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晋藩的三条道路

第一百七十七章 晋藩的三条道路(1 / 1)

第179章晋藩的三条道路

“去两广?”马吉翔直接傻眼。

“没错。”金维新一脸郑重道。

事到如今,北盘江一战,二十万明军土崩瓦解。

金维新自然知道昆明已经待不下去了。

所以晋藩和朝廷就必须得转移。

当然了昆明也不是不能守,毕竟这座云南的省会城防还是坚固的,粮草也异常充足。

要是南明一方下定决心,他们守昆明的时间绝对不会比吴藩要少。

守个一年半载都是保守估计了,毕竟昆明一带有足够十几万清军食用大半年的粮草。

安排个几万守军,绝不会像吴藩那样半年就断粮了。

只是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守是能守住的,可问题是安排谁守?

让永历朝廷留在昆明?

这种问题想都不用想的,永历可没有吴三桂他孙子的骨气。

要是永历不能留在昆明稳定人心,那么就只能李定国带着最后的万名晋兵裹挟几万秦兵守昆明了。

可是如此一来,李定国待在昆明基本上就死定了。

毕竟正如李自成不敢待北京,指望着袁宗第击破八旗主力解围一样。

李定国带着晋兵待在昆明被围死了,他也不能指望着白文选能够击败吴三桂和多尼为自己解围啊!

况且一片石之后,袁宗第、白旺这些都是李自成的嫡系,手底下的部队也愿意为李自成而战。

而现在,李定国虽然相信白文选,可他的晋兵消耗殆尽,他相信白文选但是信不过白文选手底下的秦兵啊!

要是他带着晋兵裹挟数万秦兵守昆明,白文选就算能够收拢十万秦兵,在李定国看来也绝对指望不上这十万秦兵能为自己死战。

毕竟北盘江之战时的秦兵表现还历历在目。

总而言之,信不过!是真的信不过!

既然李定国和永历都不能留在昆明守城了。

那么就只能挑选秦兵去为朝廷,为他李定国,死守昆明了。

可还是那个问题,秦兵不愿意为李定国死战啊!

要是朝廷或者李定国留在昆明,说不定还能够凝聚人心。

秦兵们本就对李定国,对朝廷颇为不满。

要是李定国自己带着晋兵和朝廷跑了,让秦兵们留在昆明送死,这秦兵也是人啊!

既然是人,谁特么愿意当炮灰!

要是为了荣誉、为了信仰、为了金钱,说不定秦兵们也能咬咬牙搏一搏。

可这一年多以来,秦兵们得到了什么?

论荣誉他们是党附可望的贼兵。

论信仰永历朝廷这帮贵物们的表现秦兵们可是看在眼里,这没法信啊!

要是永历这个皇上能够亲自留在昆明督战,说不定秦兵们一激动,头脑一热还能为咱大明搏一搏,可皇帝和晋王先跑了,这还打个屁!

论金钱就更别提了,秦兵们什么待遇大家有目共睹,这饭都吃不饱玩什么命啊。

所以现在的南明,看起来军力仍旧可观,还有十几万大军在云南。

可昆明,是真的没法守!

三藩之变时,吴世能够坚守昆明八个月,期待马宝等人的解围。

但此时的李定国和永历虽然拥有比吴世多得多的资源,但由于内部问题,南明一方甚至连坚守昆明都做不到,只能进行战略转移了!

“晋王,孙可望此逆坐拥广西,却看着朝廷的二十万大军兵败盘江!此刻朝廷危难,此逆势必会万分高兴!”

“而以孙逆的贪愚之性,他势必火中取粟,不顾唇亡齿寒之势,一面坐视昆明失守,朝廷和晋王失势,一面东下广东,北上湖广,扩大自己的地盘!”

金维新沉声道:“事到如今,昆明已不可守,北上四川,蕞尔建昌,何当十万人之用?”

“况且夔东之兵跋扈,定不听从晋王的调遣,所以北上之策不可行也!”

