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女生耽美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169章:首见范仲淹,当世第一流人物,当如是乎!

第0169章:首见范仲淹,当世第一流人物,当如是乎!(1 / 1)

当日晚。


苏良留宿驿站,便给范仲淹写了一封信。


一方面告知“返乡老兵组建杀蕃社”的情况;另一方面告知自己将在五日后,抵达庆州。


庆历二年,苏良在汴京参加省试时,范仲淹在西北;庆历三年到四年,范仲淹做副相时,苏良又在地方任职。


自苏良担任监察御史后,他与范仲淹信件往来不下百封,然而却一直未曾谋面。


苏良对这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士大夫官员典范,景仰久矣。


……


四月二十七日,夜。


苏良距离庆州州城还有近六十里路,预计明日下午便能抵达。


而这时。


他又得到了杀蕃社的一个消息。


这群老兵根本不是秦凤路驻军都头齐飞所称的“上千人”。


而是已经集聚了近五千人。


并且他们还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命换命,杀蕃贼!


这个口号令苏良寒毛竖起。


他也能理解这群老兵的心情,他们大多都是因家人被西夏兵所害才选择当兵,希望有朝一日能报仇雪恨。


而只要留在军营中,他们便有上阵杀敌的机会。


但随着裁兵令的执行,这些年支撑他们生活下去的信念轰然倒塌。


他们在军营多年,早已远离了柴米油盐、耕种劈柴的寻常日子,再加上没有了家人。


生活便再无挂念。


他们便想着以命换命,报仇雪恨。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苏良对这些老兵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但又不想让他们坏了大局,白白牺牲。


此次西北裁兵若安置不好这些人,那将是巨大的隐患。


……


四月二十八日,午后。


苏良一行终于来到了庆州城。


苏良刚到城门便听到了城内小贩的吆喝声,甚至还闻到一股浓郁的烤羊味道,肚子不由得都有些饿了。


他刚进城内。


一名身穿青衫,年约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便走到马车前。


其拱手道:“车内可是苏御史?”


苏良掀开门帘,疑惑道:“正是苏良,公子是?”


“纯仁奉家父之命,特来迎接苏先生!”青年再次拱手。


“原来是尧夫,客气,客气了!”苏良笑着说道,连忙从马车内走了出来。


这位青年,正是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


表字尧夫,现年二十一岁。


曾师从胡瑗、孙复等大儒,而今陪在范仲淹身边,正在准备明年的进士科考试。


“尧夫,我比你大不了几岁,喊什么先生,叫声景明即可!”苏良笑着说道。


“不妥不妥,苏先生之才,纯仁当敬为师。”范纯仁谦虚有礼,俨然得了范仲淹的真传。


“无所谓啦!你怎么开心就怎么喊,马车就不坐了,咱们在大街上走一走,然后前去拜访范公。”


“嗯嗯,好。”范纯仁笑着点了点头。


范纯仁虽身在西北,但却听过苏良的许多传说。


舌为刀,唇为剑,一次次智斗两府三司,一次次为朝廷出谋划策。


嬉笑怒骂,皆是锦绣文章。


他父亲不止一次称:为父新政之时,若台谏有苏景明,何止溃败焉。


这种评价,让范纯仁对苏良升起了景仰之心。


在拜读过苏良的文章后,更是受益匪浅,连呼:台谏官当如苏景明!


这也让范纯仁一直以为,苏良应该是那种言语锋利,不苟言笑之人。


哪曾想,竟然翩翩如玉,洒脱不拘。


俨然一个当世李太白。






片刻后。


二人走在大街上,边看便聊。


起初,范纯仁与苏良聊天还有些紧张。


但见到苏良竟在街头买了一串冰糖葫芦吃起来后,他彻底放松了下来。


二人相聊甚欢。


苏良也得知,范仲淹最近身体不好,有肺疾,也有寒疾。


若不是西北需要他,他甚至都有请辞致仕的想法了。


大半个时辰后。


范纯仁先为苏良等人安置罢住处,让众人都洗漱一番,然后才带着苏良来到了范宅。


此刻,已到了吃晚饭之时。


大厅内。


身穿一袭深蓝色长袍的范仲淹,听到仆人汇禀,便快步朝着前院奔去。


而这时,苏良刚好走了过来。


“苏良参见范公,在西北,您辛苦了!”苏良重重拱手道。


苏良非常清楚范仲淹在新政失败后,主政西北面临的压力,能将西北治理的如铜墙铁壁一般,实乃儒帅。


范仲淹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他激动地拉着苏良的手,道:“苏景明,你让老夫好生盼啊!快快,屋里坐,老夫知你来,两个时辰前便将羊肉炖上了!”


“哈哈,范公,那小子今日可是有口福了,我可是相当能吃!”


“管够,吃多少有多少!”


……


初次相见的范仲淹和苏景明,就像认识已久的旧友一般,交谈极为顺畅,没有半分生分之感。


二人写信交流时,基本已经互为知己了。


范仲淹的遗憾是,在新政变法之时,没有遇到这么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台谏官。


苏良的遗憾是,如果他担任台谏官始,范仲淹便是两府三司的相公,大宋绝对要比当下发展的更好。


片刻后,羊肉上桌。


范纯仁坐在一旁,连忙为苏良倒酒。


范仲淹拿起酒杯,看向范纯仁,道:“今日为父高兴,可破例饮上一小杯,再不饮,咱家的酒都被那位狄大将军顺走了!”


范纯仁无奈,只得为其倒上一杯。


接下来。


三人便一边吃羊肉,一边闲聊起来。


范仲淹与苏良相见甚欢,不知不觉,足足饮了五杯,最后被范纯仁撤去了酒杯,才喝起了清茶。


饭毕。


三人去了书房。


范仲淹知晓全宋变法已不可阻挡,而苏良必为主力。


便讲起了当年范、富新政的细节,需注意的事项,以及容易踩到的陷阱等。


范纯仁听得津津有味,其父亲以前从未向他讲过这些。


片刻后。


范仲淹与苏良相对而坐,从科举聊到吏治,从裁兵聊到辽夏,从齐州聊到民生……


二人所聊甚快,涉及面也广,范纯仁都有些跟不上二人的思路。


令范纯仁最为惊讶的是——


苏良的知识面和认知程度丝毫不亚于父亲,有时甚至能为自己的父亲答疑解惑。


并且苏良的一些新奇观点,范仲淹都忍不住拍案叫好。


范纯仁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此刻的苏景明。


和那个在街头吃糖葫芦、甚至一口能吞下两颗糖葫芦的苏景明,看上去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而苏良也是受益颇丰。


范仲淹对齐州变法的预见性,对当下两府三司的格局,对辽夏战事的预判,都令苏良耳目一新。


与其相聊,苏良增长的不仅是眼界,还见识到了一颗倾心为宋的赤子之心。


这让苏良不由得发自内心感叹:当世第一流人物,当如是乎!

最新小说: 我能回到过去怎么办 吞噬星空:肉身成圣 心愿归宿 我家娘子有秘密 重生的我选择与天后领证 斗魂:绝世无双! 从鲤鱼开始成为大龙神 美利坚人上人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我的书友龙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