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犁汉 > 第三百七十一章:捕虏

第三百七十一章:捕虏(1 / 1)

当郭典发现了泰山军的骑军已经回援后,他万念俱灰。


因为他知道不仅是那中山国的援兵可能已经出事,他自己的突围通道也被断绝。


还是那句话,他为何敢突围?还不是因为趁敌军的骑兵被调走?


现在骑兵回援,他跑得过骑兵?


有此一念,郭典面如凋枯。


却在这时候,又一个营头的军吏带着令旗来了,当场就说了句:


“府君,我家营将说要等吏士们用过饭后,再来援助!”


这人说的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都中午了,滴米未进,能有什么战斗力?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他郭典都没吃饭呢,你们还想拖延?


于是郭典再不能忍,亲自绰起自己的环首刀,一刀就将眼前的军吏砍了。


那军吏临死前都不敢相信,为何自己就是来传个令,就会被痛下杀手。


杀完此人,郭典内心后悔极了。


战前,他觉得各营头因溃兵重组,缺乏战斗意志。所以就将他们安排在稍后一点的后阵作为预备队。


但现在呢?接二连三,接二连三。


他们到底要想怎么样?


不知道此战再不众志成城,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么?


郭典的暴起杀人,吓了边上的魏收一大跳。


但他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他上前对郭典建议:


“诸营主将懈怠,但必不敢阵前投降的。因为这些人手上不知道有多少太平道的血,他们没退路的。所以,明公可命这些营将速来本帐应命,然后再以心腹换将即可。”


魏收的办法算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因为临阵换将是大忌,一个新将安排到营头去,将不识兵,兵不识得将,上下都没有磨合,如何能出战?


但郭典明白魏收这个计策的本质,压根就不是让这些人出战的,而是稳住这些营头,比来个什么临阵倒戈。


郭典无奈,只能以此作为对策。


但就在这个时候,对面传来山呼海啸的声音。


然后郭典就看到数十把代表着汉军各营头的旗帜被敌军扔在了阵前。这时候,前线的汉军才知道,他们的援兵全军覆没。


于是,士气直接跌到谷底。


而郭典背后的人群中,臧洪直接是面无血色,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多半凶多吉少。


也是在士气摇曳的时候,泰山军走出来一彪嗓门大的军士,上来就高喊:


“先灭中山,再灭巨鹿。投降从宽,抗拒从严。降不降?”


最后是三军齐呼:


“降不降?”


这一下子众汉兵面如土色,骇得直接丢下了兵器。


……


此战胜负已定。


外无援军,内无粮秣的情况下,汉军还能做什么无畏的反抗?


战阵一崩,士气一垮,之前再严整的军势都会陷入混乱,人人都在想办法自求生路。


前阵的汉军营头因为后路被堵,只能向泰山军投降。他们能活就看泰山军是否真的是传言那般的王师了。


而中后阵的汉军营头则开始向着西南方向溃逃,虽然那里也有泰山军把守,但能逃多少是多少吧。


而泰山军在看见汉军的全线崩溃后,自然开始对敌进行追亡逐北。


已经修养好的突骑也换上了新的战马,顺着人流,开始乘胜追击。追兵的队伍连忙不绝,连亘邯郸南北。


郭典已经跑了,带着魏收等幕僚郡吏一起跑的,他们还有战马。


而田丰却不在人群中,因为他已经被同僚们给抛弃了。


但也可以说是,田丰放弃了他们。


田丰明白这些人所作的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因为此时的邯郸城外就是一个大口袋,外面的壕沟、甬道、连壁,已经将里面的汉军围死了。而泰山军已经将几个大的交战通道口堵死,所以他们哪都去不了。


所以结局既然都没得改变,那干嘛弄得那么不体面?


所以田丰就在人流溃乱中,坐在一残破的牛车上,面着西北家乡的方向笑了笑。


然后掏出自己的匕刃,就对着自己的胸口捅了下去。


却在这时候,一骑奔来,本在追亡逐北,但突然看到这人竟然有这般血气,心念一动,一箭失如飞就钉在了田丰手上。


田丰痛到哀嚎,手上的匕首也掉落在地。


然后就听那骑士对身边的伴当道:


“这人是个有骨气的,拿了。”


于是那伴当下马,拉出根绳子就将田丰捆了起来。


田丰已经毫无反抗,就被送到一网兜里。望着那英气勃发的骑士,田丰忍着痛,问道:


“你是何人?为何要救我?”