“而西入滇西,深入不毛,我十几万大军难以久持,况且滇西之地,乃烟瘴之乡,实非中兴之地也。”

“现如今,唯有效仿当日安龙一举,我十几万大军保护圣上,转入两广,以我大军之力,圣上之威,广西的伪官伪将们,必不敢抗拒朝廷天威!”

“我十几万大军可以广西为基地,或东下广东联络延平之师,或北上湖广联络夔东之兵,如此一来,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金维新慷慨陈词,说的李定国双眼陡然睁大。

晋藩在新会惨败后,完全丧失了在两广打开局面的信心。

所以在金维新的谋划下,李定国走上了安龙接驾,交水大捷的死路。

而今昆明已经不可守了。

李定国和晋藩又一次来到了命运的转折点。

“金少宰,你意欲让孤仿安龙旧事,再跳出一次死地?”李定国缓缓道。

“没错,昔日晋王在局促于广西一隅,无法匡扶社稷,力保大明,所以才取云南为中兴之地,而现在北兵日逼,昆明不可守。”

“无论是北上四川还是西入滇西,夔东和滇西都无法用做朝廷中兴之地,唯有再行奇招,取两广之地,以为根本,大明才可中兴!”金维新继续分析道。

金维新其实说的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对于李定国和晋藩而言。

无论是去夔东还是去滇西,都不如去孙国主治理下的广西合适。

另一个时空中,李定国和永历朝廷其实除了北上和西撤外,其实也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的。

那就是南下广西或者安南,通过义军航海和郑成功联络。

甚至在北盘江之战前,南宁等地其实是在贺九仪的控制中的。

如果不是李定国在北盘江初战失利后,匆忙下令贺九仪放弃南宁等地回援云南。

李定国甚至在广西连落脚点都有。

不过正如李定国最后为了自己的地位,不愿意去四川和顺军余部合流一样。

晋藩最终是抱着宁为鸡头不为蛇尾的思想,撤入了滇西。

当时的李定国他的想法是觉得自己还可以抢救一下,先在滇西努力一波。

要是事情真的不可为了,虽然去不了四川了,但还是能够带着永历前往安南,航海投奔郑成功的。

总而言之,就是大权在握,生杀予夺的滋味太过于迷人。





所以李定国和晋藩为了自己的超然的地位和权力进行了所有的努力,不到最后一刻是绝不会回头寄人篱下的。

只是让李定国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部署磨盘山之战时。

永历帝转进如风,竟然私自进入缅甸苟延残喘。

这导致了李定国为了救他,不得不把南明的最后一点资源和兵力全砸在了缅甸人的头上,最终病死荒野。

而现在同样是三条道路在李定国和晋藩的面前。

只不过由于广西经过了孙可望的治理变得极具价值了,所以从晋藩的角度来说。

对比撤入四川和滇西,似乎拿下广西是最优的选择。

“晋王,四川残破,滇西贫瘠,朝廷若是撤入两地,必定粮饷不济,物资短缺,难以久持,而两广富庶……”金维新继续劝说道。

李定国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

广西这地方他待过几年,可孙可望治理云南时的成果他更是亲眼见证过的。

想当初,兵祸不断的云南,一个秋收的时间,便已经大治。

而现在的广西也经过孙可望一年多的治理了。

此时的广西绝不比当初的云南要差。

要是李定国能够带着永历朝廷和十几万大军撤入广西。

那么物资的供应以及发展前途,绝对比去四川和滇西要好。

晋藩的前途也将重新变得光明起来。

可问题是,之前他就已经放弃广西夺取了云南了。

现在孙可望撤入广西,自己又放弃云南夺取广西。

这尼玛谁受得了!

孙可望和国主一系非跟自己玩命不可!

