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港岛财富之路 > 序章:一切的开始

序章:一切的开始(1 / 1)

这个故事开始于1971年。

1971年的港岛,还不是那个国际金融大都市。

此时的它更偏向于一个低端密集型工商业城市,劳动人口从1961年的116万人,增加到了156万人,但绝大部分都是普工。港府统计出来的技术工人大约只有7万余人,工程师数量更是不足千人。这表明就算是工商业城市,此时的港岛也还处于最低级的来料加工和代加工阶段。

1971年的港岛,麦理浩总督上位,一扫过去诸多港督的不作为和懒政,开始实施大量有益香江民生的规划,港人称之为“麦理浩时代”。

麦理浩施政期间,港府开始了十年建屋计划大量建造房屋供底层市民居住;开通海底隧道及香江地铁,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提升香江市民的教育水平;兴建葵涌货柜码头及发展金融业,强化香江的经济地位;成立了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开始打击黑白混淆的混沌局面。

1971年的港岛,居民较前丰裕,575本港家庭每月入息600元以上,166每月不足400元,77每月超过2,000元。而作为对比,此时入门房地产楼盘底价大约二万余至三万港币,月供一般300元起,是400呎左右的标准楼盘。

1971年的港岛,本港道路之长度由1961年的500英里增至618英里,汽车登记由47,000辆增至164,378辆,还有3800辆公共小型巴士获准在本港行走,每天载客过百万人次。

1971年的港岛,外国到港旅客已高达百万人次,而这个数据在1961年只有220,4人次。旅游服务业静悄悄的开始在这座城市里出现。

1971年的港岛,工资比十年前增加约一倍。作为对比,1967年底一斤上等米108元,四年后的1971年一斤上等米的价格大约167元。普通市民食用较多的猪肉、牛肉,则是猪肉67年一斤396元,71年涨到815元。牛肉67年一斤457元,71年1118元一斤。


try{ggauto} catchex{}


1971年的港岛,每10个家庭即有7家拥有电视机或者电话座机。而这两個数据在1961年的时候是没有的。那时候这两样东西在普通市民家里更是罕见之物。

1971年的港岛,本港人口由战后初期只有约60万人,短短25年间增至1971年的400万,城市高负荷运行。港府开始有意管制人口生育,政府出资资助家庭计划指导会以“两个够哂数”为宣传口号,鼓励夫妇节育及避孕,到1970年代中期,每对夫妇平均只生育两名孩子,本港出生率自此下滑。

1971年的港岛,华资崭露头角。“地产五虎”新鸿基地产、合和实业、长江实业、恒隆地产、新世界发展自这年开始陆续上市,在股市上大受欢迎。这宣告着新四大家族的头面人物们开始登上舞台,直至20年后富倾全港。

但1971年开始的香江70年代,发展一样遇到了各种波折。

1970年代初期的泡沫经济引发了1973年本港股灾,股市四个月跌幅达956。随后本港经济环境亦受到石油危机与世界经济衰退之影响;通货膨胀与失业均属严重之社会经济问题。

自1971年开始的70年代,是本港由乱转治,并为香江80年代的腾飞和黄金时期的到来铺垫根基的时代。

以上这些都只是枯燥的数据,再多就有凑字数之嫌了。

真正的故事,来自这一年,一个叫程哲的重生于同名的港岛年轻人的身上。

最新小说: 千万别惹约德尔人 从红楼开始纵横武侠世界 勇冠绿茵从瓦伦西亚开始 修仙,从青梅开始 百年修仙,我快死了金手指才来 我漂泊在诸天世界 功德积聚:我封神成佛 半岛:我的养珠日记 神鬼世界的五通神! 我不是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