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我要就藩(1 / 1)




喝完水之后又接过沈永则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嘴。
收拾好之后,朱允熥没再去看里面,而是吩咐道:“找个地方让他们入土为安吧。”
等沈永则带人将他们埋葬之后,朱允熥下令原路返回。
这次返程的速度很快,半个月的路程愣是十天就回到了京城。
回到京城,朱允熥直奔朱元璋办公的地方。
“爷爷,我想就藩。”
此刻的朱元璋正在办公,听到朱允熥的话后头也不抬的问道。
“看见了?”
“爷爷您知道?”
朱允熥一听这话,瞬间就明白了,怪不得他当初在刘家村闻到了尸体的臭味。
敢情这些都是朱元璋特意让他看到的。
“咱封给你的封地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你现在要是后悔还来得及。”
“不,我就要去宁波府。”朱允熥连忙摇头拒绝。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朱元璋诧异的看着朱允熥,将手中的笔放下。
“好,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孙子,有气魄。”
“不过你年纪太小,不是就藩的时候。”
朱元璋话一说完,朱允熥顿时感觉失望透顶。
“不过你现在可以在宁波府营造王府。”
听到这儿,朱允熥心中一喜,能营造王府那就算是同意了,随后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爷爷,那护卫?”
“护卫?你大哥不是给了你500人吗?那就给你批500护卫吧。”
一听这话,朱允熥瞬间炸毛了。
“爷爷,500人够干啥的?宁波倭寇侵犯频繁,整个宁波卫所三万多人都阻拦不住,您给我500人?是想您孙子重蹈刘家村覆辙吗?”
“那你想要多少?”朱元璋上下眼皮一耷拉,瞧了朱允熥一眼。
“我二叔三叔四叔他们不都有三卫吗?我也要三卫。”
听到朱允熥说这儿,朱元璋噗嗤一笑,“就你?还三卫?你懂带兵吗?”
“不懂可以学啊,再说了,中山王曹国公他们都曾经去过书院讲课,我也学了不少好吧。”
朱元璋沉思了一会,说道:“你先回去吧,等咱想想再说。”
得了,按照以往的经验,朱元璋这样说就算是没戏了。
不过朱允熥还是不死心,噔噔噔几步跑到朱元璋身边,晃着他的胳膊。
“爷爷,您就同意了吧。”
朱元璋被晃的身体摇晃个不停,不过嘴上还是拒绝。
“去去去,说了让咱想想再说。”
“爷爷。”朱允熥又做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继续摇晃朱元璋。
可怜的老朱头,一把年纪被孙子摇的差点散架了,连忙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过朱元璋虽说答应了,却对朱允熥提出了诸多要求。
“行行行,咱答应了,不过咱是有要求的,你要是不答应这事就算了。”
“行行行,我答应了。”朱允熥连忙点头应允。
“第一,咱现在只能给你一个护卫营,等你成人之后可以增加到三个护卫营。”
“第二,需要你自己招兵买马。”
“第三,护卫营所需一切费用需要你自己筹措。”
“啥玩意?”听完朱元璋的要求,朱允熥大声叫喊了一句。
这些太过分了吧,合着就给一个名头,剩下的所有费用全部需要自理。
这简直比微操达人还要狠啊。
“同意就去,不同意就老老实实的待着,等成年之后再说吧。”
【靠,不就是自己花钱吗?自己花就自己花】
朱允熥一咬牙一跺脚,直接同意了这个不平等条约。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就藩之后能不能回京。
这件事还是比较重要的,毕竟自己的产业都聚集在凤阳。
要是能来回跑还行,要是不能来回跑,朱允熥准备直接将这些产业和书院迁到封地去。
想着,朱允熥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行,现在不算你正式就藩,成年之前你可以随时回京,”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事都是小事,反正现在朱允熥年龄还小,没什么威胁。
“耶,爷爷万岁。”
“行了,赶紧去忙你的吧,对了,营造王府的钱朝廷也不出,反正你小子有钱。”
朱元璋算是彻头彻尾的铁公鸡了,一毛不拔。
不过朱允熥不在乎,他自己的生意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收益,更何况还能造钱,这点花费不过九牛一毛。
告别了朱元璋,朱允熥开开心心的见到了正在监督建造火车道的朱雄英。
将他的卫队全部交给他,随后返回了凤阳。
回到书院之后,朱允熥见到了朱俊康。
看到朱俊康愁眉苦脸坐在书院南门,朱允熥拍了拍他的后背,然后坐在他身旁。
“怎么了?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王爷。”朱俊康扭头喊了一句,然后指着南门内的一辆大车。
“您说的那个汽车造出来了,可是跑的也太慢了,还不如人跑的快呢。”
“造出来了?”朱允熥随着朱俊康的手指看去,只见一辆超大的汽车屹立在书院内。
随后朱允熥站起身朝汽车走去。
说实话,这个汽车造的和火车头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要说不同的地方,也就是把火车轮子变成了普通的圆轮。
看着汽车这副模样,朱允熥对朱俊康吩咐一声。
“你上去开开,我看看。”
“好。”朱俊康回答一句爬了上去。
“噔噔噔噔噔噔噔”
和火车启动的方式一样,先用煤将水烧开,等水开之后汽车慢慢的移动起来。
随着汽车的移动,朱允熥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没别的原因,这玩意确实太慢了,朱允熥估计,这个汽车的时速顶多也就是每小时能跑个20里地。
“行了,停下吧。”朱允熥连忙对朱俊康摆摆手。
“王爷。”朱俊康还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没事,慢慢改进就行了。”朱允熥安慰了一句,随后继续说。
“你收拾收拾,另外通知朱俊清,跟我去浙江。”
“行。”朱俊康点点头,也没有问原因。
五天后,朱允熥带着书院的几十名学生踏上了前往浙江的路途。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