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回家(1 / 1)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正文第六十九章:回家
最新网址:
张洛转头对胡照问道:

“胡大哥,你读书的本意是为了什么?”

胡照回想起自己少年读书之时。

老师看他家境贫寒。

没有收他的学费。

于是说道:

“自然是熟读百书,明辩是非了。”

张洛又看向张胜文问道:

“胜文你呢?”

张胜文摸着下巴说道:

“应该是考上一个功名给家里争光。”

张洛看向魏家兄弟。

两人一起说道:

“当大官!”

张洛最后看向康教谕。

康教谕短暂的想了一会。

说道:

“为求国泰民安!”

几人说完后。

也没有去问张洛的初心是什么。

没有接着讨论这个话题。

对于张洛五人来讲。

学派,学术都是遥不可及的东西。

宛如一个小学生。

不会去想高考的事情。

饭要一步步吃。

路要一步步走。

康教谕单独将张洛叫了出来。

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

交到张洛手里说道:

“这是今天我在县衙邸报上抄下来的官文。”

张洛拱手感激说道:

“太谢谢老师了!”

康教谕摆手说道:

“你是军户出身,自己家乡的事情肯定是要关心的。”

“但你现在正是苦读的关键时刻。”

“不能因为别事,而荒废了学业。”

张洛点头称是。

康教谕所讲的,也是这个时代多数文化人的看法。

天大地大,读书最大。

康教谕又对张洛嘱咐道:

“这次课程结束,回到卫所要继续好好读书。”

“下个月我还会接着考你功课。”

“还有选读经书的事情。”

“你该提上事程了。”

“决定好之后,你在县学里抄下来。”

“抄好之后带回去好生研读。”

县学书库里有一套《四书五经全传》。

但这是属于县学的书籍。

康教谕无法让张洛带走。

但能在县学里面抄录下来。

古代寒门读书,抄录是最常见的事情。

大多数的寒门书生都是靠抄下来的书本学习的。

张洛向康教谕行礼。

再次表示自己的感谢之情。

接下来的三天,县学都没发生什么大事。

第六天上午一早。

五人就准备好回乡了。

张胜文家就在城里。

大家先把他送了回去。

他家在北城门的一个小巷里。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房子。

张胜文叫来刚过门的媳妇。

给四人泡了点干茶。

在明朝叫家属出来见客。

算是非常好的交情了。

张洛四人有些尴尬没有带礼物过来。

后面还是魏康拿出一灌蛤蜊。

送给张胜文的妻子。

才缓解了空着手来的气氛。

张胜文的父母不在家中。

几人都显的有些拘谨。

只有张洛挺直着身子问道:

“胜文,你家在县里做什么过日子啊?”

张胜文到没有觉的张洛问的冒失了。

这几晚的喝酒交谈。

已经让几人成为了比较好的朋友。

他对张洛也很看重,于是回道:

“家父家母在主街上卖些凉食。”

“我平时嘛就是在家中帮人写些状纸。”

“一家子的钱两也能勉强度日。”

原来是这样。

写状纸算是平常读书人能做的工作了。

张胜文苦于没考上秀才。

没法到县衙公堂之上。

给人出主意。

只能做做一些外事工作。

胡照是名河边上打鱼的。

他家养鱼的产业还不小。

有个大鱼塘。

家境也算很不错。

魏家兄弟住在泉州港边上。

离县城也很远。

几天听说张洛是军户子弟。

在自己在卫所开了学堂教书。

四人对张洛更加欣赏。

张妻很热情让几人留下来。

几人又在张胜文家吃了午饭。

饭后才出城回乡。

这一次返乡的路上倒是安全了不少。

福建省的军户卫所因为清军一事都比较担心。

没胆子再来抢劫。

而且还加强了剿倭的力度。

瞬间几天让晋江县周边的治安好了不少。

张洛一步一个脚印。

慢慢悠悠的在天黑之前回到了镇海卫。

“师兄!”

张小珠一早就在卫所门口等待了。

看见张洛的身影赶忙欢快的喊道。

小愣子张旺生也站在边上。

见到张洛回来后。

也高兴的手舞足蹈。

终于又回家啦!

张洛心里又感慨了一下。

缓缓走进了镇海卫。

卫所不远处的树丛里。

一个带着纱帽的纤细身影确认张洛安全回来后。

才安心的离开了树林。

回到卫所后,张洛没有马上躺下。

而是走到了宗祠外。

想见张阿公一面。

张洛先将康教谕抄录来的朝廷官文给到张阿公。

随后又把自己在徐守业处知道的消息。

全盘告诉了张阿公。

张阿公听完后。

皱着眉头说道:

“有御史来清军,这下可不好了。”

张洛和张阿公面对面交谈。

张长伟在边上听着。

上回和东山村械斗之后。

张阿公就特意带上张长伟参与宗族议事。

想对他多加培养些。

张长伟对御史清军的事情有点陌生。

他不解的说道:

“京师那边,不是要革去罪官后代的官职吗?”

“我们镇海卫一直谨遵朝廷法旨。”

“有什么好怕的?”

张阿公叹了口气说道:

“你家祖先有没有罪过,自己说的不算。”

“要让御史确定了才可以。”

“现在最好的可能,就是希望镇海卫别被盯上吧。”

“长伟,明早传令下去,让卫里的人最近都老实一些。”

“先代百户们在福州还有点关系。”

“等御史到了福州我们再去打听一下。”

当然张阿公担心不光是御史来清军。

还有张莲生的性别问题。

这要是被御史看了出来。

那就不光是赔点银子那么简单了。

整个镇海卫都要遭难。

张阿公沉重的叹了口气。

一切都已经这样了。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张洛又从袖子里拿出卖糖换来的二十八两银子。

和张阿公说道:

“阿公,我这边还有事情想说。”

张阿公看着张洛说道:

“张洛你有什么想做的。”

“尽管说出来就是。”

“卫所一定全力帮助你。”

张洛说道:

“御史下省清军。”

“东南必定不稳。”

“我怕那时,边上的海盗倭寇侵犯卫所。”

“所以你想?”

张阿公不解的看向张洛。

“我想买些西洋的鸟铳和火炮。”

抵挡外敌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有火器。

卫所也可以变得硬气。

起码可以杜绝小规模的倭贼袭扰。
最新网址: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