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半称心 > 第133章 不速之客

第133章 不速之客(1 / 1)

这天上午,夏晓荷正与四个副主任开会研究如何化解农民工欠薪问题,办公室主任丁文悄悄进来,趴在她耳边说:

“主任,楼下有一位姓马的先生找您,说是您老乡,还有亲戚。”

姓马?莫非是妹夫马建国?建国来应该事先打个电话啊,怎么忽然闯来了呢?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夏晓荷让丁文问一问这位马先生有没有急事,如果不急,就先把他让到传达室,等会议结束再让他上楼来。

这几年,凤凰城房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在一天天长高。与此同时,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走在“春天里”,分散到每一个建筑工地,在大大小小的包工头手下从事最基础的建筑施工工作,开发商、建筑施工企业、包工队以及n多次的转包,无论哪个环节出现断裂,食物链最末端的农民工都会陷入拿不到血汗钱的窘境。

年关将近,群众事务服务中心面临的最大工作压力就是平息讨薪者的情绪,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沿着用工链条找到关键环节,把钱追到手发下去。

然而,谈何容易!

会开了一上午,几位副主任各自分工,带领攻坚团队,努力啃下欠薪数额最大涉及农民工人数最多的几个工程项目,目的是让农民兄弟拿着一年的辛苦钱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

回到办公室,夏晓荷让丁文喊那位马先生上来。

进来的这位马先生,夏晓荷第一眼没认出来。只见他身穿一件油滞麻花的军大衣,戴一顶黑色针织瓜皮帽,面色黑里透红,脸上胡子拉碴,酒糟鼻子下挂着两道清涕。

细一端详,认出了是马会计的长子,妹妹心草的大伯哥马建军,前不久还在母亲的葬礼上忙前忙后。

“是建军哥啊!请坐请坐。你今天怎么得闲来我这儿了呀?”

夏晓荷边让坐,边从茶几下边拿起一只陶瓷水杯,在饮水机里为他接上一杯热水递上。

马建军粗糙的手接过细瓷水杯,有一丝丝的慌乱。

“是这样晓荷妹妹,我是今早让你嫂子给骂出来的。在外边忙活一年,一分钱没拿回家,还拐带着村里十几个人成了‘杨白劳’,成天来我家讨要工钱。我去哪里给他们整钱啊!包给我活儿那小子,早跑没影了,手机也停机了。我听说,讨薪的事儿归你管,这不就来找妹妹来了,想让你帮我要一要。咱农民进城两眼一抹黑。你官大,认识的人多,肯定能有办法。”

马建军说罢诉求,唏溜喝一口热水,又用夏晓荷递上的纸巾擤了擤失控的鼻涕。

“建军哥,你在哪个工地务工?”夏晓荷问。

“裕尊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毓园新居。楼已经交工了,听说预售时卖得不好,回款困难,开发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为他们提供贷款的城市商业银行副行长被双规了,银行贷款不能及时跟进。”

夏晓荷知道了,原来是刘国栋开发的新楼盘。目前确实陷入了一起腐败案,纪检部门正在调查。涉案人员有凤凰城商业银行副行长刘倩,凤凰城国土局副局长张浩然等人。

“建军哥,这个楼盘,因为牵涉一起腐败案件,已经被相关部门暂时冻结了,涉及欠薪的人不少。等案件有了结果,这个楼盘的房子开始出售有了回款,除了还银行贷款,再就是支付农民工的工资。”

夏晓荷解释道。

“那得猴年马月呀!拿不出工钱,我这个年可怎么过呀,你嫂子肯定不让我进门。晓荷妹妹,你帮大哥想个辙吧!”

马建军一脸可怜相,央求道。

“建军哥,要不从我家拿点钱,先回去过年。”夏晓荷说。





马建军:“那成啥了,我怎么能去妹妹家讨薪呢?你又不欠我钱。主要是村里我带出来那十几个人,成天追着我屁股后要钱。”

夏晓荷:“那你把我说的话跟他们讲一下,让他们耐心等待,有什么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你。午饭时间到了,你到我单位食堂吃一口吧。”

马建军:“不不不,你忙,不耽误妹妹工作了,我先走了。”

马建军放下手中的水杯,从沙发上起身,一脸失望地离开了夏主任的办公室。

关于马建军的事,夏晓荷从妹妹心草那里断断续续听到过一些。

马建军初中毕业后,不顾父母劝阻,同几个同学坐上绿皮火车去广东打工。

告别生活了十几年的乡村,摆脱家中父母的管束,这些刚刚步入社会来到大城市的年轻人兴奋不已,认为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干出一番事业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学历低,他们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过上安稳的日子,只能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嵌入工厂生产线的某一个点位,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

马建军经过简单的培训,就成为一家电子元件生产企业生产线上的一名工人。

小时候崇拜城里的工人,真当上了工人,才发现远没有当农民自在快活。

工厂中的生活就是每天两点一线,车间宿舍,宿舍车间,朝八晚十甚至晚十一是常态。在流水线上不能溜号,稍微慢一点就会被组长骂。

马建军从小家境殷实,原是吃不得苦的。又因为父母娇惯,更受不了半点委屈。常常因为遭遇不公待遇同组长争吵,被克扣工资。

那长长的流水线上的产品一眼望不到头,而马建军仿佛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

在广东五年,辗转几家工厂,攒下点小钱,更大的收获是谈了个川妹子女朋友。

这川妹子在马建军务工的那家工厂旁边摆了个担担面小食摊,马建军常常去吃面,一来二去,这个豪气的东北小伙子就博得了川妹子聂红玲的好感。

马建军也喜欢听川妹子的“川普”口音,喜欢看她小小的身形陀螺般忙碌的样子,更爱看她粉嫩嫩胖嘟嘟总挂着笑容的小脸儿。

宝贵的休息时间,马建军不再与工友喝酒打牌,而是坐在小食摊的小矮凳上与川妹子摆龙门阵,看她两只小胖手飞快地织毛衣。

后来,川妹子一双巧手织出的毛坎肩套在了东北汉子的身上。再后来,俩人在城中村租了间逼仄的屋子,过上了同居的生活。

如果不是聂红玲意外怀孕,他们这种逍遥自在的日子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两个打工者,在大城市生活并养一个娃,显然是不现实的。马建军决定回乡创业。

二人回到龙泉镇,开过川味馆,卖过建材,都没有成功。龙泉镇的人很少下馆子,即使是下馆子也不接受川菜这种又辣又咸的外来口味。龙泉镇人家也不像城里人频繁换新房搬新家需要装修。

马会计说,你俩就别瞎折腾了,还是回花溪村扣大棚,守家在地,本钱不大,收入稳定。

马建军满心不甘,带着媳妇和儿子回到花溪村,过起了普通农人的生活。

今年春天,他的一个初中同学忽然找到他,说包到了一项工程,让他在村里叫几个能做建筑工人的伙伴,并表示马建军算是小包工头,除自己的工钱之外,还可以按比例从那些个工人工资中“抽红”。马建军一听包工头,心活了,很快组织11个人,投入到凤凰城城市建设中。

哪知干到年末,楼盖成了,却拿不到半毛工钱。

最新小说: 北美巡警:美式居合 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新婚妻子发现了我不为人知的过去 我和无数个我 四合院之我带着一个侏罗纪 我为下一世攒灵根 我在明末有座城 长生见闻札记 赛博触手怪的打工日常 调制世界末日从豌豆射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