“金少宰,广西的确是朝廷移跸的首选之处,只是本藩若是带领大军护卫皇上前往广西,只怕孙可望会立刻与孤开战。”

“到那时,本藩前有孙逆阻拦,后来满清追兵,只怕会进退两难啊!”李定国忧心忡忡道。

其实对于撤入广西晋藩是非常有需求的。

毕竟现在是火烧眉毛的时候的。

想当初新会惨败后,李定国只剩下了三万老本再无进攻广东的能力。

可即便是如此,尚可喜和耿继茂也没有能力带着自己的两万老本来南宁彻底消灭李定国。

李定国虽然经过了重创可还有三万老本。

尚可喜和耿继茂即便加上线国安的八千残兵,三藩加起来精兵都不到三万人。

面对在兵力上甚至还有优势的李定国,即便是野战尚可喜三人都不一定打的赢。

更何况是要攻取南宁,消灭李定国呢?

所以说1655年的局势是晋藩虽然已经丧失了攻取广东,打开局面的能力。

但以李定国的实力仍然可以控制南宁一带,割据自雄。

也就是说1655年时的晋藩是没有生存危机的。

只不过由于新会惨败,李定国丧失了在两广打开局面的能力和信心。

所以才会兵行险招,接驾安龙,转入云南。

而现在和1655年相比,晋藩的实力从理论上来说比三年前更强,足足控制了十几万大军!

又直接掌握了朝廷大义,不像三年前还需要先去安龙接出永历。

实力上如此,在生存问题上。

三年前晋藩是没有生存危机的,至少在短时间内是没有的。

李定国在广西打退了清军的进攻后,甚至还反攻收复了廉州等地,稳住了广西局势又休整了一年筹备了足够的粮草后,才执行接驾计划。

而现在清军都推进到云南,马上就要到昆明了!

三年前晋藩是没有生存危机,可是现在却有。

所以对于梅开二度再度执行战略转进的意愿,晋藩不是在减弱而是增强!

从实力到需求上来说都是如此。

而在心理压力方面,这一回生二回熟的,很多事情只有零和一的区别。

况且不是还有永历朝廷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李定国带着天子去广西,谁能说个出不是来?

以前进入云南时不就挺好的吗?

从大义上来说,掌握了皇帝牌的李定国办事情是非常方便的。

不要说在这个时代了,就算是在后世。

李定国带着永历占了云南,基本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永历上。

孙国主的命根子云南没了,根本就没多少人意识到。

既然如此,李定国和晋藩昔日保护永历离开危险的安龙来到了云南。

而现在带着永历离开危险云南,前往安全的广西也就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就算摆在明面上,天下人也说不出什么来的。

毕竟忠君可是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啊!

“晋王,孙逆只有三万残兵而已,就算过了一年招募了数万新兵,可新兵必不堪战。”

金维新胸有成竹道:“更何况,孙逆贪得无厌,在北盘江血战之时,他坐山观虎头,现在胜负已分,他势必会趁机北上湖广,东西广东,扩大自己的地盘。”

“而我们在这个时候,兵行险招,梅开二度,带着圣驾转入广西之地,以我十几万之众,即便有些孙逆的爪牙胆敢抗拒,也势必也敌晋王的王者之师,朝廷的雷霆之怒!”

李定国闻言微微点头,这人总是会受到感情影响的。

咱大清的八旗兵不就是因为赢的太多了,所以就对明军造成了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心里阴影吗。

然后尼堪在衡阳大捷中也正是因为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心里状态,才被李定国给摘了人头。

而李定国在衡阳大捷后,他和晋藩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觉得八旗兵不过如此。

然后在新会之战时,即便知道八旗援军已到。

李定国仍旧不退兵,选择以顿兵坚城之下大半年的疲惫之师,和满清进行决战,结果一败涂地。

同样的道理,交水之战,晋藩三万打孙国主的十几万都打赢了。

对于李定国和晋藩来说,孙可望还有什么可怕的?

现在是晋藩有十几万大军,孙可望只有三万残兵,虽然应该过去一年了,孙可望已经招募了不少新兵。

可以前三万打十几万都打赢了,晋藩觉得现在是优势在我啊!

最新小说: 奇观无用?我的奇观来自千古华夏 满级凡人,修仙界种太阳 崩坏:休伯利安之旅 仙工开物 重生财富自由从世界杯开始 CSGO:什么叫历史第一人啊! 四合院之柱子我啊又回来了 二周目的她们变成了病娇 废土:我是传奇 为父只想静静看着你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