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总结·彩蛋·得失·预告·龙套

总结·彩蛋·得失·预告·龙套(1 / 1)

简单说,第二卷是比较失败的篇幅。

十分制,给自己打四分,有些章节写得不错,营造了氛围感、画面感,有些章节很生硬。

这也没办法,连载有压力,状态总有好坏之分,各位多多担待。

总体来说,第一卷的故事风格,偏于传奇公案;第二卷的故事风格,偏于帮派纷争。

风格不同,行文和内容必定有所调整。

有读者说,第一次喜欢一个故事,但讨厌主角团。

这挺好,我将其视作很高的评价,因为这说明我没有在不经意间去美化土匪流氓。

老话说得好!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书中也曾经说过,善恶不能相混,功过不能相抵。

土匪杀鬼子,他也还是土匪,算不得英雄。

英雄合该有三分匪气,但有匪气的未必是英雄。

还有不少读者说有些章节画面感很强,像影视剧,您捧我,我确实是有意识的营造这种效果。

临近尾声,有些人物行为遭到读者厌恶。

对此,我能理解,但我更看重的是,其行为是否符合人物性格,只要符合,在我看来就可以。

说几个重要人物和争议。

【江小道】

很多读者认为,小道很蠢、很莽、没有脑子。

我个人不太认可,两次“连珠成串”、法轮寺诛杀白国屏,以及借毛子当幌子杀鬼子,足以证明小道并不傻,但他确实有局限。

大家可以这样理解,小道是个眼界狭窄的战术家,他能办成一件事,并且成功率很高。

但他缺乏远见,惯于把一件事孤立看待,纷繁复杂时,他也能抽丝剥茧,但却往往容易忽略且难以把握大局变迁。

对此,小妍是个补充,身体残疾,让她注定无法身在第一线,却更像是一個战略家。

这也符合水火相济的设定。

后续,小道的行为,也比较符合“千日交心千日好,一日恩消义成灰”的判词。

另外,时至今日,仍然偶尔有新读者在喷:小道这种穷横性格,凭啥能活这么大?

我知道,这是惯性使然,很多人都默认主角自幼父母双亡。

但我在第一章写得很清楚!

小道开篇十三岁,十岁丧父,十二岁丧母,他当孤儿,只有一年时间。

正是在这一年时间里,他闯了祸,差点遭殃,幸好遇见江城海。

可人家先前有父母照顾呀!凭啥不能活这么大?

无语!

麻烦大伙儿帮我怼两句(坏笑)!

【胡小妍】

小妍是典型的猛虎嗅蔷薇。

她对四风口和小花极其宠溺,对潜在的敌人极其冷血。

对于底层,她有一丝共情,从对喇叭嘴、福龙的态度,以及愿意承担工人赔偿可以看出。

小妍的残忍,跟童年经历有关,也跟江城海后天培养有关,个人认为,其行为站得住脚。

嗯,以我为准,我是学心理的(苦笑,劝退)。

【宫保南】

关于老七的伏笔,在卷一·五十六章有提过。

当时,江城海和许如清有过一段对话:

“老七,啥都挺好,就是想法太多,我总觉得他指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绕进去了。”

