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员

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员(2 / 2)

主席的话音落下,老总也道:“杨震同志,你之前曾经列举了关内外的形势和环境的不同,使得军事斗争的方式也不同。而你在近两年的表现,也证明了你有这个能力。说实在的你之前的打的那些战役,我这个从军几十年的老兵,都不敢去打,也不会打。而在全军,打这种也没有人比你的经验更加丰富。”

“中央选择你任这个东北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不要有什么顾忌,放手去开展工作。中央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只要中央能拿出手的,一句话要干部给干部,要什么给什么。虽然中央能帮上你们的不多,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主席和我永远都站在你的身后支持你。”

听到主席和老总的这番态度强硬的话,知道事情已经没有任何改变余地的杨震不禁挠了挠头,犹豫了一下只能苦笑道:“我们军人讲究的是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既然中央已经下了决定,那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我不能说保证做到最好,但是我一定全力以赴。能做到的鞠躬尽死而后已。”

“不过,主席、老总,我这次来除了按照中央要求,汇报之前与美苏两国的成果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来了。现在东北的军工生产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底子却是太薄。之前中央动员去东北的大学生,数量远远的无法满足需求。”

“军工生产上,还只能停留仿造缴获的曰式轻武器和弹药。火炮的生产只能生产部分迫击炮以及结构简答的火箭炮。自主研发能力,不是没有但却是相当的薄弱。很多东西可以设计出来,但是却是生产不出来。”

“军工产业是一项包罗万象的产业,涉及到金属材料、物理、化学等多方面的问题。而在这方面,我们几乎没有几个人才可用。虽然高薪聘请了部分苏联专家,此次又想方设法从美国聘请了多位专家。但是要组建自己的军工产业,我们还应该主要的放在自力更生身上。外人终归还是外国人。”

“随着美国援助的机器设备运抵,我们现在陷入了技术人员奇缺的局面。虽然我们自去年开始,选拔了一批人员赴苏留学。但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军工研发人员,已经成了掣肘我们军工发展的最大障碍。”

“我之前给中央的那个名单,就是希望中央能通过我们在各个大学中的秘密关系,帮助我们动员一批大学教授。尤其那几个物理、化学以及材料学专家。我也知道,那些人不可能都动员来。但哪怕一个专业几个也行。”

“人才是军工的基础,没有人才就有如盖房子不打地基。我们虽然在东北勉强的征集了一批伪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毕业生,但是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现在的需求。人才匮乏,已经成为我们发展军工产业的最大制约。”

“我们自行设计了一款四联装的高射机枪和双联装的高射炮。图纸是拿出来了,试制出的单管产品姓能也极为优秀,但最关键的联动系统去始终无法达到使用标准。倒不是造不出来,而是太过于笨重,根本就无法使用。”

“中央上次帮我们动员和我们自行在东北本地动员的那些大学生的抗曰热情很高,但是刚出校门的他们经验匮乏。没有相应的经验,单凭热情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不单单军工产业受到人才的制约,作战部队中专业技术人才同样也极为匮乏。”

“现在我们的部队已经从单一的炮兵,走向步炮装混合部队。航空兵的规模,在美国此次援助的几百架飞机以及明年今年上秋、明年开春,接收苏军的部分新式战斗机抵达后,也达到了上千架的规模。但是维修、保养人员,还需要大量的依赖苏联方面。”

“此次会战我们损失坦克达到了近百辆,其中永久损失不过三十多辆波兰造的轻型坦克。其余的大部分可以通过维修解决。但是由于人才的匮乏,我们的维修进展缓慢。战役发起之初战损的坦克,到现在还没有完成维修。这对部队后续作战能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航空兵各种作战飞机的维护和改装,目前也多是依赖苏联方面,这相当的不正常。人才,包括各种中级人才现在已经成为我们走向合成化和正规化,一个极大的制约。白手起家,最大的困难就在这里。我恳请中央,一定要想办法再给我们从关内的各个大学中动员一批教授和优秀毕业生去东北,建设我们自己的国防工业。”

--ck89--

最新小说: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云落流霞映山天 五代十国往事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醉吟江山 熢火之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幻想者名单之浩月当空 逍遥小军侯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