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小兵之霸途 > 第三百七十七章 调军应变

第三百七十七章 调军应变(2 / 2)

……

三天后,洛阳皇宫朝殿。

说是议事,其实就只是宣布命令罢了。这三天内,刘易与贾诩、荀彧、陈群、田丰、逢纪、沮授、等等一众谋臣在一起,基本上已经对新汉朝朝廷的一些官员的调整及任命达成了一致。以及目前新汉朝所有可能面临的一个巨大危机等等商讨过了。

实际上,就算没有这个危机。新汉朝亦要对西凉以及东北的异族人动手的。此际,只是把这些问题提早摆上台来讨论。提前解决这些问题罢了。

刘易直接下令,让颜良、文丑、秦颉,共率二十万新汉军,随贾诩一起进入西凉作战。命令长安太守皇甫嵩动员长安的军马及关中的百姓,尽可能配合贾诩的行动,要人给人,要物给物,不得有误。

跟着下令,让兰陵族为主。号召动员大漠塞外异族,让他们组建一支人数在二十万人左右的骑军,再调潘凤大将,率五万新汉军与他们在一起,合兵二十五万,在大漠塞外游戈,拦截所以经塞外往西、北方向的军队或商队,截断他们的人员及物资的流动。也从即日起,禁止新汉朝的军民及商人与北方关外的乌桓人进行贸易活动。

再快马传令冀州。派沮授、逢纪前往邺城,接替戏志才在邺城的工作。戏志才、赵云、公孙瓒,马上率其本部大军,北上至山海关。准备对关外乌桓人的讨伐工作。太史慈则暂时留在邺城坐镇,展开冀州战事的收尾工作,尽快将袁绍的残余势力灭掉。冀州所俘的袁军。尽快收编,用以镇守冀州。

另外。令虎牢关李令继续镇守虎牢,着魏延进驻汜水关。关纯、耿武等将。镇守荥阳关。现在,刘易已经与曹操再次议定互不侵犯的事儿。荀攸也早就返回许都复命去了。所以,刘易并不太担心曹操还会攻袭自己新汉朝。命李令、魏延、关纯、耿武等将镇守,也只是为了提防万一罢了。

还有,荆州方面,其荆州军的收编工作,基本上已经做好了。经过挑选,遣返那些老弱病残,一共收编了约三十多万荆州军。这就等于让新汉军一下子增加了三十多万的军马。这里的,还不包括早前魏延所收编的那一支精锐的荆州军。

这些军马,直接交给关羽、张飞统率。

陈到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暂时让他留在宛城,辅助秦颉留下宛城的副将及一军镇守宛城。又调来一军原荆州军进驻宛城,由陈到统率。

刘易命令,张飞率十万军马,向益州方向起进攻,不求他当真的能打通进入蜀中的通道,只求他对益州施加压力。黄忠、黄叙父子,率水军在水路挺进,与张飞遥相呼应。

甘宁、周泰、蒋钦的水军,暂时待命,等刘易到洞庭湖再说。

一道道的命令出,新汉朝又有如机器一般转动起来。

且说冀州广平、阳平、毛城等数城。

毛城,赵云早命自己的军马,动员了无数百姓,把新汉军的攻城器械调到了毛城的南面,对毛城展开了日夜不停的强攻。

眼看城破之时,戏志才命人送来了辛评、韩猛等袁军军将的家眷,向他们劝降。嗯,关州太守辛毗,他早前得知兄长辛评已经被自己军困于毛城,也来不及向刘易禀报,将并州的事务交给副手处理,他亲自经上党赶到了冀州。

但是,在辛毗与戏志才一起,带着他的家小赶到毛城,向辛评喊话,让他投降的时候。辛评居然自感有愧于人,无颜再见兄弟,在城头上让辛毗代他照顾家小,然后自刎身亡。

辛评居然一心寻死,他身边的人,都来不及阻止。

嗯,辛评是钻了牛角尖了,看不透成败得失,他之所以自刎,并非是他对袁绍有太忠诚,而是他自认自己当初不听弟弟辛毗之言投靠刘易,对于此事,他心里有侮有愧,同时亦为他自己这些年为袁绍所做的一些事而心感不安。见到家小平安,他自觉已经生无可恋了,才有那极端的行为。

他的死,辛毗很是想不通,但也只能暗自伤怀。

至于那韩猛,他家小幸运的没事,在他家人的喊话之下,他总算答应投降。

自此,毛城被破。

广平、阳平两城情况复杂了一点。不过,镇守阳平的袁尚,他先坚持不住,率一支军马突围出逃,逃往青州去了。

阳平被攻破,广平就成了一座孤城。

连日围城,刘氏见已经不可能突围了,便同意投降。如此,袁熙再次被俘。

刘易曾同意了张夫人,要把刘氏与袁熙送到洛阳来交给她,让她可以亲手为袁谭报仇。这个命令,早就送到了太史慈的手上。

太史慈一接降了广平之后,马上就将刘氏及袁熙派人送到了洛阳。

当然,收复广平,是戏志才、赵云、公孙瓒挥军北上之后的事。那袁尚,亦是让他抓住了新汉军挥军北上的这一个空隙,才让他逃了去。(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