江城海在时,宫保南在孩子的问题上,就经常容易出岔子,不是不忠心,而是这份拧巴。

在小雪这件事上,老七因为毒杀和对白雨晴的承诺,确实把自己绕进去了。

【关伟】

关伟关伟是周云甫招子(眼睛)这件事,他跟张九爷走得那么近,已经在暗示了。

还有一处暗示,出现在卷二·四十九章。

当时,关伟和宫保南二次被捕入狱,大伙儿细品两人的谈话。

宫保南直呼周云甫大名,而关伟一口一个老爷子,心里想的也是老爷子会不会救他们。

由此便能看出亲疏远近。

还有卷二·六十九章,小道问他,是不是来过城东秘宅。

【沈国良】

老五是叛徒的伏笔和暗示章节很多。

卷一·二十章,老五的背景是杜家土匪内乱,少主平叛,老五出逃。

说明他已经当过一次叛徒。

卷一·五十六章,江城海盘问赵灵春,示意老五盯梢。

刻意强调过,赵灵春身上从此多了一双眼睛,江城海不死,这双眼不闭。

卷二·五十二章,老烟炮和铁疙瘩在会芳里认出赵灵春,第一个有反应的就是老五。

卷二·六十二章,老五知道赵灵春身世后,陈万堂点破了赵灵春的身世。

有个读者,在这里就已经猜到了。

看得认真,提出表扬,哈哈!

【赵国砚】

很多读者说,劝降赵国砚的桥段,很尴尬。

我承认,确实非常生硬,极其生硬,这个桥段,我给自己打零分。

但我认为,这纯粹是因为我自己没写好,渲染、铺垫得不到位导致的,并非是理由不充分。

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形。

陈万堂反水失败,相当于被白家当枪使了,赵国砚独自一人孤悬在外。

赵国砚枪打冯保全,得罪了许如清;弟兄杀入江宅,得罪了江城海;顶头大哥反水,得罪了周云甫;陈万堂跟苏家有仇,他投奔不了;白家耍了陈万堂,他不会投。

三大家都结了梁子,没人能保他,只有江、胡二人愿意留他,他才能活命。

有人说小道武力不够,没打过赵国砚。

这不准确,单拼拳脚,小道的确打不过沧州挂子行。

但小道是要生擒,假如以死相搏,赵国砚至少已经死在小道手上两次了。

详情参考卷二·六十八章。

但我不否认,劝降的确是个相当生硬的桥段。理由充分,但没写好。

关伟最后为什么由赵国砚过去看望呢?

因为老六曾经差点儿杀了他。

小妍派赵国砚去,不必担心他会心软。

小妍比较会用人,有很多细节可以作证,在此不展开了。

【刘雁声】

刘雁声在卷二终章归附江小道,有点唐突,因为我中途改了他的故事。

原本的设定是,谭仁钧在大鼠疫中病死,刘雁声命悬一线,吊着一口气没死,后来偶遇江小道,被安置在了江宅,捡回一条命,从此归顺,并且在供出会党名单时,他也出了一份力。

这个情节脉络,更为合理。

但是,当时有不少读者反馈,节奏有点慢,主角有点边缘化,所以就改了。

因为第二卷前半部分,小道确实戏份不多,比较边缘,他要留到后半程发力。

现在回过头想,有点后悔,应该按照原定设定走。

而且,后来又有其他读者反馈,鼠疫的惨烈没有表现到位。

嗐!两难呀!

…………

下面再说彩蛋,其实也算伏笔。

这,存在跳订的情况,但不严重。

我不能违心的说自己没有兑水的时候。毕竟,有时候差个两百字凑整,也就硬写几行了。

但绝大部分情况下,我都尽力做到言有所明、意有所指,不作过多闲笔。

我要向绝命毒师看齐,处处是伏笔,人物登场就要有效力(我在吹牛逼,别当真)!

下面说几个彩蛋。

【香烟画片】

本卷第一章,江小道买香烟,收集画片。

强调了小道已经集齐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此处寓意奉天周苏白三大家。

随后,小道开出一张“大闹天宫”,寓意小道将是其中的搅局之人。

好吧,这不算是一个特别贴切的寓意,但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

【苏家宅子】

广源钱庄城北分号总有光亮,屋子里摆满绿植,这跟苏文棋救亡图存的心思有关。

苏文棋虽然留过洋,一身现代装扮,但住所陈设摆满古董字画,骨子里仍有传统部分。

他对苏元盛的态度也能看出这一点。

【白宝臣大宅】

白宝臣的大宅是纯粹的西洋风格,屋内陈设没有古董字画,全是金银装饰。

迎面一个鹿头标本,屋内还有鹰、鸡等标本。





给鬼子卖命,当然满屋禽兽!

