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 第六十三章:给知县帮忙

第六十三章:给知县帮忙(1 / 1)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正文第六十三章:给知县帮忙
最新网址:
生员焦急的说道:

“大人,知县大人马上快到了。”

“得赶快去门口啊!”

康教谕却是没有任何起身的意思。

这会不光是生员急的要命了。

下面四人也没胆再好好看书。

康教谕是举人。

又有官职在身。

当然可以不怕知县。

但他们几人连童试都没过。

都是平民家的人。

怎么可能不怕一县之首。

康教谕叹了口气,说道:

“准备准备吧,都和我去门口迎接。”

快到县学的何知县是三甲同进士出身。

加上朝中无人照顾。

留不住京师。

只能接收外放到晋江做知县。

因为不是庶吉士出身。

何知县得从知县做起。

每年接收朝廷的考核。

靠着每一任累计下的官望。

以及讨好上司的本事。

获得升官的机会。

到死前能进京做官。

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当然何知县这种情况比上举人要好很多。

明朝中后期。

除了少数比较出众的举人。

大多数人一辈子知县也就到头了。

一小部分人的。

就是另一部分人的终点。

封建王朝就是如此现实。

一场考试就决定了你能做到什么位置。

何知县是三十八岁中的进士。

这个年龄在进士群体里。

算不上不下的成绩。

和他同龄的举人比起来。

他已经很知足了。

和知县是一个非常规范的官员。

规范并不是和一些贪官一样。

在治地肆意搜刮钱财。

谋害平民百姓。

在嘉靖年间。

基本的稳定还是存在的。

晋江县文坛繁华。

出过不少进士。

何知县如果这么肆无忌惮的干。

肯定没几天就被朝廷罢官了。

当然何知县肯定不是清官,好官。

年近四十才混出头。

他又不是什么大家族出身。

不在为官的时间攒下点基业。

自己这么多年的书就白读了。

他就是整个王朝下一颗普通的蛀虫。

常见的不能再常见。

知县这种级别。

不会和小吏一样去亲自搜刮钱粮。

更不会去强奸民女。

也不用每天去打杀。

只要他一天是知县。

他想要的都会有的。

要是想多捞些。

就让下属小吏动手狠一点。

激起了民愤话。

就把动手的小吏抓起来处理就行。

怎么能坏了知县老爷的名声呢。

总结下来。

何知县在上任以来。

和晋江县的士绅的合作还算不错。

朝廷需要缴纳的各种税收。

他都一分不少的上交。

这三年来,晋江县虽然算不上欣欣向荣。

但除了偶尔的倭寇。

基本没出什么严重的大事。

倭寇海盗要怎么处理。

知县守好县城即可。

县城若被攻破。

何知县没死,也要被朝廷罢官。

何知县很聪明。

花了点银子和附近的倭贼团伙。

达成了一个协议。

他们只会在城外抢劫。

不会跑到县城里来闹事。

每年给上司的事表。

写的都是晋江县“风调雨顺”。

何知县的位置自然是安安稳稳的。

但这几天何知县的心情很差。

主要原因就是这个新来的晋江县学教谕。

一县的文化教育。

也是知县被上头考核的标准之一。

原来在这块晋江县一直是大步领先的。

何知县根本不用去管。

大部分原因也是晋江县文风繁荣。

每次科举都会有还几次位列前位。

但自从这个新来的康教谕上任后。

好多生员被逼的离开了县学。

这就动了何知县的基本盘了。

县学里的生员无法满员。

自己的考核就要扣分。

考核扣分,自己升官就慢了。

故而今天县学第一天各班里的学生们讲课。

何知县就一路找到了县学。

知县的队伍来到县学门前。

何知县自轿子上走下来。

却只见几位训导跪在门前。

何知县的脸色一下就难看下来。

这三位训导也是暗想倒霉。

之前新知府上任。

就只有他们三个跪拜。

康教谕站着不动。

康教谕被数落了个假山的外号。

假山上几座较矮的山峰。

就是他们三个。

弄得他们在县城没了脸面。

现在知县老爷来县学考察。

康教谕又是不愿意出门迎接。

搞的三人更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们现在想辞官的心都有了。

再做康教谕的下属。

怕是自己的脸要被数落没了。

“康教谕人呢?”

何知县不悦的语气问出。

一个训导说道:

“禀知县老爷,康教谕还在学堂教课。”

何知县没有当场翻脸。

而是带上下属。

一群人大张旗鼓的走进县学。

直到走近学堂。

才见到站着坚挺的康教谕。

何知县上前几步。

胡照四人已经跪在地上,低头发抖了。

只剩下康教谕和张洛没有动作。

何知县看到康教谕问道:

“今天本官视察县学,是为公事。”

“康教谕为何不行跪礼啊?”

这段话是何知县讽刺。

康教谕在城门见新知府时。

说的那句“不是请事,何来跪礼”。

视察县学是知县的职责内的事情。

这回康教谕不能再用那个理由推脱了。

却见康教谕对何知县还是行了个拜礼。

随后对何知县说道:

“知县大人乃一县父母官。”

“当以教化治县,县学乃文风重地。”

“不应向大人行跪礼。”

康教谕这么说了。

何知县也不好意思让他再行跪拜。

自己虽然一县主官。

但知县再大也比不过文风重地。

康教谕搬出大义。

何知县也不能强求。

康教谕是举人。

有不下跪的权利。

何知县看着康教谕边上的张洛不悦问道:

“你来自何处,见了本官怎么不行跪礼?”

康教谕正想帮张洛说话。

却见张洛义正言辞的说道:

“小民张洛,知县大人驾临县学。”

“当先祭拜先贤,小民等再行跪礼。”

何知县了愣了一会。

才记起来自己光顾着挖苦康教谕。

把学风礼仪都给忘了。

何知县是进士,也是读书人。

读书人到了县学。

当先拜圣贤,张洛说的一点不错。

何知县这个举动要是传了出去。

何知县是要被县里的读书人吐唾沫的。

“真是巧言善变。”

何知县没有继续朝张洛质问。

张洛对于他一个堂堂知县。

就是个蚂蚁般的小人物。

还有康教谕那么固执的人在这。

张洛倒是给何知县提了个醒。

这是在给何知县帮忙。
最新网址: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