骑士闻此言,啧啧作嘴,看来这儒生还算知道好歹,知道自己是在救他。


但这骑士哪在乎这点东西,又在这时听到前边有同僚喊道:


“敌军主帅在左前方。”


那骑士再忍不住,对伴当们一招呼,赶紧追。


只将这田丰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了战场上,他被套在网兜里,也不能动弹,只好等后面的泰山军步兵过来收押。


田丰正无神的看着天,突然一道声音传来:


“救你的是我家郎君,常山赵子龙。”


却是赵云的伴当看不得自家郎君做好事不留名的做派,自己来给他扬名来了。


田丰眼神稍微聚焦了一下,念了这个名字,然后又叹了一口气。


……


魏收已经和郭典他们走散了。


此时,他正带着两个骑士伴当在狂奔。


和田丰想的一样,魏收也知道这回逃多半是逃不出去了。但人在被恐惧支配下,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即便是无头苍蝇一样乱跑,他们也会觉得有一丝生还的机会。


“嗖”


不知道哪射来的一箭,将魏收边上的伴当射落下马。


很快,又是一箭,但被魏收他们躲过去了。


魏收暗骂:


“这帮泰山军的杀才,不是说宽待吗?”






殊不知,泰山军宽待的是俘口,不是溃兵。只要不丢掉武器,战斗就没有结束。


又一波乱箭射来,这一次魏收和他的伴当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他的伴当被一箭穿过了脖子,而魏收则因躲避而摔下了马。


知道跑不掉后,魏收果断趴在尸堆里装死。


很快,撵着溃兵追来的泰山军就跑到了魏收的附近。但因为魏收藏得隐蔽,这些人都纷纷追过了魏收,没一个发现这躺着个活人。


但魏收的喜悦并不能持续多久。


很快在追击兵的后面,就跟上来一波清扫战场的。


他们一个个检查尸体,分别归类,打扫的井井有条。


魏收的行踪再隐藏不了,只好爬起来,偷偷将腰间的绶带丢掉,企图混入到士卒那堆俘口。


但魏收的小心思马上就被识破了,一个泰山军抓着魏收的袖口,看里衬就是由丝做的,怒道:


“你是什么人,也敢冒替士卒?说,什么位置的?”


魏收一吓,没想到泰山军随便一个小卒就能有主动观察的意识,忙解释:


“我是一屯将,吓得慌了神。”


那泰山兵没多说,将这人送到了后面。


他也不担心这人撒谎,后面有着招呢。


很快,这兵子又发现了一处壕沟下猬集着六个汉军。他马上就冲上前,将刀一横,呵道:


“还不出来投降?你们也敢反抗吗?”


这六人已经还骇得破胆了,听这话后哪还敢反抗,只好颤颤巍巍的出壕堑投降了。


这六个粗大汉子,就在这名泰山军面前,毫无反抗。


这就是泰山军的军威。


……


追亡捕虏的行动还在继续,而那边魏收就混在军吏的人群中,低头走路。


他没想到自己这么容易就混了进来。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不好了,因为他看见前面竟然在给俘口登记造册。这就不好了,泰山军怎么将俘口看得这么重要,还专门选了一批文理书手作这件事呢?


实际上,魏收并不懂,泰山军从原先千人不到的队伍发展壮大到现在,很大的一个工作就是融化汉军俘口,补充本兵。


张冲一直将吸纳汉兵俘虏作为军队补充的重要工作。因为这些人普遍有很好的军事技能,也娴熟军阵。更重要的是,吸纳这些军事战斗人员可以维持地区稳定。


所以在数次大规模战斗后,除了一些伤退的,民怨大的,大部分俘口都被补充到了军中各营,保持各营的战斗力。


但这些俘虏也不是随便吸收的。经过数次总结后,泰山军主要用这些办法来融化俘兵。


一个是老俘兵献身说法。一个是以本乡本土人说服教育。一个就是讲解泰山军的分田政策。


而当一个个操着家乡口音,已经成为一个个什将、伍长的前辈,嘘寒问暖,讲解当兵后能分到的田土,你让这些穷哈哈汉兵能不心动?