【灯泡大辩论】

卷二·三十二章,关伟和宫保南第一次入狱,两人曾就电灯泡有过一段对话。

宫保南更在意的是,蚊虫撞向灯泡,隔着一层玻璃,永远都是徒劳。

他虽然没有投身会党,但求变的心思已经出现,他在小妍的身上看见轮回的影子,随后离开。

关伟则更看重生死,认为有玻璃挡着,不死才是最好,预示其结局。

【猫头鹰】

鸮,作为江城海的报号,一旦出现,肯定有寓意,不可能为了描写而描写。

卷二·九十章,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江城海来到城南秘宅,有猫头鹰飞过,闭上了一只眼睛。

最后,周云甫被江小道用烧红了炉钩捅瞎了一只眼而死。

卷二·九十二章,活吃。

赵灵春去给白家通风报信,巷子里看见一只猫头鹰,正在活吃老鼠。

老鼠生不如死,预示了赵灵春的结局。

卷二·九十九章,怒砸白家窑之前。

黑瞎子在门口看见一只猫头鹰,调转了整个脑袋,预示黑瞎子的死法,脸被砸烂,被炸身亡。

另外,当时黑瞎子在门口大喊大叫,手下的人劝他小声,以免打扰老爷睡觉。

黑瞎子全不在意,暗示白家父子当时并不在大宅里面。

【黑瞎子x李添威】

卷一·九章,曾经说过,李添威曾经被熊瞎子舔掉了半边脸。

当黑瞎子出现时,老二死在他手上,也就不意外了。

【少姑奶奶的白瓷壶】

关伟和宫保南去白家外宅,着重强调了,关伟看了一眼白瓷壶。

后面胡小妍找到六叔,也是在白瓷壶里下毒,这一点白雨晴死时,也有明示了。

【小雪嘴馋】

一直在强调这一点,只有这样,她在全家争吵的时候,偷喝银耳羹才合理。

【隋唐演义】

这算明示江城海弟兄反目了。

【老五临死想说话】

这里明确承认,沈国良临死前后悔了,想说出赵灵春的身世,但小道刀太快。

所以说,下手太快,未必一定是好事。

另外,老四金孝义临死以前,确实看见是老五开的黑枪。

【烟花庆典】

终章时,胡小妍众人看烟花。

烟花虽美,但她却嗅到了硝烟的味道。

算是再次强调小妍的大局观吧。

…………

再说得失。

为什么说这一卷比较失败呢?

先不说这一卷篇幅适不适合网文,但我可以肯定,它不适合连载。

因为这是一个首尾呼应相隔甚远的篇幅。

比方说,第一章就出现的中村一郎,在第一百一十章才体现其作用;第五章就出现的刘玉清,在第一百零四章才再度登场。

这就会让一些缺少耐心的读者觉得,你这人物没用,跟剧情完全没关系。

其次,这一卷虽然不能说是视点人物的写作方法,但三大家在前期确实戏份很重。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当发生了一个情节以后,我必须交代三大家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反应,因为人物并没有开上帝视角,而又统统都很重要。

因此就会出现,一个事用不同角度阐释。

剧情节奏由此会显得拖沓,非常不适合追读,得一口气看完,才能感觉到其中的趣味。

在此不得不说,各位追读老爷,辛苦了!

另一方面,我不敢说自己群像写得有多好,但这一卷确实有很多角色,有成为主角的潜力。

苏文棋这一条线,从支持会党,到最后保全家族;赵灵春这条线,复仇;陈万堂反水;包括胡小妍的成长过程……

很多角色都有清晰的脉络,导致主角小道在前期确实比较边缘化了。

这在网文来说,应该算是大忌了吧?

