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科幻灵异 > 乱唐 > 第一千一十六章:安然无恙矣

第一千一十六章:安然无恙矣(2 / 2)

运数这种说法,第五琦是相信的,但他不相信的是,如果繁素和大公子在自己的手底下被乱兵杀害了,秦晋是否还能容得下自己呢?

所以,不管秦晋如何故作放松,如何安慰他,他始终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只要离开秦晋所在的帅堂,唯一做的事情是i寻找繁素母子。

但是,繁素母子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任凭第五琦挖地三尺,这个两个人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好像平白无故的人家蒸发了一样。不过,乱兵之下也本如此,杀死个把人,或许匆匆掩埋了,若要具体搜寻到又岂止大海捞针呢?

最后,第五琦几乎绝望了,偏偏他又不敢去和秦晋汇报此事,一连数日被此事折磨的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最后还是秦晋主动找到了他,告诉他,不必因此而负疚,繁素母子作为秦晋的亲人理当承受这些风险,如果老天不作美,也只能怨恨老天而已,又怎么会波及不相干的人呢?

偏偏秦晋的表态越是开明,第五琦越是愧疚不已,如果不能使这件事善始善终,他怕是连自己这道坎都过不去。

夜深人静时,秦晋同样的夜不能寐,在经历着忐忑煎熬的同时,还要装作无所谓的模样以安慰第五琦。但是繁素母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对于他而言像铁索横江一样不不下,不着天下不着地,迟迟得不到确实的结果,这种煎熬只有亲身体会者才能领会其的痛苦。

不过,这几日也不是全然没有好消息,郑显礼从安西送回了军报,安西节度大使梁宰已经同意返回长安,安西都护府的大局已经尽在神武军掌控之,由于吐蕃的急剧衰落,在西域的影响力呈现断崖似的下跌,西域各小国也都一改此前摇摆的态度对都护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恭顺。

安西局面的稳定总算让秦晋松了一口气,至少不必将有限的经历放在遥远的西方。对于风雨飘摇的唐朝,河北与江南才是真正的腹心之患。

韦见素宣抚江南,高适和刘展等人不敢轻举妄动,以其一人竟抵得千军万马,这是秦晋此前不曾预想到的结果。从前,韦见素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懦弱而又胆小,从不会主动揽事身,而如今,此人的表现竟一反常态,不但冒着生命危险主动宣抚江南,更还以一己之力震慑住了蠢蠢欲动的高适与刘展。这不得不令秦晋啧啧称了。

他真想知道其的细节,韦见素究竟是以怎样的手段束缚住了这两位手握当地军政财实权的节度使。

不过,其的细节知道与否并无大碍,重要的是韦见素能够一直稳定住江南局面,为朝廷剿灭史思明叛军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为了配合韦见素,秦晋又授意政事堂,以淮南西道节度使来瑱宣抚两淮,如此一来,本来与之平起平坐的高适反而低了半头。

这一招是典型的掺沙子,但凡来瑱有一星半点的也行,抑或是高适产生一星半点的怨念,两人都可能在瞬间翻脸,只要两淮不和,两浙纵有叛乱之心也绝对绕不过去两淮。

只要此计得逞,非但进一步缓解了江淮方面对洛阳的压力,更为剿灭史思明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大夫,门下侍郎韦倜求见!”

秦晋楞了一下,韦倜可是稀客,他对此人的印象不错,但也仅此而已。出于韦见素的家教甚严,韦家的子弟与朝大臣也好,权贵也罢都保持着不冷不热的距离,惟其如此,韦家才在复杂的各方倾轧数十年屹立不倒。

“快请!”

不管韦家的情形如何,韦倜是个较务实的人,秦晋对他的印象也还不错,在自己第一次到长安,两眼一抹黑的时候,韦家兄妹明里暗的帮助,其一直记挂在心。否则,秦晋也不会顶着闲言碎语的诟病而力挺韦娢在韦家的地位了。

见到韦倜时,秦晋发现这个曾经风流倜傥的公子哥苍老了许多,连脊背都显得有几分佝偻了,这自然是常年的压抑和不如意所致。韦家虽然一直没有遭到灭门之祸,但终究是几经沉浮,韦倜本人也在门下给事的位置一坐十年,不曾有尺寸进步,而今升至门下侍郎也是其父以自身生死安危作为交换的结果。

念及种种,秦晋暗叹一声,唐朝的官宦人家真是头顶时时刻刻都悬着一柄利剑,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斩落,即或是没有立时斩落,这一下又一下的零割碎剐也同样折磨的人痛不欲生。

最新小说: 我在仙界富甲一方 第一婚宠:厉爷娇妻太会撩 出阳神 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 黑希竟是量子之海中唯一真神 【综英美】复活点竟是我自己! 封灵师笔记 乱世逃亡后,我成了开国女帝 方圆的古代生活 多次元帝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