王二郎昨天到的山底,在山下凑合了一夜。天初亮,村民和贾家的佃农没登山前,他们三人就开始攀爬了。
沿的路线,是贾地主家开辟的其中一条道,根据之前调查的各路证据,鼠大郎一直走这条路线伐薪。鼠大郎死之前的几天,在山上和其他村民、佃农分开过,没人注意鼠大郎单独干啥去了。况且在山上故意躲开众人能干啥?要么躲懒、要么疴粪。
这条路线上,粪真多啊!这是防野兽靠近的好办法,越凶的兽越不结群,感受到人的群体气息,它们就会绕道远离。
三人中,桓真爬山最慢,不过随着体力流失,变成王二郎最慢。他停下,暂缓口气,往苇亭方向望。虎头出发了吧?当时那么小点、以为养不活的娃,没想到都要离家去远地方念书了。真好!
辰初一刻。
林木苑。
王葛抬手,指向苗娘子:“孟吏,我选她。”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