另一方面,在这一卷,我也感觉到了文字的局限性。

我确实是在有意营造影视剧的画面感,但这里有个难题。

比方说,拿《隋唐演义》作为暗示,如果是在影视画面中,放在一个角落,那就是暗示;可如果一旦落实到文字,写出来,就成明示了。

还有老四死的时候,我脑子里的画面是,老四的手最后落下,看似不经意,最后却落在了老五所在的方向,但文字不能这么写,一写就是明示。

还有一点就是大纲。

写作过程中,调整大纲,是挺正常的事儿。

一板一眼地写,没有灵性,死板,劝降赵国砚就是例子。

反例是白雨晴,其实大纲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但我现在却觉得,她是三大家里最出彩、最立体的人物。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个人物的出现,导致灭门白家的时候,让很多读者感到不适。

这挺好,毕竟是灭门,不适才是真实反应

假如把白家塑造得完全扁平化、脸谱化,灭门一案,反而就不会这么深刻了。

最后再说文字方面。

因为连载压力,文字明显没有第一卷那么锋利、洗练了。

我应该还算比较勤奋吧,作家助手说我超过90的作者呢!

敏锐的读者能发现,第一卷的文字比较“瘦”,第二卷的文字稍显臃肿了,就是因为连载压力太大,新人,多多担待。

很多人说第一卷有些地方像天下霸唱,太捧了。

霸唱的文字水平,简洁有力,行文及其克制,不输严肃作家。

不过呢,其实影响我最大的,是阿城,准确地说是“三王”,遍地风流有点过了。

“三王”看过好多年了,但直到今天,我写得不顺的时候,还是会拿起来看看,洗洗眼睛,然后臊眉耷眼地看看自己写的,全删了。

但我在写人物对话时,一般坚持纯粹口语化。

另外,没人觉得赵灵春这个角色,有葛薇龙的影子吗?

起码,我在写她收到首饰的时候,想到的是葛薇龙这个角色。

…………

好了,写这么长,该说卷三预告了。

先前说过,第一卷是传奇公案风格;第二卷是帮派纷争风格;第三卷当然要再换风格。

肯定不再那么苦大仇深。

第三卷名为“荒腔走板”,主打一个不着调。

一个个正经人,一张张严肃脸,却闹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江连横也将在嬉笑怒骂间,开山立柜,扬名四海。

明暗八门悉数登场,各种江湖骗局也将铺陈开来。

熟悉的团春和说书风格也会回来。

先前有人问过,第二卷的黑话怎么没了,少了点味道。

其实,这跟故事情节有关。

春点,本来就是跑江湖的老合互相认门的暗语,或者是当着外人不便透露实情所作的幌子,没有老合闲着没事儿跟家里人团春的,那叫病人。

只有出门在外,碰见生人的时候,才有团春的需要。

敬请期待!

…………

龙套!老套!需要大量龙套!

有些熟悉的id,挺嘎,我已经提前预定了,例如里根楞,纯纯就是个诨号,不用太可惜了!

我不算起名废,主要是这个诨号,不好整,要符合人设,还得有味道,希望大家陪我共创。

要求即是,把自己是哪门的,性别,本名,诨号,特长写出来,我可能根据情节需要,做出微调,主要是地点这方面,还是要跟着剧情走。

大家留在评论区吧,可以单开帖子,无所谓,也可以等我开个贴,就算是帮我增加一下讨论度吧!

另外,今天战略性请假。

毕竟要新开一卷,要好好想想切入点,包括后续发展,尽可能做到比第二卷更完善,同时规避第二卷的问题,尽量以紧凑的小桥段开展故事。

哎!那个盟主大佬,不要跑啊!你回来(湘玉脸)!

欠的更我一定还!

主要是先前第二卷临近收尾,需要斟酌,还有很多大章,我没有拆分上中下,因此显得懒散了,放心,放心!

才七章,没事儿!

听我白话这么多,各位辛苦啦!

最新小说: 千万别惹约德尔人 从红楼开始纵横武侠世界 勇冠绿茵从瓦伦西亚开始 修仙,从青梅开始 百年修仙,我快死了金手指才来 我漂泊在诸天世界 功德积聚:我封神成佛 半岛:我的养珠日记 神鬼世界的五通神! 我不是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