可别觉得现在的汉兵和春秋时期的国人兵一样,现在是富贵子弟都是当军官,黔首和被解放的奴隶当士兵。


而这些人在汉军系统中普遍被压榨军功,除了获得一些陈粟烂布的赏赐,就是当一辈子的兵革。哪像在泰山军这里,到处听到见到的都是,这个人表现好,三天当了伍长,那个能力强,当场拔擢。


总之,泰山军这里的一切都和汉军的环境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一开始,泰山军各营头都喜欢招这种俘兵。因为这些人有战斗经验,一入营立马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而反观之前泰山军常吸纳的地方护田兵却常常讲条件,战力也不如这些俘虏兵好,所以各营都在大比例的招收俘口兵,甚至出现了护田兵来报道,都不要的情况。


这事很快就被张冲制止了。


他太明白这种事的弊端了。那就是俘虏兵虽然战力强,也愿意跟你干。但因为利益没有捆绑,也没有约束,这些兵一旦遇到败战或者撤退的时候,就会变成逃兵。


因为你分田说的再好,也还是空头的,毕竟你都没能打到人家家乡去呢。


但分田兵则不然。他们的利益和泰山军的兴亡仅仅联系。如果泰山军败了,他们在家乡的田土完全没有人保护,如何当得住后面返乡的豪强?所以即便战事困难,这些人也会为了泰山军拼尽全力。


至于撤退时做了逃兵就更不会。张冲现在还记得,此前在他带兵出长勺的时候,他连夜带兵袭击牟县,夜里走失了一百多人。要是一般的兵,这些人早就逃没影子了,但这些护田兵却仍然能自己找到部队,主动回归建制。


所以,泰山军中的军队构成,护田兵出身的必然要占有一定的比例。


不过,张冲也明白。泰山军发展到现阶段,大规模吸纳俘虏兵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他能更快形成战斗力,也更能应对后面的反击。


所以张冲就给各营一个指标,那就是每营中,护田兵出身的必须要占到四层,剩下六成留给俘口兵。


别看这个比例很多,实际上历次俘获的俘口兵都算在这个六成的指标里。所以每一次,各营对要吸纳的俘口战士是非常重视的。


但正如那魏收打算的,肯定会有很多军吏因为自己手上有血债,担心被清算,就混入队伍中。


所以就有了魏收见到的一幕,泰山军给每一个俘口登记造册。


这些俘口在登记后,将会被分为数十个队,然后筛选出军吏和军士两人群。然后由相同编制的俘口相互指认,再由各军吏指认。经过这样的交叉指认后,各俘口的真实情况往往就无所遁形了。


就这样,魏收在第一波的指认中,就被拆穿了身份。一听到这人就是当年黄巾的总道使,也是后面广宗之变中的卖老弟兄们的叛徒,泰山军们人人义愤填膺,恨不得当成锤死魏收。


说到底,他们泰山军和黄巾军还是一家人,心还是贴的。


不是军吏们稳控局势,那魏收也真的就要被锤死了。也就是这个时候,前头突然传染一阵喜气洋洋的欢呼,却是听:


“赵子龙俘获巨鹿太守郭典,彩!”


然后就魏收就看到,自家那好明公,就宛若一条老狗一般被一个英气小将给抓拽着衣带,意气风发而来。


看来,咱们的明公也没能逃出去呀。


就这样,魏收和郭典交错间,互相看到了眼里的绝望。

最新小说: 千万别惹约德尔人 从红楼开始纵横武侠世界 勇冠绿茵从瓦伦西亚开始 修仙,从青梅开始 百年修仙,我快死了金手指才来 我漂泊在诸天世界 功德积聚:我封神成佛 半岛:我的养珠日记 神鬼世界的五通神! 我不是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